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汤山泡汤记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3-6 21:56:00 阅读:3

去年的五一就策划了去汤山泡温泉,连酒店都定好了,最后因为与高中同学会冲突而“泡汤”,对于从没泡过温泉的老婆而言,泡汤着实让她心驰神往,今年的五一,终于让她梦想成真,去汤山美美地泡了一次。

对于计划中的泡汤之行,老婆和儿子都很兴奋,尤其是出发前夜,儿子为了挤出游玩时间,扎扎实实地补了半夜的家庭作业,老婆则为穿什么出行的衣服而发愁了半天。给养是早就准备了一大堆,把汽车的行李箱塞得满满的。五一大早,儿子就睡不着了,八点半,咱们就驱车上路了,在老婆儿子兴奋与好奇之中,来到第一站——丹阳眼镜市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以两百元的价格搞定了四付眼镜,乐滋滋地离开了丹阳。

由于购买眼镜的时间比预计短了很多,我们决定前往镇江的谏壁镇,去寻找老婆的记忆。十八年前,老婆曾在谏壁镇实习了一年,那里留下了她花样的时光。丹阳到谏壁倒也不远,可其中一段路却十分的崎岖,坑坑洼洼的犹如被炮击过,好不容易来到谏壁,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老婆曾经住过的宿舍、以及幽静的公园和香飘四溢的卤菜摊,十八年的光阴并没有改变它们,只是周边的居民越来越少,都搬到镇江市里了,公园里尽管草木茂盛,但却人烟稀少,颇有几分荒凉。本想在谏壁镇用上一顿午餐,居然家家餐馆爆满,我们只好饿着肚子离开了谏壁。

终于,到了传说中的汤山镇,预定的圣泉宾馆就在高速出口的不远处,幸好老婆眼尖,及时叫停,要不然我就杀到南京去了。进入房间,就能从窗口看到各式的汤池,以及一簇簇泡汤的游人,顿时让妻儿兴奋起来,为了确保泡汤的时间,我们决定晚上再泡,下午先去汤山玩玩。由于已近黄昏,我们就去了汤山附近的古猿洞,不用二十分钟,我们就钻过了雷公洞和猿人洞,相比宜兴的溶洞,这两个洞也就没啥特色了,那些汤山猿人的化石倒是真的,只是引不起妻儿的兴趣,而山下的儿童乐园却让儿子流连忘返。回到汤山镇,在苏果超市吃了一顿价廉味美的晚餐,又补充了少许的给养,就回到宾馆,准备泡汤了。

终于开始泡汤了,圣泉的温泉都是露天的,各种形状的汤池或在篱笆后、或在凉亭下、或在花径边,各种汤池的主题也不一样,有花香汤池、有中药汤池、还有鱼疗汤池等,每个汤池边都有服务员,随时提供服务和咨询。我们首先进入热身池,经过十分钟的热身之后,我们来到了郁金香池,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浑身舒泰,而隔壁的玫瑰花池由于温度过高,我们只好浅尝辄止;接着的酒香池是儿子的最爱,一股泉水从一只酒坛里不断流出,伴之以淡淡的酒香,既好玩又好闻。经过一片人工沙滩,就是鱼疗汤池了,泡在池里,手脚不动片刻,成群的小鱼便有了过来,在脚底心、腿上不停地啄食起来,被小鱼啄食是很痒的,没一会儿,老婆和儿子就被鱼啄得尖叫起来,看看周围的人们,一个个表情都很古怪,都在强忍着那份痒痒。

在汤池的一角有一口井和一眼土灶,井里吊着一竹篮的鸡蛋,那鸡蛋是被井里温泉水煮熟了的,土灶上蒸着馒头,游客们泡的饿了就去吃个鸡蛋、馒头的,再喝点水,然后接着泡。吃完鸡蛋和馒头以后,老婆继续和小鱼们厮混,我和儿子则去其它的汤池体验,什么女贞子、艾草、薄荷的各式中药池子都泡了一圈,一会儿,儿子便对泡汤失去了耐心,去人工沙滩上玩起了沙子。而我,则去地热馆躺下了,任由身下温热的地砖烘烤,没多久就大汗淋漓了,好比泡了桑拿一般。当老婆和小鱼们打成一片之后,终于离开了鱼池,我也找到了浑身是沙的儿子,一起陪同老婆大人将剩下的汤池泡了一遍。剩下的流程和浴室就差不多了,冲淋一番之后去大厅躺下休息,一边品尝免费的水果、一边看看电视,顺便在做个脚摩,泡汤的各项议程便顺利完成了。( 文章阅读网: )

泡完温泉回到房间,老婆儿子连呼过瘾,并计划下次再来泡。或许是泡汤泡的太累,不一会儿,他们娘儿俩便发出了阵阵鼾声,而认床的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只好开始数数了。


上一篇 历险小记   下一篇 赤峰笔谈
随机推荐文章
·不要让真正爱你的人变得冷漠
·将目标付诸行动是关键
·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如童话一般美好
·爱是发自内心的持续理解
·那时,我们还年轻
·清音空谷,心如落花
·我生命中永远的蝴蝶
·月明星稀,灯火阑珊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等一个有风的日子
·五月,祈愿花好榴长红
·几场秋雨缠绵,花落叶落
·春天来了,梧桐花开满香
·琵琶弦说相思
·微幕在江南落雨,等待一场烟雨邂逅
·红妆很贵,相思一个字
·五月,走在绿色的夏天
·那些曾经的,那些时光的
·生命,原色
·旅行短暂,回味悠长
·桃花美成诗,美得让人心疼
·半卷的思念,浅浅的陪伴
·半夜雪入窗,谁读西风独凉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