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梅尧臣《览翠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9-19 10:15:23 阅读:3

梅尧臣:览翠亭记

梅尧臣

郡城非要冲,无劳送还往;官局非冗委,无文书迫切。山商征材,巨木腐积,区区规规,袭不为宴处久矣。始是太守邵公于后园池旁作亭,春日使州民游遨,予命之曰“共乐”。其后别乘黄君于灵济崖上,作亭会饮,予命之曰“重梅”。今节度推官李君亦于廨舍南城头作亭,以观山川,以集嘉宾,予命之曰“览翠”。

夫临高远视,心意之快也。晴澄雨昏,峰岭之态也。心意快而笑歌发,峰岭明而气象归。其近则草树之烟绵,溪水之澄鲜,衔鳞翩来,的的有光。扫黛侍侧,妩妩发秀,有趣若此,乐亦由人。何则,景虽常存,人不常暇;暇不计其事简,计其善决;乐不计其得时,计其善适。能处是而览者,岂不暇不适者哉?吾不信也。

本文选自《宛陵先生集》,又见于乾隆四年刊本《宣城县志》,由此可知览翠亭在梅尧臣的故里宣城县(今安微宣州市)内。文中所说的“太守邵公”,是指邵饬。邵饬任宣州太守时,除了修共乐亭外,还在北门护城河上建过一座环波亭,梅尧臣曾为之赋诗说:“冒暑驻轮毂,徘徊北濠上。栋宇起中央,芙蓉生四向。今吾太守乐,慰此郡人望。”

宣城虽非冲要之地,但山明水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也是骚人墨客游赏胜地。著名诗人谢朓、李白等都在这里生活过,并留下了许多遗迹和脍灸人口的诗篇,成为游人向往的地方。梅尧臣先后命名的“共乐”、“重梅”和“览翠”三座亭子,为古城增添了几处引人入胜的景观,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于是作者写了这篇《览翠亭记》。

全文分为两段。第一段略叙宣城三座新亭兴建和命名的经过,表述邵公和黄、李二君建亭的目的是为了“使州民游遨”,“会饮”,“以观山川,以集嘉宾”,使宣城百姓和僚属多几处揽胜之地。文章虽然题为《览翠亭记》,实际是三亭并记,非专为览翠亭而作。由于“共乐”、“重梅”二亭建成之后,作者仅为其命名,未曾作记,所以借“览翠”落成之机,一并加以介绍。

文章的第二段,用抒情笔调,状物写景,夹叙夹议,文彩斐然,意趣横生。作者深有体会地指出,登高临远,饱览大自然的美景,能使人胸怀开阔,心情舒畅,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可是“景虽常存,人不常暇”,这样就要处理好工作和游乐的关系。处理事务要果断善决,才会有闲暇的时间去登山临水,领略自然风光。同时还要善于适应环境,无论阴晴寒暑,都能发现客观景物的审美价值,否则即使好景在前,也会视而不见,所以说“有趣若此,乐亦由人”。这是梅尧臣的经验之谈,对读者是富有教益的。

这篇短文叙事简明,绘景生动,寓议论于描述之中。读后使我们仿佛也来到宣城览翠亭上,欣赏那烟雨迷濛的草树,清澄明净的溪水和云遮雾罩的峰巅,从而也感到“心意快而笑歌发”,激起热爱神州山水的热情。


上一篇 王士禛《游金陵城南诸刹记》原文,   下一篇 唐宋八大家·送李愿归盘谷序
随机推荐文章
·生活比失败更持久
·如果是生活,那就是洒脱
·别人怎么看你,你怎么生活都无所谓
·轻装上阵,每天都有淡淡的香味
·时光漫步在思念的花园里
·你在等谁的青春
·一季花开,一季落
·我们的明天注定是辉煌的
·岁月如此漫长,你必须不断前进
·回家过年
·过年的那些事
·他们现在在哪里
·我的世界就像那个绚丽的夏日
·曾经一场醉生梦死的爱恋
·梅报春归,雨送春来
·让生命活得滋养
·曾以为一世的缘分而挂念,曾以为一
·每个人都是红尘的一粒芥子
·生活应该在自信的选择中行走
·时间深处的婉约温情
·人生是一场忙碌的等待
·请爱护我们的环境
·岁月如诗一般美好
·让生活像花一样美丽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