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清风 |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3-13 11:56:00 阅读:2 |
篇一:清风拂过你的发,一起看世间繁华 清风徐徐,流水潺潺,想过去曾经,看来世今生。 ——题记 阳光高照,艳阳天;山林茂密,清风许;流水不停,花曾落?时光无情,伊人去。 梦中与你相遇,长发以及腰,依依不肯醒去。满山花海有你的足迹,金色麦田,有你留下的身影。再好的时光,是曾经;再艳丽的花,也已凋落;再美好的事,也会悄悄随着时间尘封在你记忆的阁楼关上。 雨后的彩虹就如同你伤心过后再度坚强起的笑容,风铃的美妙乐曲就如同你唱歌时那曼妙的声音。 身醉柳堤,人眠烟雨,只欲携手乘风归去…… 不是时光太残忍,只怪时光不留人。花开花落,生长规律;春夏秋冬,只是时间留给我们的厚礼;生死离别,只是岁月给我们的订购的完美葬礼。 雨落纷纷,静待花的绽放。 你离别时,我流泪;我流的泪,谁可知?自从那时漆黑一片,天涯如此之大,再寻知己,已是待劳。 用你的血来浇我的心,再也看不见你秀长的丝发在风中飞舞,独享世间繁华,不是威武,而是一丝丝剪不断的想念! 篇二:清风有情 昨夜点烛读狐,好想自己能化作一只千年玉狐,于勾栏之间,于墙垣之间,于屏幔之间,看见自己心爱的人。 ──摘自仙株日记 埋葬了婆婆玉兰,便是冬天了。那是九二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天空好像凝结着许多冰块,却没有一场雪。仙株搬进了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小屋,她将窗户涂成暗红色,并挂了一条湖蓝底白玉兰花的窗帘,仙株整天蜗居其中,偶尔读读书,更多的时候则是呆呆地坐着。日影西移,仙株就在那浅浅的光芒中看那些碎尘。(散文网 ) 少女时代的仙株喜欢在细微而又沁人心脾的花香下读书。大学时,她念了中文,她甚至想考当代文学的研究生。可秀良不让。跟秀良到底怎么认识的呢?仙株早已忘记。她只记得别人把她和秀良往一块介绍时,她恍惚记起中学时曾有过一个叫吉秀良的同学,而憨厚朴拙的秀良在那天一下子就认出了她,半年后,她成了他的妻子。这就是缘份吧?读的书越多,仙株就越不相信爱情,就连她的婚姻,又有几分是爱情的结果呢…… 仙株结婚那天,婆婆玉兰仿佛弥勒佛般一直笑着。她矮小的身躯和一颗烫得乱篷篷的头在人群中很扎眼。仙株看着婆婆玉兰那天真而衰老的笑,不禁心惊肉跳。伤害一个久经沧桑而依然相信真情的女人,也许比伤害一个稚气单纯的心灵更不可饶恕。直到现在,仙株也不愿回忆迎亲那天的细枝末节,她机械地随人摆布,心里万念俱灰。因为惊悸,因为心虚,她更觉得漏洞百出。等到宾客散尽,等到婆婆玉兰那张刻着笑容的脸隐进另一扇门里,她才长出了一口气。秀良伸出手,在她脸上捏了一把,说:“累了吧?”整个夜晚,仙株都是在迎合秀良,仿佛是保持婚礼的最后一个阶段不出差错一样。秀良是精明的,却也是童男子的精明,他更喜欢羞涩的含羞草。秀良满意而卧时,仙株在枕畔上不禁嘤嘤而泣,她捧起秀良汗津津的脸,细细地端详,心里百味俱生。既然身边睡着的是这样一个男人,那这个男人就将是她一生的依靠。 半个月后,秀良归队。家里就只有婆婆玉兰和她。婆婆是个丑女人,老了就更丑,又不爱打扮。仙株从不以貌取人,却也不喜欢她。她只是一味地洗衣做饭,常常半天不说话,也没什么业余爱好,甚至不看电视。她行动迟缓,举止呆笨,整个人毫无生气。那是仙株婚后快一年的一天吧,仙株亲眼见婆婆玉兰招待一位老家来的客人,那手足无措、团团乱转的模样令仙株不禁想笑。那位客人却是随和的,自己搬了张凳子就坐下了。仙株因为看到两位老人要叙叙旧的样子,便出去了。待到回来时,霞低云矮,已是黄昏了。