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江淹《爱远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9-19 10:15:14 阅读:2

江淹:爱远山

江淹

伯鸾兮已远,名山兮不返。逮绀草之可结,及朱华之未晚。緤余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

临星朏兮树闇,看日烁兮霞浅。浅霞兮驳云,一合兮一分。映壑兮为饰,缀涧兮成文。碧色兮婉转,丹秀兮葐蒀。深林寂以窈窈,上猿狖之所群。群猿兮聒山,大林兮蔽天。枫岫兮筠岭,兰畹兮芝田。紫蒲兮光水,红荷兮艳泉。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

非郢路之辽远,实寸忧之相接。欷美人于心底,愿山与川之可涉。若溘死于汀潭,哀时命而自惬。

本篇与《悦曲池》一样,也是江淹黜为吴兴(今福建浦城)令时所作,为《杂三言五首》之一。前篇是赞美曲水,这篇是赏爱远山,而其系念国事之心,也流溢于字里行间。

开篇咏道:“伯鸾兮已远,名山兮不返。”伯鸾是汉代梁鸿的字,他曾隐于霸陵山中。《南史·江淹传》说:江淹“少孤贫,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为人。”以追怀梁鸿起笔,表明自己虽是“待罪”山中,也要象梁鸿那样修养身心,以为世所用。“逮绀草之可结,及朱华之未晚。漾余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四句,正是取用《楚辞》笔意,进一步表露自己的心迹。

下面就分山上、山间和山下三个层次,力赞“远山”之可爱。瞩望远山上空,或星光熹微,树色朦胧,或红日辉耀,彩霞淡远。淡远的彩霞和千形百态的云朵,时而聚合,时而分开,辉映着千丘万壑,也装点着条条涧谷。放眼山间,或者草木一片碧绿,或者石壁一片丹红,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深林中还居住着成群的猿猴,鸣声震天、响彻山谷。这大色块的渲染和听觉形象的选择,使人感到山中充满无限生机。而青枫、翠竹、香兰、芝草等奇花异树的生长,更显得此山不俗。至于山下,则绿水萦绕,红莲紫蒲摇曳其间,满目香枝嫩叶,翡累翠叠。环顾山上山下,五光十色,绚烂多姿,确乎令人留连忘返。

然而,作者在邑三年,是须臾未曾忘记北归的。这从《待罪江南思北归赋》里一望可知。那是什么原因呢?“非郢路之辽远,实寸忧之相接”,这是化用《哀郢》中“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句意,说明自己所以思归上国,是因为内心深处的忧国之心与屈原息息相通。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希望自己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回到“美人”即建平王刘景素的身边。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得以实现,即使溘死汀潭,虽觉时命可哀也感到自我满足了。结尾借山川以明志,饶有弦外之音。

本文脱衍于《楚辞》的痕迹十分明显,几乎句句都可寻得蛛丝马迹。有的版本把它归之于“骚”类中,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它出于骚又越于骚,创造了一种介于诗、骚、文之间的特殊体制,一些版本称之为“杂篇”或“杂词”。这或许是江淹的独创。文章条理明晰,结构谨严,勾连的句法,精当的字面,都是可资借鉴的。王夫之曾说这篇文章“文笔沉郁,意指蕴藉,不忍忘君之意,溢于尺幅”,也是中肯之语。


上一篇 《先秦散文·尉缭子·兵令(上)(   下一篇 冰心《樱花赞》抒情散文鉴赏
随机推荐文章
·生活的每个细微,都值得我们去品味
·时光如水,在指尖下缓缓流淌
·一程好时光,如花开花落般匆匆而逝
·等静下来的那一霎那
·爱于岁里徘徊
·愿温柔以待,静好从容
·而今相见,不若怀念
·小城的春光正好
·采一瓣心语,染满春光里的旖旎
·愿美好的记忆与之相伴
·小小的笤帚疙瘩,留下了母亲的情和
·在过去的三年时光里
·母爱深深深几许
·倾一生柔情,融一份微笑
·那个骑马倚斜桥的翩翩少年
·黄金花开,暗香浮来
·醉舞红颜芳菲透,执手墨笺痴痴念
·愿你余生里,有人陪有人伴
·爱,是灵魂的家园
·美丽的约定
·心灵相通是一种意境,心心相印是一
·守着爱情这份信念
·站在思念的窗前
·如果你不爱了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