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现代散文>文章内容

写给未来的教师们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12 11:03:00 阅读:4

一年一度的陇南师专教育实习工作即将落下帷幕,星期五下午,实习带队教师杨广文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邱老师,你是我们师专特聘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快结束了,你该给我们实习简报写点对实习教师有指导性的东西吧!”杨广文老师是我以前的教师,又是我的朋友,说出这句话,我实在羞愧,我怎敢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谈什么指导,但杨老师最后认真地说,“下周星期一,你给我交稿子!”看,老师的威严终于露出来了,恭敬不如从命,我不敢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但是,坐在电脑前,我就犯难了,写什么呢?那些所谓的什么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的“条条框框”,每一个师专生都听烦听腻了,况且我这个“名不符实”的指导教师,也没有什么能称作“指导”的东西,来传授给实习教师,我只能谈谈十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和感悟,仅此而已。
实习老师们,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定位,要有完整的教师人格。不管你从前出于何种目的或什么原因,选择了教师这种职业,但是,只要你站到讲台上,“教师”这顶看似闪耀着光芒其实暗藏着许多“咒语”的紧箍圈就套在了你的头上,你的行为和举止都要受到那些“咒语”的约束和限制,你只能老老实实“为人师表”,忠心耿耿“教书育人”,兢兢业业“献身教育”,如果你做不到这三点,赶早另谋出路,新开炉灶,因为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手术台”,躺在上面的是一个个等待“修枝剪叶”“输入血液”的鲜活生命,任何懈怠和玩忽职守都会影响这些生命的健康成长,所以,用“谋财害命”来形容“误人子弟”的教师,并不过分。教师的工作是清贫和辛苦的,但教育事业是神圣和伟大的,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但教育不能,因为孩子过了“十三岁”,就永远不可能再回到“十三岁”。因此,今天我要以“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题,谈谈我对教师的一些粗浅理解。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传授自己。著名语文教师袁继庆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语出惊人,又蕴涵哲理。依次看来,数学老师可以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数学”。物理老师说“我就是物理”,化学老师说“我就是化学”,英语老师说“我就是英语”等等,这些看似荒唐的说法,我们谁又能说“它不正确呢?”其实,老师的角色就是奇妙,他站在那里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从某种角度说“教师就是真理!”我们的孩子谁又不是如此认为呢?
所以我说,老师传授的是自己,有位教育家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学校就有怎样的教师,有怎样的教师就有怎样的学生!”不正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其实就是教师的“复制”。教师的修养,教师的品质,教师的人格,教师的尊严,教师的文化等等无形当中都潜移默化给了学生,只是在这种“默化”过程中会发生“个性”的变化,这就是教师的学生像教师,但又不是教师的原因。
正是因为教师的这种“复制”性,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就像农民种庄稼提高对“选种”的要求一样,目的是为了庄稼的“丰收”。作为教师,学生就是自己的复制产品,怎样才能复制出优良产品,对教师就有了一定的要求,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符合以下的要求:
1、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教师要心中有爱,心境平和,心思向上,心怀梦想,心理健康。一个心灵阴暗,满怀仇恨的人是最不适应当教师的,这种复制,只能是病毒蔓延。
2、教师要有“智”,头脑睿智,明白事理;办事机智,不拖泥带水;遇事理智,不鲁莽草率;心中明智,是非分明;胸怀大智,能处理好突发事件;思想德智,有高尚的情操。
3、教师要有“思想”,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仅仅成为“传声筒”,不会仅仅教给学生“一碗水”,不会替教参编写者教书而忘却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家。


上一篇 行走在舞者江湖   下一篇 你的幸福,我的快乐
随机推荐文章
·当你还在梦里徘徊时
·记忆的年轮
·岁月的磨蚀
·又是一夜风雨来,流水无情花落尽
·感激那些伤害你的人
·爱不爱总有结果
·心中的爱让你一生温暖
·往日红尘,肆意徘徊
·用微笑对待自己
·思如大海,爱如潮水
·爱在永生中绽放
·蓦然回首,只愿灯火阑珊
·人到中年,要学会做减法
·微笑也是一种力量
·依恋的承诺
·有一种光芒,停留在我的心里
·谢谢你,活在我的记忆里
·生命中最接近爱情的地方
·深秋,醉一回青春
·走进你的心里,活在你的梦里
·这辈子,谁会牵着手一起变老
·生活中,总有一些痛苦让我们如此美
·花月柔情,输相思
·亲爱的,愿我们都是彼此合适的人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