进了门,就见婆婆玉兰慌忙抬起双眼,随之眼睛又盯住自己的膝盖,好像哭过的样子。仙株有点吃惊,想那客人定是与婆婆有非同一般的关系。这样一想,便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那位客人,他大约五十多岁年纪,头发还很黑,衣着朴素干净,只是五官生得挤了些。客人留宿了。晚上,仙株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外面墨一般漆黑的夜空,心里怅怅地。不知那远方的男人是否也在想自己?想着,想着,那男人的脸竟换了另一张面孔,手低低地抵在她柔软的下鄂上…… 第二天下班时,仙株顺便到邮局发了封信。秀良在部队,部队的电话又特别难打,还是发信容易些。仙株没写什么,只说一切都好、顺利、平安。仙株回家时,正碰见一个人。那个人显然在等她,待她走近,就用一双饱含了愤怒的眼睛盯住她:“曾仙株,你为什么不守诺言?”仙株打了个颤,抱紧了双肩。那人扳住了仙株的车龙头,脸色柔和下来:“我知道我们没有希望。我昨天回来时就看见了你,我对自己说,别去跟她说话了,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可今天,我又管不住自己了。仙株,就算只是一场梦,你给我一个结束,行不行?”那人顿住了。仙株的头下意识地摇着,她猛地扳过了车龙头,骑车走了。走不多远,仙株忽然想到,不能就这样走了,他去家里找她怎么办?仙株调转车头,停在怔怔地男人面前,仙株觉得自己的喉咙发哑,可那些话又必须说,她只觉得每一个吐出来的字都是在喋血:“你不要到家里找我。”那男人的眼里闪出两簇火苗:“我们找时间聊聊,好不好?”仙株顿了顿,说:“不如这样吧,我们明晚一起看场电影吧。”仙株看男人点了头,骑车走了。 那男人的手曾像蜿蜒爬行的蛇般在仙株粉色睡衣下的胴体上游曳,仙株那一刻充满献身的绝望,她闭紧了眼,咬着一绺青丝,身体微微发颤。她等待着,却等到两声响亮的耳刮声,她睁开眼,见男人双手捧脸,那脸已扭曲:“我不能,我不能夺走秀良心爱的女人!”仙株只觉得浑身冰冷,她闭上眼开始流泪,是为那无可逃脱的悲剧。她要把自己的童贞留给做自己丈夫的那个人。她开始穿衣。生活不是琼瑶小说,若是,她可以解除与秀良的婚约,与眼前这个男人并蒂鸳鸯。若是,这个男人也可以只单纯地考虑与她的爱,而忽略与秀良的堂兄弟关系,哪怕,秀良一家对他有再造之恩。 仙株到秀良家吃订婚宴时,是秀良的婶子来陪席的。秀良的婶子微胖,眼睛不大却很精神。宴席进行到一半,帘子一掀,进来一个身材高大、英俊挺拔的男人,那就是秀辰。秀辰看到仙株愣了一下,可马上就恢复了自然:“有客啊?”秀良的婶子说话了:“秀辰,你刚回来呀,今儿个你秀良哥的女朋友来家玩儿,你没什么事到厨房帮帮忙。”秀辰应了一声就出去。仙株低下头,又听见那老太太说:“这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秀辰,以前在文化馆,嫌挣钱少,下海了。” 仙株莫名地心跳,她暗忖,堂兄弟二人,外貌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她未来的丈夫只有中等个头,精瘦,两腮无肉,却长了一副大耳。仙株自度自己并非貌若天仙,却也并不难看,找来找去,找了这么个丈夫,也是很有些无奈的。毕竟,她已是三十二岁的大龄女青年了。她让自己平静下来,全神贯注地应付那些说过来的话和夹过来的菜。秀良和秀辰后来都入席了,秀辰在席间谈笑生风,如鱼得水,秀良却只是看她的脸色,有些没底似的不安。 婚就这样订下来了。半年后,也果真结婚了。没人知道这半年时间里发生过什么事。仙株自己想来,都觉得恍如一梦。第二次见面是在暑期举办的书画培训班里,她想不到老师居然就是吉秀辰。四目乍一相对的时刻,他们都感到了彼此的惊讶和兴奋。