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布鞋它的筋骨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3-13 11:56:00 阅读:1



  小的时候,穿的是妈妈手工做的布鞋,那时能穿上一双上海回力胶鞋觉得特有面子。皮鞋更是不敢想,只有在外工作吃商品粮的人才穿。时光飞逝,时下一双纯手工的布鞋反而成了奢侈品,价格不菲。
  
  做鞋子离不开糊巴壳子。糊巴壳子是布鞋的筋骨,没有这筋骨,鞋子就很软,不但外形不成样子,而且穿不了多久就会软掉了后跟,穿不上脚,鞋子也就废弃了。(sanwen 散文网 )
  
  进入冬至后,妈妈就会根据天气的情况,选几个连晴的好天气,开始准备制作糊巴壳子。妈妈将家里穿坏的旧衣服一件件的拆开,用剪子挑开线缝,剪成手帕大小的布块,一块块的在大腿上铺展开来,再浆洗干净叠好。再从米缸里舀出两碗糯米,倒入家里的石磨,磨了又磨,最后再用一个网眼极细的筛子用心筛过,形成了细细的糯米粉。选一个暖阳高照的日子,在大锅里烧上开水,搅上一盆热米糊。妈妈总是不忘记给我留下一小碗,这小碗米糊里时常还加一点点芝麻和白糖,算是一个特别的零食。一碗普通的米糊就能让我期待很久,幸福很久。
  
  叫爸爸帮忙卸下一块家里的门板,妈妈开始制作糊巴壳子。先用清水将门板刷洗干净,再用刷子糊上厚厚的一层米糊,将浆洗好的布块一张张平铺到门板上。铺好了一层,再刷米糊,开始铺第二层。铺第二层的时候要用布块把第一层的接缝全部压上,这样制作出来的壳子才会更结实耐用。如此类推,直到把所有的布块全部铺完,最后形成了四到五层又厚又硬的大布。经过四到五天的晾晒,几层布被糯米糊牢牢地粘在一起。妈妈用铲子轻轻地从门板上铲下来,得到了一大块浆硬的大厚布,硬挺挺的,这大布就叫糊巴壳子。妈妈小心地将糊巴壳子卷成一个大圆筒,放在柜子里备用。
  
  第二年春节后,地里一时还没有什么活。雨水节气过后到清明播种期间的日子,天老下雨,村里的女人便相邀聚拢做鞋子,说话。妈妈也会同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纳底做鞋,互相交流新式的鞋样,讨教做鞋子技巧。有时还互相交流着使用对方的糊巴壳子。纳底的时候在中间夹上一层硬糊巴壳子,鞋底就不易变形走样。做鞋帮子更是少不得糊巴壳子,它起着修形的作用,如同人的骨骼,没有骨头,人就无法站立和走路。
  
  妈妈一生最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布底鞋,不能见水,见水就烂。我们年幼不知做鞋艰难,尤其是有同伴来邀,有时忘记换下布鞋就跑出去,一脚泥水回来。回家后妈妈会严厉批评,还会将我们的鞋子放在炭炉边烘烤。成年后听到解晓东在《中国娃》里唱道“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看到一则介绍纳底鞋的资料,一只纳底鞋的鞋底接近两千多个针脚,一双就是四千多个针脚。难以想象妈妈是怎样用一根钢针和一根麻线串起这个密密麻麻、错落有致的鞋底。这得花多少功夫,得断多少根钢针,得在手上磨出多少个水泡,才能纳成这一双鞋底呀!
  
  成年后参加了工作,中午时间短无法回家休息。妈妈担心我整天穿皮鞋不养脚,尽管年近花甲,坚持用两年时间给我做了一双千层底鞋子,让我上班的时候换着穿。每当穿着这双鞋,就如同妈妈陪伴在身边,一份爱永远地在支持我,时时叮嘱我要立得正,行得端。妈妈常说:鞋子离开了糊巴壳子,便没有筋骨,鞋子就没了精神。人也一样,若没有几两硬骨头,就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上一篇 唯有荷花池   下一篇 桂花香
随机推荐文章
·在岁月的年轮里
·只愿岁月安好
·如歌的年华里
·还我静好如初,许我一笔红豆缘
·最初想要的结果
·不言放弃
·原来只有等待
·五彩斑斓的秋天
·记忆中的它
·流浪流浪至远方,为了一生的梦想
·像花儿一样绽放
·那一场梦中的花好月圆
·温润岁月,清浅静好
·平凡人的真爱
·不可缺少的享受
·距离需要等待
·唯与你共勉
·那个懂你的人
·那是你喜欢吃的梨
·千回百转的梦,千回百转的等待
·谢谢你给我带来的
·一场秋雨一场凉
·人生总会有困难
·在时间隧道,你我行走匆匆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