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守住柔情 |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3-13 11:56:00 阅读:2 |
虽然冰冻无语的冬天,可以掩饰一些世俗露骨的事物,但我还是厌它,如无聊的誓言。在我眼里,这个季节自然也虚伪的洋装圣洁。 因此,每年的冬天都过的好压抑,似乎快要被自己的情绪累死,倦的无力,幸好还有几丝可怜的阳光伴着我,不然,我不愿独活。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快些度过这恼人的季节。于是,常念叨雪莱的旧诗:“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借以抚慰脆弱的情感。我盼着春,盼着花开,盼着“鸟鸣山涧中”。 不久,归来的大雁,果然叫亮了整个蓝天,天地间苍茫和寂寞一起飘荡,生命得到了还原。我推开窗,几缕会说话的阳光洒在窗前,青苔青,白云白,鸢鸟飞。我知道春来了,小草也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我冻结的心跟着河中的冰一起消融。鱼跃的时候,我的嘴角盛开了枯萎了一个冬天的微笑。 我惊奇于春的魅力。 我本是个钟于秋的人,是吃水的柔情者,愿守着永不兑现的诺言,去收割十月的荒芜,还要对着夜莺说:“我不悔我的痴情”,只沉迷在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看清照妇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消瘦。原来我自己也瘦的像一首词。尽管如此,我还是保留着另一份情,给春,给新生命爆发的季节。爱秋的人自然也懂得怜春,春天有春天的故事,秋天有秋天的淡然,正如你我都守着自己的心事,等待梦碎梦圆的日子。一样是柔情,我爱秋的成熟,也爱春的活力;爱秋的沧桑,也爱春的甜美;爱秋的清冷,也爱春的温情;这或许是一个五彩却又透明的矛盾体吧!正是这一点,它才迷人,我想。(散文网 ) 所谓“怜春忽至忽去”,因此我珍爱青春,珍爱生命中的一点一滴,我不像那些诗人们在春尽时才叹息询问“谁知春归踪迹”。春天的花,春天的草,春天的缠绵和味道都是生命的真实写照。我愿守着它们,也守着自己的命运,月缺花残的故事,本就有更深的玄机。 常常感动于春,感动于春月的轻快,春日的情意,杨柳依依,更堪春深,折柳送别,不知是泪是雨。伤情总因多情,多情又缘无情。因为春,我们又多了几分柔情,感天撼地,但多情都终将老去,堪怜!我想假使有一天,我也春尽般不可抗拒的死去,那么无论是春还是秋,我都会将自己的一腔柔情遥寄给你,也期盼有孤寂或伤情为自己殉葬。这时,花开的稀疏,冷冷清清的,刚好适合倚在树下读诗、读散文。很早就渴望这样的美景良辰,这已不是柳永所叹宛的虚设,有人愿守着美丽,守着牵牵连连的柔情蜜意。“虽说春天是真/值得迷醉/金刚石样坚硬的信心,不灭的刚强的结晶/在灵魂里转/不经心会火焚/化灰烬/你可甘心?”是的,真真切切,刻骨铭心,清淡的如风,愿冬天塞上落雪,又不愿太浓情,柔柔的,不管你有千般万般的誓言,都飘云般容易散去。守住柔情,不妨在有阳光的日子,享受被爱的幸福。心中有情,所以有诗。有情,更孕育着无尽的清亮句子,无论是镜花还是水月,只要处处留情,处处便春暖花开,风情月白。 我曾读过邹岳汉先生的一首诗“一辈子/生活在浮沉之间/真诚地沉下去/为有分量地浮起来。”我想这首诗是为有情人写的,因为只有守住柔情才有可能去打拼未来,有分量地浮起。
|
|
上一篇 我一人陶醉春风 下一篇 待到樱花烂漫的时候
|
|
|
|
|
|
 |
|
|
 |
随机推荐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