秀辰的课讲得很棒,这源自于他良好的艺术素养。仙株怀着钦敬默默地听他讲课。下课后,仙株在校门口碰到了秀辰,秀辰微笑着要求与她同行,她同意了。短短的十几分钟的路程他们走了足有半个小时,分手时,仙株感到内心隐隐的不舍。之后,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吃饭。培训快结束时,他们这个班搞了个小小的联欢舞会,当秀辰将手伸向她,与她一起滑向舞池时,她抬眼正看到秀辰朗星般的眼睛正深深地盯着她。仙株的心升上来又坠下去了,为什么要这样相遇呢?为什么?三十二岁的曾仙株已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而他激情下的落寞也时时刺伤着她,同样,难道他还有选择的权利吗? 仙株常想,如果,如果那个月华如水的夜晚,她真的与秀辰……,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也许,她真的会随秀辰流浪到一个南方城市,秀辰和她,也将是最幸福的一对。那个夜晚之后的第三天,秀辰带了一副毅然决然的神情来找她,问她愿不愿意跟他走。一个好像等待许久又好像突然至极的问题!“那不就是私奔么?”仙株说。“是,又怎么样?”秀辰坐在他对面。“那你还是伤害了你的哥哥。”“最起码,我们不是在他眼皮底下伤害他。”仙株静静地坐着,忽然觉得很坦然。如果为了爱,为什么不呢?她慢慢地点了点头。 紧张与负疚是避不可免的,捱过了最初的漠然和貌似平静,她就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闹起病来,先是头疼,后是胃疼。她知道病根是在这个不知是对是错、是福是祸的约定上面。与秀辰相携天涯的浪漫幻想婴粟般地引诱着她,她奇怪三十二岁的女人了,居然还梦想着与白马王子一道策马驱鞭,行走天涯。那天是个星期天,人很多,天气很不好,阴沉沉的、病恹恹的。仙株说不清自己是怎么走到汽车站的,像作贼似的,唯恐被人当场戳穿。跟学校请了两个月的假,教务处长问有什么事时,她差点红了脸,说,有个亲戚在外地,病了,要人照顾。上了汽车,她发现她的一位女同事在车厢里冲她笑,怀里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女同事健谈,逮住她就跟她絮絮地聊起来,聊丈夫、聊孩子。仙株强打精神,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最后,女同事说:“女人哪,就是这么一辈子。”仙株在那一刻忽然觉得自己这样是离经叛道,是亲自扼杀了自己作为一个平凡女人的最后一点希望和幸福,而不是大胆追求什么爱情,与秀辰那样,算是爱情么?那一刻传统意识的回归使仙株又回复到那个曾经的曾仙株。她没有下车,在车厢里闷头坐着,偶尔瞟一眼窗外,希望看到秀辰,又怕秀辰看到她。那短短的十几分钟,仙株真真切切地感到命运的悠然而至又悠然离去。是的,这就是命运。等到那辆公交车调转头往回开,仙株捂住眼,心里抽搐般地疼。她忽然想起几名庸常的话: 我们本来不该相识的,却相识了 我们本来不该相爱的,却相爱了 我们本来不该分手的,却分手了 这世上有太多的不该…… 秀辰在车站像一头长颈鹿摇晃着头寻找她的样子,仙株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而现在,秀辰又回来了。仙株只当从此不会再见他。结婚那天,收到秀辰寄自海南的贺礼和一张贺卡,贺卡上只有两名话:仙株寂寞因高远,清风有情是知音。这联没人会懂,大家都笑他习性不改,故弄风雅。只有仙株黯然神伤,是知音又怎么样?仙株伸开手,她只想把握住实实在在的东西,像婚姻,怎么说也给了她一个家,而那虚无缥渺的爱情又能给她什么?人终究是不能脱离故土和观念而单独存在的。