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曹丕《登城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9-19 10:15:15 阅读:2

曹丕:登城赋

曹丕

孟春之月,惟岁权舆。和风初畅,有穆其舒。驾言东迈,陟彼城隅。逍遥远望,乃欣以娱:平原博敞,中田辟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流茎散叶,列倚相扶。水幡幡以长流,鱼裔裔而东驰;风飘飖而既臻,日掩薆而西移。望旧馆而言旋,永优游而无为。

这首小赋,不到一百字,一气呵成,生动明快地再现了作者登城野望的喜悦情景,不啻是一个文学艺术家对人与自然的一次审美观照。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岁首初春,作者走出馆阁,登城远望,眼中一片辽阔的原野上,田畴如画,麦田青青,透露出旺岁丰年的大好势头,给整个中原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和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首先为此而感到“乃欣以悦”,这种思想感情,显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那个时代战乱破坏中对岁稔年丰的美好憧憬,也是建安诗人在注目现实疮痍的同时,渴求以自然的美来保持心理平衡的文化心态。

与曹丕的“登城”相映成趣的是王粲的《登楼赋》。他从“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中国”流落到荆楚,在登楼眺望中,首先扑入他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华实蔽野、黍稷盈畴”,面对多姿多彩的景象,王粲竟以为这是它最为“信美”的景象了,这种审美取向,真要使魏以下钟情于江南山水的骚人墨客怎样地惊异叹息啊! 然而,如果我们能以那个动乱和荒芜的时代去理解这一切,就不会有所困惑了。

在曹丕这篇《登城赋》中,我们已经看不到汉赋那种真假参半的虚拟铺饰和形式主义的言之无物,一切都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感。面对田中“嘉麦被垄”的兴旺景象和丰收信息,作者的欣喜之情不是脱离对象的空洞抒发,而是流露于具体形象的描绘之中。那对仗的语句、双声叠韵的组合,伴着拟人手法的运用,读起来自然流畅,生动可感,仿佛是从作者心底流出的一曲歌声,节调优美,音韵和谐,传达了作者此时此地的真实感情。

这篇赋最早见于《艺文类聚》,从其结构完整看,无疑是一个全篇。赋的最后说:“望旧馆而言旋,永优游而无为”,通过这次登城野望,获得了充分的美感与满足,人与自然的平衡不仅在现实中恢复了,而且在精神上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油然而生,把全文推向一个“我无为而物自化”的新境界。在历经战乱之后,“与民体息”乃是小农生产最理想可行的社会选择,这已为西汉初年“文景之治”的历史所证明。

可以说,《登城赋》是古代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赞歌!


上一篇 预言   下一篇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散文全文
随机推荐文章
·生活一边怀念,一遍继续
·让我们一起相约美丽的春天
·时光流逝,岁月辗转
·一帘雨念,漫过夏日的流光
·如若有来生,只愿做一朵繁花
·向来人生匆匆,来去皆如远行客
·人生之路寂寞相伴
·人到中年,简单而沉稳
·那些真切的时光
·生活需要伴侶
·静幽的时光里,我愿恪守一份清宁
·相识是份缘,相逢是首歌
·把握阳光,开始新的生活
·在你记忆里永藏
·人生路上,若有心柔之人相伴
·你内心的所有安然
·其实,我一直相信缘分
·鞠一抹夏花的嫣红
·青春期的经历
·那早春的憔悴的虫声
·寻觅没有后悔的落幕
·读懂内心的忧伤
·生活依旧继续
·我的红尘青春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