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称》原文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9-21 18:27:17 阅读:3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称》原文鉴赏

[原文] (节选)

□□不埶偃兵,不埶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

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取予当,主为□王。取予不当,流之死亡。天有环(还)刑,反受其央(殃)。

提正名以伐,得所欲而止。

强则令,弱则听,敌则循绳而争。

天下有参(三)死:忿不量力死,耆(嗜)欲无穷死,寡不辟(避)众死。

毋籍(藉)贼兵,毋裹盗量(粮)。籍(藉)贼兵,裹盗量(粮),短者长,弱者强,赢绌变化,后将反施。

阳亲而阴亚(恶),胃(谓)外其肤而内其□,不有内乱,必有外客。肤既为肤,□既为□,内乱不至,外客乃却。

诸侯有乱,正乱者失其理,乱国反行焉。其时未能也,至其子孙必行焉。故曰:制人而失其理,反制焉。

不用辅佐之助,不听圣慧之虑,而侍(恃)其城郭之固,古(怙)其勇力之御,是胃(谓)身薄。身薄则贷(忒)。以守不固,以单(战)不克。

两虎相争,奴(驽)犬制其余。

[鉴赏]

《称》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中的失传2千余年的4种古佚书的一种。史书无记载。帛书整理者说,“书中有‘审其名,以称断之’之语,因此用‘称’作为书名”。

《称》以语言体形式,汇集了很多类似格言的话,所反映的思想体系属老子道家。全书自言“《称》千六百”,即1600多字。成书年代,据史学家考证,应该是战国前期之末到中期之初,即公元前400年前后。其作者,很可能是郑国的一名隐士。

本书选录了《称》有关兵论的10条语录,以自然段划分,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意在表述的军事观点。第一条表述了“兵者凶器也”的思想。“不埶偃兵,不埶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圣王不常采取用兵的行动。用兵,是万不得已才做的事情。第二、三、八条,强调征伐必须正名,据理,“提正名以伐,得所欲而止”,如果征伐非义,将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和敌国的报复,主张慎战。“取予不当,流之死亡。天有还刑,反受其殃”。第四、六、七、十条主要谈强与弱的关系及转化。“强则令,弱则听,敌则循绳而争”。强大,就能命令别人;弱小,只能听别人命令;势均力敌,就只有遵行法度来较量高低。当然,这种强与弱的关系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藉贼兵,裹盗粮,短者长,弱者强,赢绌变化,后将反施。”不能分清敌我,将武器和粮食送给暗藏祸心的人,就会使他劣势转优势,由弱小变强大,到时候,强弱发生变化,就会受其伤害。还有“两虎相争,驽犬制其余。”两只老虎相争,必然两败俱伤,这样,连一条劣狗也会从中取利。第五条谈抑忿和节欲的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将帅的修养。“天下有三死:忿不量力死,嗜欲无穷死,寡不避众死。”天下事有三种是最能导致灭亡的:只图泄愤而不自量力的,灭亡;贪得无厌的,灭亡;人少力单而不回避人多势众的,灭亡。

总之,《称》书中所表述的军事思想,无论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受《老子》的影响,同时对其他学说也有吸收。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一篇 王思任《游敬亭山记》原文,注释,   下一篇 《韩愈·师说》文章鉴赏
随机推荐文章
·只要心在路上,路就在你脚下
·懂得做饭的老公更体贴
·三十岁的女人
·今生,我愿牵着你的手
·最深的爱,总是风雨兼程
·献给我所有不常联系的好友!
·请你记住幸福就在你身边
·总有一个人,温暖你的生命
·我在等,一场不期而遇
·心近了,万事好商量
·不联系,不代表就忘记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
·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如果有一天,你消失了
·有了回忆,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爱值得爱的人,善待值得善待的人
·心,永远微笑向暖
·岁月弹指一挥间,何处思忆待花开
·与你相遇好幸运
·告别平庸生活
·爱如指间沙,流过亦不留痕
·心中,总有一颗星星在亮着
·把握青春,一切都会好起来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