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韩愈·与于襄阳书》文章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25 15:12:43 阅读:4

《韩愈·与于襄阳书》文章鉴赏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①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②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③,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④之穷,盛位无赫赫⑤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⑥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⑦,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⑧。”

愈今者惟朝夕刍米⑨仆赁⑩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11}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注释】

①将仕郎:官职,唐代的文职散官。守:代理。国子:国子监,最高学府。四门:国子监内分国子、四门等学。博士:官名,管教学生。②垂休光:美名永驻。垂,流传。③殷:恳切,迫切。④戚戚:忧愁的样子。⑤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⑥干:拜谒,求取。⑦道方而事实:道德方正而做事讲求实际。道方:持道方正。⑧隗(wěi伟):郭隗,战国时人。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昭王求贤,郭隗说“请自隗始”,以鼓励贤者来归。⑨刍(chú除)米:粗米糙粮。刍,本指喂牲口用的草。⑩赁:租借,雇用。{11}龊(chuò辍)龊:拘谨的样子。

《与于襄阳书》是作者的一封自荐信。唐德宗贞元十八(802)年,韩愈正在国字监任四门博士,地位不高,职务轻松,自感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向当时的工部尚书于襄阳写信自荐,希望他能够引荐自己施展才华。于襄阳就是于頔(dí迪),字允远,河南洛阳人,因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大都督,故称于襄阳。

本文主要表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境况和迫切希望受到推荐奖掖的心情。文中首先肯定了于頔是“先达之士”,极力赞美对方的为人,拔高对方致力于为国家朝廷发掘人才的立场,虽然有“谄媚”之嫌,但是并不显得做作,非但没有降低自己的人格,反而将自己渴望被举荐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着重阐述了先达与后进的辩证关系,道理说得很深透。没有前辈的培养,人才难以顺利成长;没有好的后进,先辈的事业就得不到继承和发扬。

文末总结说,倘若“我”还是埋没无闻,那么就只能承认自己的命运困厄了。至此,作者的心情由开头的满怀期待一落千丈,前后落差巨大,凸显笔力雄起。同时还与前文的“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相互照应,使得文章有起有伏,结构严谨。

本篇行文如走丸,变换曲折,转承自如。语辞不卑不亢,委婉动人。“相须”、“相遇”之说,更是至理名言。既表达了韩愈对可能未被推荐而感到的深深遗憾,又没有过多的抱怨之词,委婉而不卑微,期盼而不裸露。虽然最终于襄阳并没有帮助韩愈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封求人引荐的书信却广为流传,成为自荐书的范本为人们所传诵。

后人评论

刘衍《中国古代散文史论稿》评述韩愈之文“叨叨絮语,曲折尽情”。


上一篇 米芷萍《送行》散文鉴赏   下一篇 枚乘《梁王菟园赋》原文,注释,译
随机推荐文章
·你在等谁的青春
·一季花开,一季落
·我们的明天注定是辉煌的
·岁月如此漫长,你必须不断前进
·回家过年
·过年的那些事
·他们现在在哪里
·我的世界就像那个绚丽的夏日
·曾经一场醉生梦死的爱恋
·梅报春归,雨送春来
·让生命活得滋养
·曾以为一世的缘分而挂念,曾以为一
·每个人都是红尘的一粒芥子
·生活应该在自信的选择中行走
·时间深处的婉约温情
·人生是一场忙碌的等待
·请爱护我们的环境
·岁月如诗一般美好
·让生活像花一样美丽
·在青春的记忆里
·一路清歌,一生锁爱
·做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爱自己的人
·谁回眸一笑,一季染我嫣红
·只愿静静地度过时光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