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2-16 17:54:10 阅读:5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

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东坡题跋》

 

〔注〕 摩诘: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这首诗题为《山中》,后人把它编入《王右丞集》外编中。

 

【文章鉴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艺术的精确评价,他的作品确是当得起这个评价的。

自从苏轼精辟地指出诗与画存在这种关系之后,人们开始注意这个问题。稍后的张舜民则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表面看来,与苏轼的说法差不多,但实际上张氏的提法只不过是说“诗即画,画即诗”,未免捉摸不到苏轼论点的真正含义。他可能只看到这两种艺术的相通和某些相同之处,而没有看到相同之中的不同。苏轼认为诗不能徒求词采之美,而要写出画的意境和神味来;同样,画不能徒求形似,而要表现出诗的意蕴。现代人在对苏轼这一理论深入研究之后,作出了精辟的解释。伍蠡甫先生指出:“诗诉诸听觉,画诉诸视觉,而王维的诗则从听觉引向视觉,他的画则从视觉引向听觉。因此王维的诗和画,体现了听觉和视觉的互相沟通。”(《试论画中有诗》)是的,苏轼正是从可以互相沟通这一创作规律提出他的见解的。

苏轼是诗书画兼擅的大家。他正是从长期的创作经验中概括出这一艺术理论。它不单是苏轼的重要艺术见解,同时又是他不断追求的艺术境界。


上一篇 鲁迅《死》散文全文   下一篇 《先秦散文·墨子·非儒下》原文鉴
随机推荐文章
·只要你能看见
·最美的,徒劳无功
·择一处静谧,书一方感慨
·不要让真正爱你的人变得冷漠
·将目标付诸行动是关键
·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如童话一般美好
·爱是发自内心的持续理解
·那时,我们还年轻
·清音空谷,心如落花
·我生命中永远的蝴蝶
·月明星稀,灯火阑珊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等一个有风的日子
·五月,祈愿花好榴长红
·几场秋雨缠绵,花落叶落
·春天来了,梧桐花开满香
·琵琶弦说相思
·微幕在江南落雨,等待一场烟雨邂逅
·红妆很贵,相思一个字
·五月,走在绿色的夏天
·那些曾经的,那些时光的
·生命,原色
·旅行短暂,回味悠长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