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有一种情怀叫江南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3-6 21:56:00 阅读: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最初,对于江南的美,在诗里陶醉。多少次幻想,秦淮河上“烟笼寒水月笼纱”的如梦如幻。多少次向往,江南水乡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与安闲。也许前世曾与江南结缘,于是今生骨子里便有了江南女子的细腻与温婉,因为诗的召唤便开始记起并且深深地爱上了那一种细腻与雅致的江南情怀。

一直钟情于丝绸质地,上面有花朵刺绣长及脚裸的旗袍,因为眷恋那种高贵典雅的淑女气质以及散发出来的成熟而温婉的韵味。曾经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件,很喜欢自己穿上旗袍的感觉,在镜子前面照来照去,很是迷恋。

二零零四年三月,终于有机会可以做一回江南的女子了,可以漫步在秦淮河畔,任忧伤的目光随水波流转。我带了一件棉布旗袍,觉得还应该带上一把油纸伞,可是哪里找得到呢,想想自己也笑起来,竟然如此渴望做一个江南的女子。

一个人坐上去往南京的火车,看着车窗外纯蓝色的天空,想象着我是古代江南的女子,手拿团扇半遮面,笑声玲珑,步履轻盈。弹着琵琶,吟唱一曲《春江花月夜》,眼神流盼,歌声幽婉。这样想着,我的笑容和心都开始温柔起来,还没喝到江南的酒,心就已经醉了。

南京( 文章阅读网: )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到了南京。眼前的城市这样的美丽而华贵,六朝古都的荣耀与沧桑让她古典而优雅,有一种贵妇人的气质与风韵。南京的绿化很美,街道两边生长着高大茂盛的梧桐树,给人生命的热情。路灯的光透过叶子间的缝隙,洒落在地上,点点滴滴,宛若盛开着的淡黄色小花。或许,爱上一个城市就是那么简单的几眼,就是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却注定了永恒。

夜晚,我终于站在了秦淮河畔,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秦淮河是南京第一大河,有内河外河之分。在我眼前的便是内河,是十里秦淮最繁华的地方。秦淮河古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为了江山永续而命人挖河断龙脉,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秦淮河,更以秦淮八艳的事迹闻名于世。她们容貌娇美,才华横溢,最难能可贵的是个个都具有一颗爱国之心。我倚着桥栏,低头俯视,水波倒映着霓虹,星星点点。月光流泻下来,为她披上柔美的纱衣,伴着晚风,她挥动衣袖,跳一曲《霓裳羽衣》,轻舞飞扬,艳惊四座。听,那是秦淮八艳的琵琶声吗?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婉转而哀怨。我想象着,在一千多年前,一位江南的女子,身披纱羽,手握团扇,站在河畔,托腮静思,那是一幅多么秀美的画面啊。

乌衣巷就在秦淮河岸的不远处,文德桥南面。“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那曾经繁华似锦,富贵已极的王谢两家,如今也只能落下游人的感慨和叹息,而那旧时堂前的燕子呢?是不是停留在了寻常百姓家?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真想看一看,千金小姐怎样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如何过那种深居简出,待字闺中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在后花园,无人时,私语着:“良辰美景奈何天”?

第二天下午,来到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陵墓,至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刚一走进陵园,便被古老而沧桑的城墙吸引住了目光。抬头仰望,那被历史和时光用青苔覆盖了的青砖条石,虽然有些落寞,却依然能够显示出那曾经的辉煌和荣耀,有那么一种力量,震慑人心。平民皇帝朱元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铸就了一个新的王朝,令人肃然起敬。走在古城楼上,轻抚着饱经沧桑的城墙,望着天边迷蒙的雾气,我感觉仿佛跨越了千古的云烟,听到了催人奋进的战鼓,看见了勇往直前的铁骑。站在城楼上,向北眺望,便是“宝顶”,即朱元璋与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四周是用条石砌成的石壁,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地宫四周树木苍翠,松涛阵阵,让人不禁萌发思古之幽情。

苏州

第三天早晨到达苏州,第一站是寒山寺。寺院的围墙是醒目的黄色,院里很安静,走进这里,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虔诚。寒山寺正殿是大雄宝殿,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寒山寺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漫步寺院中,感受着浓郁的佛家文化。晨曦的钟声,一阵阵传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走出院门,就会看见枫桥,枫桥古朴典雅,横位于古运河之上。我想起了张继曾经夜泊时的感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今,诗人早已经驾鹤远去,只留下这首诗和那一缕缕忧愁让后人品味和感叹。

