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卢梭与《新爱洛绮斯》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22-7-21 12:08:33 阅读:3

卢梭,让·雅(1712—1778)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一七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日内瓦一钟表匠家庭。十二岁离开日内瓦到法国流浪,先后当过学徒、仆人、家庭教师,受尽富人白眼和凌辱。一七四一年到了巴黎,教音乐、当秘书,为《百科全书》撰稿。一七四九年为第戌科学院写应征论文《科学与艺术》,中选,蜚声法国。该文断然否认了文学艺术的作用,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善良,是“文明腐蚀了他,毁了他最初的幸福”。一七五五年再次写应征论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歌颂人类的原始社会,认为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观念和私有财产。没有中选,但它最后确定了卢梭的声誉。隐居巴黎附近的蒙莫朗西森林期间,写出了》新爱洛绮斯》(1761)、《民约论》(1762)、《爱弥儿》(1762)。《民约论》是政治论著,批判了强者自有特权,奴役天生合理的封建法权观念。其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思想影响很大,后来被写进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教育小说《爱弥儿》出版后政府下令焚毁,要逮捕作者。卢梭被迫辗转逃亡瑞士、普鲁士、英国,最后化名逃回法国,发表了为自己辩护的自传《忏悔录》(1765-1770;于1781-1788年出版)。一七七八年七月二日结束了悲愤的一生。卢梭在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三部小说。书信体长篇小说《新爱洛绮斯》(1761),描写了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同他的学生贵族小姐尤丽相爱的故事。他们同中古时期法国哲学家阿贝拉尔与他的学生爱洛绮斯相爱一样,都以悲剧结束,故名。圣·普乐与尤丽相爱,尤丽的父亲认为不可思议,赶走了圣·普乐,把女儿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贵族。尤丽婚后将这段经历告诉了丈夫,丈夫为表示对她信任,又请圣·普乐回来教书。二人朝夕相见,都极力控制自己的感情。有一天二人重游日内瓦湖,感慨万端,尤丽哭泣甚久。最后尤丽忧郁而死。小说描写了自然道德与封建道德之间的冲突,表明了爱情悲剧的原因是等级门阀观念与贵族的阶级偏见,同时也反映了对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的追求。心理描写细腻,富于抒情性,描写自然情景交融。《爱弥儿》(1762)描写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受教育的全过程,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能恢复人的美好天性,避免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忏悔录》(1781-1788)描写了作家从出生到一七六六年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既不掩饰恶,也不夸大善”。叙述了童年时代的辛酸,孩提时代寄人篱下的屈辱以及少年时由阅读希腊罗马作品而形成的爱自由、不屈服的性格。作家描写了步入人生以后所受到的虐待,揭露了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名为“忏悔”,实为控诉。作品对被侮辱被损害者表现了深切的同情,而对自己的一些过失也做了大胆的暴露。它被称为“个性解放的宣言书”。卢梭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是崇尚自我、抒发感情、热爱自然,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被公认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先驱。


上一篇 《散文二题》李专散文赏析   下一篇 《上庄记》徐春林散文赏析
随机推荐文章
·十月,我最安静的存在着
·卷一帘清梦,惜文字为知己
·积极向上的情感
·摘一朵春,摇曳丝语馨香
·秋水长天,残阳似血
·怀念那些黑暗一席之地
·与你相约
·伤心作被愁当枕,半世忧伤半世欢
·永远不灭的记忆
·守一份简约,留一抹平淡
·我的世界里一直住着你
·桃红十里,不如你回眸一瞥
·下一次不留遗憾
·一辈子相依相偎,走到生命的尽头
·只为遇见更好的你
·独一无二的存在
·有风的日子里
·那个默默等你的人
·在懵懂的青春里
·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当有一天青春不在了
·寂寞
·带着淡淡的落寞和暧昧
·在奈何桥上,我听到千千的叹息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