仙株已经进了胡同,脑子里却还在乱糟糟地翻涌着那些如烟往事。 仙株临走时,对婆婆玉兰说,晚上有教研活动,就不回来了。婆婆点了点头。 电影偏偏是部外国影片。外国影片自然开放些。仙株看着看着就开始不安了,最后,竟涨红了脸。秀辰也同样不安着,他的手越过两个并排的椅把,在仙株那小小的世界里空洞地微张着,仙株察觉到那只手的侵犯,却也不好理会,只作不知。抽个空子,那只手就握住了仙株一只绵软的小手。仙株不敢看他,只悄悄地用力挣脱,那只手却像个网,越挣倒越紧了。仙株正不知所措时,在她前几排站起两个人来,那两人越过重重障碍,磕磕绊绊要退场。仙株只瞟了一眼,心里就有些惊讶,那个女人真像她婆婆。及至那一男一女人从仙株这排走过,仙株才看明白,原来真是她婆婆与那老家来的客人。仙株在吉家快一年了,从未见婆婆看过电影,况且与一位男人一起看电影。仙株下意识地站起来,跟了出去,秀辰也随着跟了出来。那天初八,只有一小瓣上弦月,加上有蓝灰的云,那夜色就很模糊。前边的两个人走得极慢,仙株和秀辰就跟一段,在树影下蹲一段。大约有三刻钟的时间,两位老人才到达目的地,也就是吉家。进院以后,婆婆玉兰还将脑袋从门框里伸出来,左右看了看,才将门“砰”地碰上了。仙株和秀辰互相望了望,贴着墙壁在黑暗中伫立。只一会儿,婆婆屋里的灯就灭了。仙株掏出钥匙,将锁打开,二人进了院,他们趴在窗棂下,听见婆婆玉兰那低低地啜泣声:“……二十年了,二十年了呀,我不晓得还会有这一天,良儿已经娶了亲,我也没什么顾虑了,只可惜我们都老了,这辈子就这样完了……” 仙株逃也似地离了这个院落。想不到被街坊邻居立了口头牌坊的婆婆也有私情。仙株回到宿舍,才发现秀辰也跟来了。仙株跌坐在床上,心里一阵阵冷笑。秀辰燃了一颗烟,说:“大妈这样,也是情有可原的。”仙株看了他一眼,忽然觉得自己和他都很可怜,秀辰在那一刻,扔了烟蒂,双臂去拥仙株,仙株一下子栽倒在他怀里。他的唇印在她额上。她像做梦一样,恍惚看到少女时代天真无邪的她。她一下子挣脱了秀辰,一双泪眼望着他:“我们可以这样么?可以么?……”秀辰怔怔地,一双手停在半空,忽然他大叫了一声:“你做你的贞妇吧,你会后悔的。”仙株听到门“砰”地一声,才恍惚回过神来。走了,他走了。仙株在那一刻全面崩溃。 或者,秀辰只能做她柏拉图似的情人了。仙株也后悔,后悔自己太传统,太冥顽不化,可第二天早晨阳光晒在她一夜未眠的眼睛上时,她倒觉得这是必然的了。万物都有其定势,像她曾仙株,原本就没有出格的胆量的。下班回家,仙株已看不到那老家来的客人,婆婆玉兰说:“你二舅瞧了病,回乡下去了。”仙株应了一声。她瞧婆婆神情落寞、眼神迷离,便愈觉得婆婆不可原谅。从此后,仙株同婆婆玉兰间的话就更少了。有时候,仙株也觉得两个寂寞的女人是不应该如此恪守孤单的,况且她们是婆媳,可仙株就是不愿跟婆婆说话。婆婆玉兰毫无觉察地洗衣做饭,好像已经不会干别的了。 仙株的夜晚是最难熬的,好像进入睡眠是一件极难把握的事情。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呀,仙株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看看表,已经是后半夜。好像耶达列夫讲过一句话:月亮并非照耀每一个人。是呵,月亮并不照耀她,也不会照耀她可厌而可怜的婆婆玉兰。朦胧间,竟从婆婆屋传出压抑的抽噎声。仙株忽然觉得自己也很想哭。她们有着多么相似的命运!她起身想到婆婆玉兰的屋里看看,走到门口,又踅回来了,这么长时间,她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客气和冷漠,这样做,不是要吓着她么? 收到秀良的回信是一个月后了,因为是家信,仙株就拿给婆婆玉兰一起看。婆婆看了信,就有些泪眼婆娑了。仙株这才发现婆婆的脸色很不好。她在当天下班的路上,买了只鸡,准备给婆婆补身体。