下午来到苏州第一园林—拙政园,它是由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修建的,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而得名。园内的景致真可谓人间仙境,如梦如幻。亭台轩榭的建造,古法古风,巧夺天工。各种珍奇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东园之中,看过了天泉亭,缀云峰,我来到了芙蓉榭,只听这名字就感觉好美。榭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之上,好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含羞地望着池中大朵盛开的荷花。走累了,坐在精致古朴的回廊里休息,眼睛却一刻也闲不下来,湖中的睡莲,温柔而娇美,一对鸳鸯在戏水,感受着美好的春光,享受着神仙也羡慕的欢乐。想起一首歌的歌词:“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用这句歌词来表达我的感受再合适不过了。再到中园,游览了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书卷式的砖额,造型别致。坞内繁花似锦,那种美,犹如小家碧玉之娇羞。好想在这里安静地读书,享受这清雅幽静的氛围。我漫步园中,眼中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来到一处廊桥,朱红色的桥栏倒映水中,宛若一道天边的彩虹。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叫小飞虹。从这桥上走过,似乎从那天边的彩虹之上踏过,飘飘欲仙。向前走着,眼前出现了一座轩,轩前一泓清水,里面荷花竞相绽放,池边植有芭蕉、翠竹。走近了,看见这轩的名字:听雨轩。据说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一番韵味。来到西园,便被一座别致的小亭吸引住了目光,小亭呈扇形,依水而建。因苏东坡有词云:“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而得名“与谁同坐轩”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小坐歇息,都可以看到无尽的美景。拙政园的美,在我看来无法形容得惟妙惟肖。诗,虽可以传达美妙的感受,却不免抽象,而画虽能够把美景跃然纸上,却又少了那一股子灵气。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那种“花草下温柔醉人,轩榭中笑语生春”的独特韵味。

前往江南第一水乡--周庄的早晨,我穿上了那件棉布旗袍。江南之行,我最盼望的就是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就要去往梦里水乡了,笑容一直在我的唇边绽放。在路上的时候,天空开始飘起了如丝的细雨,真是天公作美,烟雨濛濛的水乡,会有一种缠绵的诗情,柔美的画意,心,会不会一醉便不再醒来?终于和期盼已久的江南水乡会面了,小镇的中间是一条河,沿岸的民居依水势而建,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水乡自然少不了桥,太平桥、福洪桥、贞丰桥、富安桥、双桥,蕴含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有着各具特色之美。撑着伞,穿着旗袍,脚步自然变得轻盈起来。身历其境。我不觉感到自己也有了几分江南女子的秀美。想着终于做了一回江南的女子,我微笑起来,感觉笑靥里也盛满了娇羞柔美的情态。来到双桥,我细读简介:双桥是由世德桥和永安桥联袂而成,形状就如同古代的钥匙,所以又称为钥匙桥。双桥及沿河建筑代表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最完美的建筑格局,被世人称著。走上桥来,水乡的景色尽收眼底,濛濛的细雨,滴落在河面上,涌起点点涟漪,一波一波,荡漾起心中最温柔的情怀。过桥,到了周庄文化街,街道用青石铺路,两边是一家家店铺,荟萃了各种传统文化。有饭庄、茶馆、药铺、打铁铺,还有纺棉花的、编竹器的、捏面人儿的、卖字画的……我走进一间古朴的茶馆,听当地人讲,“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因为阿婆茶里能够品出水乡古镇的独特韵味。要一壶阿婆茶,我细细品味,一股暖意涌上心头,这茶浓,却比不过水乡的情浓。忽然之间我心中有一种感动,好想就在这里住下,抛开世间的烦躁与喧嚣,一辈子伴着小桥流水,安静从容地生活。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我的故乡   下一篇 赏花时节饮“花酒”
随机推荐文章
·总要有一些错过,才能得到最好的相
·学会适时偷点懒
·最芬芳的花朵
·最好的关系不是每天都见
·生活,我是不是要求太高
·走在前头的人,别忘了等一等
·在缘分的天空里游戏人生
·相处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需要让彼此独立一些
·那只受伤的小猴子
·“坏”女人与乖乖女的最大差异
·用微笑感染别人,用正能量感恩生活
·缘来缘去,总有人在念念不忘里走散
·活成一个正能量的人
·将我的思念,轻轻留在你枕上
·微笑,要留给对你好的人
·生命不曾辜负我
·劳动的乡亲
·最好的礼物
·再读《围城》
·一路上,你依然牵着我的手
·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
·因为有你,所以我不需要勇敢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