有几个著名的心理学故事: 一个女孩和妈妈吵了一架,又冷又饿地离家出走了。面摊老板免费为她煮了一碗面。 女孩说,我们从未见过面。你对我真好。我妈妈不一样。她总是责骂我。 老板说,我只给你煮了一碗面,你很感激。你妈妈给你做了十几年的饭,你却从没被碰过。 两对恋人,一个女孩每天都收到玫瑰,另一个只在情人节收到玫瑰。 因为频率和时机不同,两个女孩的态度是相反的。 情人节那天,第一个女孩只是抬起眼睛,不满地说别人的花比我的漂亮多了。 第二个女孩欣喜若狂。 这些故事有什么关系? 它们都暗示了同样的心理效应——贝伯定律。 一段强烈、持续、长久的爱情过后,你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觉得平淡。 通俗一点解释,你离得越近,就越看不到他。 而张爱玲,恐怕是第一个把贝伯定律“翻译”成文学语言的人。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理论是无数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娶了一朵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一抹蚊子血,白的是我床脚那么亮的一线微光; 娶一朵白玫瑰,白的是衣服上的米贴,红的是心上的朱砂痣。 当下永远不如远方,近在咫尺永远不如陌生。 这就是贝伯定律的真谛:在强烈的刺激之后,普通的刺激已经让人无动于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感激陌生人的小恩小惠。总是对你好的人视而不见。 小说《桂王和安娜》中,乡下人桂王和有着严重小资产阶级情结的安娜是一对夫妻。 有一次,安娜生病了,她的初恋涡轮司机来看望她的家人。 一边和安娜聊天,一边像太极图一样捏着手里的橘子,然后停下来,拿起水果刀,切了一个花一样的“盖子”,插上一根吸管,让安娜吸着喝着。 安娜只是用涡轮司机的体温吸着橙汁,眼泪就下来了。 安娜在心里感叹,这个男人像20多年一样无微不至,温暖如初。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记得因为胃病不能吃凉果,就用手暖了一下。 这个时候,我看着身边的桂王,就觉得不开心,我不懂得浪漫,我不在乎,我不看,我不在乎人,就像一颗算盘珠,我动不了。 此时此刻,坎坷的汉王,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情调,比不上优雅体贴的涡轮司机。 安娜也经常在这件事上抨击桂王: 你没有别人体贴,他们会知道把橘子暖了再给我。 女儿生气了,但问安娜,我爸对你好,你也习惯了。一个破橘子值得这样哭。 或者安娜的女儿可以看清楚:什么是浪漫?浪漫难得,难得。 桂王每天带安娜工作半辈子,安娜视而不见;涡轮司机给她擦了一个橘子,她记了十年。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一个人右手握着300克的重量,然后左手握着305克的重量时,他不会觉得有什么区别。 而如果右手握600克,左手必须重612克才能感受到重量。 重量越重,必须添加的量越大才能感觉到差异。 也就是说,桂王的日常照顾比不上20年一次的初恋的新鲜刺激。 这不是初恋,而是味蕾弱的感觉。 当身边人的善良成为习惯,当体贴太密集,当两个人太熟悉,这样的善良就像是自动隐形。 明明就在身边,但是我们很难看到。 也许彼此的爱情水平从未降低,但我们内心的敏感却增加了。 电影《再见,失败者先生》,从心理学角度拆解,其实是夏洛蒂源于巴别尔定律的幻觉。 他看不到妻子马冬梅的善良,她对他的宽容以及她对这个家庭的巨大贡献。 夏洛特的眼里满是抱怨。马冬梅没有女性气质,身材不好,价值低,没有浪漫。 其他人喜欢玫瑰,但马冬梅只买向日葵,不是为了永远面对太阳的寓意,而是为了吃。 我知道煮茴香面又大又难吃,太俗又太女性化,这成了他厌恶马冬梅的根源。 直到回到过去,赢得名声,拥抱美丽,看到马冬梅嫁给了别人,夏洛特才终于想起了她前妻的善良。 现在,那碗茴香面满是香味,那么多玻璃罐像风铃一样充满了美感。 一直以为我的理想是远离你,直到失去的那一天才知道,我的理想其实是你。 原来一份1元的报纸价格涨到了10元,你气得不敢再买了; 当10000元的电脑价格上涨到100元时,你很高兴地为此付出了代价。 消费了9元和100元,我们选择了后者。为什么呢? 巴别尔定律告诉我们,第一个大刺激可以稀释第二个小刺激。 同样的道理,最爱你的人不付出回报,日复一日的付出,你却假装不理会。一个路人的一句轻言,就能让我们深深感激。 婚姻就是这样,父母不也是这样吗? 你关心的只是把头埋进手机里,一边抢几毛钱红包,一边迫不及待地在群里磕头下跪。 电话那头接过父母递过来的厚厚一沓钱,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 先是觉得父母的唠叨是多余的,但下一秒,因为一个普通的同事,我觉得一整天都很温暖。 我们经常把照顾爱你的人当成例行公事,却把路人A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当成满汉时期的宴席。 如果把巴别尔定律比作哨子,那么世界上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会听到不止一次的哨子。 既然我们注定要和贝伯定律在一起,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它相伴一生呢? 能早点发现贝伯定律,很好地理解其真理的人,一定会幸福。 在《摔跤吧,爸爸》中,两个女儿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锻炼身体。为了练习摔跤,他们被迫成为一个寸头。他们被全校嘲笑,甚至不能在婚礼上玩得开心。 他们对父亲充满了反感,讨厌每天被人监督,经常有各种小脾气。 然而,这样的怨恨最终在同学的话语中消失了。 当同学嫁给了根本不认识的人,看不到未来和光明的未来,他们发现了父亲的善良。 而他们的父亲,为了他们有一个好的未来,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和他们一起锻炼。 每次被嘲笑的时候,都有爸爸在抵制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一直被拒绝被排挤的爸爸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人。 姐妹俩终于明白了爸爸的爱,知道了爸爸的苦。 他们重整旗鼓,带着父亲的爱和期望,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男孩,打败了自己,最终参加了奥运会,获得了奖牌。 贝伯定律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 你一直向往的诗和远方,可能就在你的脚下; 你一直在寻找它,四处走动。真爱就在你身边。 张小娴说,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人呢? 因为我们以为我们总会再见面,有机会说对不起。 我从来没有想过,每一波再见都可能是告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声叹息。 所以,远眺,多陪陪身边的人,向他们展示笑脸和耐心,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斯科特·帕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人生真的很短,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长,也从来不会太远,所以不妨碍对爱你的人好,对自己好。 如果这辈子没有时间好好爱,就不要指望下辈子还能再见面。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我们忽略,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有一种自信: 恋人不会远,父母不会生气,朋友不会远,时间不会带走一切。 事实是,因为我们的不作为,恋人可能会很远,父母可能会很难过,朋友可能会很远,时间真的会带走一切。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爱,只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 找到爱和爱别人一样难得。 没有这种“特殊功能”的人,一生四处奔波,却觉得离幸福很远;一辈子都觉得缺爱,不知道爱就在身边。 不要让感情的惯性蒙蔽了双眼。 不要让真正爱你的人变得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