进了屋,却见婆婆蒙着被子躺在床上。仙株赶紧给婆婆试体温,39℃!婆婆在床上说话了:“你打电报把秀良叫回来,你跟他说,我不行了。”仙株一愣:“怎么能这样说呢?你不过是发烧!”婆婆玉兰却用不可置疑的口气说:“就这样说,我真的要去找他爸了,我心里清楚。”仙株只当婆婆一时糊涂,也没在意。第二天,婆婆见了仙株就问:“打电报了吗?”仙株一笑:“你别自个吓唬自个了,发烧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婆婆火了:“你怎么一点都没良心,这么点愿望,都不肯满足我?”仙株赌气立马到邮局拍了“母病危,速归”的电报给秀良。 秀良回来时,婆婆玉兰的烧早退了,精神却不好,嘴里总是念念有词,也不肯起床。秀良避开母亲,悄悄问仙株:“妈这是怎么了?疯疯癫癫的。”仙株摇头,秀良遵照母亲的吩咐在她的病榻旁支了个床,开始日夜陪伴母亲。 那是个绝好的月圆之夜。仙株到婆婆屋里呆了会儿,见婆婆神色有些好转,是病后最好的气色了。她回到自己屋里,躺在床上。一会儿,她听见婆婆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说话声:“……你爸在阴曹地府催我上路哪,我也不想这么早死,可他已不容我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了……是我对不起你爸……是我对不起你爸呀……” 仙株悚然心惊。那一刻,她终于明白,婆婆玉兰其实和自己一样,有着同样脆弱和坚闭的灵魂。 婆婆玉兰死于十七天后。没有人真正明白她的死因。葬礼很隆重,亲戚、朋友,连老家不大见面的族人也照死者的意愿通知到了。下葬时,一位迟到的吊唁人急急地赶来,手里捧着一束白玉兰花,他“噗嗵”一声下跪时,仙株禁不住朝秀辰望了一眼,秀辰也正望着她。 碎尘迷迷地浮在她的眼前。孤独的仙株在霞光一点点消退的冬天的黄昏里,掉下两滴泪来,婆婆玉兰的影子就模糊了。 篇三:清风之子 我的父亲本是苦命人。爷爷后妻儿子。不幸遗传人间 。算命人说:父亲若活必有大劫,还得有人赎劫!啊? 父亲终于得救了!父亲便是一场风,一场狂风。吹醒我的命运。吹来远方的我。我是远方一条被缚于十字架上的青蛇。谢谢你。父亲,我因你而得救。脱离千年的缠绕。父亲。啊。儿帮你赎劫吧。赎你的前世的罪吧!儿本罪人,儿的罪。你的劫。儿一起赎了。以报答几十年的养育之恩。父亲是一场风。一场清风。 我是清风之子。父亲是风神。我是风神之子。啊。父亲。你可知道儿千年的罪。千年的泪。儿的错。儿。哪有这样一个罪恶之家。儿命苦。儿心碎。可是儿已认命。一定赎了你前世我前世。儿今世的最罪。你能安祥度过晚年。 儿舍弃一切。儿的花儿。也枯萎。花儿。对不起。青蛇辜负你千年的诺言。你找个更爱你的人。谁叫我是清风之子。我不配爱。再见吧。父亲。我的父亲。 篇四:幻-清风 总是在幻想,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也许只有当自己跌倒了,站起来,有人再给你一巴掌,才隐约认识到自己是谁,该往何方? 纸鹤虽然不能飞上天,至少它们在原地仍不忘展翅,也许真的觉得遨不遨翔天空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珍惜眼前,能拥有的,能改变的,只有眼前。学会放下与舍弃,不要为昨日懊悔,逝去的一切只能徒增伤痛,回忆即便是美好的,也不可能再拥有曾经的乐趣;不要憧憬明日的美好,自己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是悲是喜,一切都是未知;而眼前拥有的,不管酸甜苦辣都是一份美餐,等待着我们品尝。 