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拓荒者的墓碑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3-6 21:56:00 阅读:7

有人说没到过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小,没到过深圳不知道兜里的钱少。但如果你没有去过新疆,就更无法体会到疆域辽阔、山河壮丽的风貌。天山山脉绵亘于新疆中部,山顶终年积雪,气势雄浑。梁羽生把他心目中的侠士,天山七剑和冰川天女,放在这苦寒却广袤无垠的天山中锤炼是颇有深意的。自古被誉为神仙修炼所在的昆仑山,地处新疆西南,扼守着我国通往西亚的国门。这块历史上称作西域的辽阔疆土,至今仍遗留着古“丝绸之路”上开拓者的足迹。唐边塞诗人岑参有过不少描写新疆风貌的诗篇。比如“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其中的安西就是现在新疆的库车县。又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诗中的火山,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诗人眼中“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和“火山五月行人少”的沙漠风貌现在依旧。当然我们现在有了铁路、公路,无需再以“疾如鸟”的马去丈量那“地尽天还尽”的辽阔疆域了。一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唱出了这块亘古荒原上的现代美丽,然而创造这种美丽的新中国第一代拓荒者,现在大都垂垂老矣,更有许多人长眠于戈壁沙漠,守卫着他们以生命创造的美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端的塔里木垦区,从垦区中心一直到大漠前缘,蜿蜒着断断续续的一片片树林。林区管理员介绍,树林里的每一棵树几乎都有一段故事。原来垦区里的人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人死了之后,都要为他植一棵树。时间长了树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所以这一片片树林,实际上就是拓荒者的陵园。有一株需两人合抱的白杨树,高大粗壮,虽然树身有多处被火烧过的痕迹,但依然枝繁叶茂,显得苍劲威武,人们称他将军树。其实埋葬在树下的是当年359旅的一个老兵,名叫赵喜顺。他是建国以后进军戈壁荒漠的第一批拓荒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这片荒漠。临终前,他嘱咐他的战友:“开一块地不容易,我死后就让我埋在这里,不要墓碑,在上面栽一棵树”。从此这里的拓荒者,死后在墓地栽上一棵树,就成了一种习俗。顺着树林继续向前,我们看到许多仍保持坟墓状的土丘。树的种类也逐渐增多,有山东女兵的水曲柳,湖南哨兵的白杨树,甘肃老兵的左公柳,支边青年的白蜡树,还有、槐树、榆树……有一株在北方干旱之地少见的垂柳,据说是为了纪念1964年进疆的上海女知青而栽,她叫李月娥。我们在木制的墓碑上还能看到镶嵌在玻璃框里面的照片。身穿列宁装,带一付细边眼镜,梳两条小辩,脸上绽露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纯正笑容。照片下是生卒时间,1947——1965,可见她死时才只18岁,一个花季少女,这可能是这里年龄最小的拓荒者墓地了。继续向前,在林地尽头,有一株刚植下的胡杨树,林区管理员介绍:这棵树是359旅最后的一名老兵栽下的,他已经年逾八旬,但依然健康。他的儿女执意要接他去南方安渡晚年,临走时他栽下了这颗树,他要和他的战友们一道守护着这片从荒漠中开垦出来的绿洲,因为这里见证了他们的青春。


上一篇 故乡   下一篇 陕西游记之延安
随机推荐文章
·懂生活,很难
·每一个秋天,每一次落叶
·人生不是磁带,人生也不能倒带
·赢了才是有理的人
·我在忧伤中渐渐的成长
·这个中秋,不再是一个人了
·一份完整美好的感情
·赏识自己,了解自己
·请回头看我一眼
·因心生爱,不需理由
·我愿成为一直温暖你的阳光
·最幸福的事
·走过人生的每一次荒凉
·你让我的生活完全变了样
·我们的钟情时光
·你在的地方,是我不可触及的过往
·一别竟是一辈子
·等待我入你梦
·祝你幸福,我的青春
·活在当下,正向提升
·人生如同一次旅行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静寄的清梦
·为你痴狂对我的意义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