说笑着面对的人往往是哭着离去,笑着面对的人总是存在着幻想,幻想着美好;而当生活把自己伤得体无完肤,身心疲惫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面对的生活考验,紧张和无知往往会使我们干出很多蠢事,每当事后思之,才发现自己愚蠢之极,以后断然不敢夸耀自己聪明。 人总是经历挫折才会成长,或许泪水才能浇醒心中的花儿,而想绽放就必须接受水深火热的考验了。 社会并不残酷,我们都是玩家,玩不起就得退出;适者才能生存,人要学会适应环境,环境是不可能适应人的,别人也不可能一味的适应你;相互适应才会和谐。 岁月无情的把我们雕琢,活着至少应该学会奉献,人的一生有很多时间不是为自己而活的,我们总说为自己而活,走自己的路;是要为自己而活,但也必须为别人而活;至少我们必须为父母而活。 世间大爱小爱皆是爱,善待他人,包容面对,总是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不受伤害却不断的在伤害别人,真想问问自己:要一个完整的自己干嘛?难道不能为爱自己的人受一次伤吗?不期望着世界有多么美好,只希望问心无愧。 我发现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舍弃才能得到。 篇五:挽一缕清风,回家 课室,一个半圆硕大的玻璃窗,一个思绪翩跹的我。 微风习习,拂动着我齐腰的直发,也有几缕缭绕在眼帘。往窗外望去,楼下蜿蜒开一条小小的河道,里头的水很安静,安静到似乎没有波痕。他们就这样清浅地托着那几株素淡的睡莲。它们淡淡地开着,有白粉色打着朵儿的,有浅紫色舒缓地半开着的,也有纯白地吐露着素雅的。那几瓣莲叶,圆丢丢地,绕着那几朵莲又漂浮开一个圆来。我可以清晰地看见,那莲梗蘸着墨绿粗粗细细、深深浅浅地伸展着,如此温婉柔和。 已是秋日了,小草儿依旧盈着绿,沿着河道两旁一直铺展延伸开来。绿依旧是画面的主色调,在这片浓密的绿意的包裹下,那片宽阔的湖也莹润着,点蘸着绿意,只不过它绿得更加均匀,就如刚调好的国画原料,清淡着粘稠。 清风拂动,湖面上微波粼粼,倒是徜徉开了我无尽的情思,我总是愿意去相信,这里有一缕微风是我从家里偷偷携来的,或者是它不小心钻进了我的包裹跟了我来。所以每每在他乡羁旅惆怅伤怀的时候,它总会偷偷地跑来,飞舞在我的发髻,在我耳边絮絮私语,那一个个被唤醒的毛孔,正贪婪着汲取着夹杂在风中的温度,一场浓重的阔别重温之感袭上心头。 流转的世事,多少人行囊一背就俨然成了故乡的过客,而那深藏在心底最深处一直不被察觉的情感,只待岁月和时光的烹煮,经年酝酿出一坛浓郁的酒来。这坛酒,不饮则矣,一饮便一发不可收拾。关于故乡的点滴记忆,在脑海决堤,而后汹涌澎湃开来。 湖边的鹅卵石路边安静地放着几张石椅,看着它让我想起了庭院桂花树下的那张经年的石椅,只是家乡的那张似乎要比这张要苍老许多。幼时的我总喜爱围着坐在石椅上的爷爷乱转,爷爷时而抚摸我的头,时而点上一支草烟而后陷入深邃的沉思,似乎永远无法知晓,这片已然浑浊却依旧盈满了慈爱的双眼到底装着什么。后来,时光流转,当某一天爷爷也被卷进记忆之后,我竟是发现自己也爱上了这样的状态。静坐在这里,任由思绪纷飞。那微风,如此轻柔…… 倘若如今回去,那把苍老的石椅,兴许已经长满了青苔了吧? 羁旅漫漫,背着行囊的我们其间不知是穿越了多少条河流,又或者是行走了多少个国度。我们一直在赶路,因为远方有我们想要的美。可是到后来我们才慢慢发现,这条路其实总要比脚长,我们永远无法抵达我们要的远方。 在疲惫里,我们不经意地回首发现,其实最美一直都拥有,那便是我们的故土。这里的一抔抔黄土,一瓣瓣桂花,一滴滴流水都写着属于我们的故事。 走吧,挽上那缕清风,我们回家……
|
|
上一篇 水墨江南 下一篇 秋韵
|
|
|
|
|
|
 |
|
|
 |
随机推荐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