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浙溪书院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3-13 11:56:00 阅读:1



  这些年来,去过很多地方,书院,却只去过衡阳的石鼓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场所,一直极为仰慕。早上,偶然得知这里有一个书院,没想到,这座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小古镇,居然藏着一个年代久远的书院——浙溪书院,且就位于我们这两日讲课的富乐一中校园内。闻之,甚是惊喜。
  
  今天下午讲完课后就要离开富乐,赶往下一个培训点,因此,趁着中午休息时间,进修学校的吴茂兴老师带我们去了浙溪书院。走过一小段泥沙土路,经过几株正灼灼盛放的梅树,便到了书院脚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十几级石台阶,台痕斑杂,石条的缝隙间倔强地冒出三两茎瘦小的绿草。抬头仰望,一座赭红墙体青色小瓦的院落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颇有气势,想必,这就是浙溪书院了吧?
  
  我们正准备拾级而上,旁边一位正在烤太阳的老教师指着石阶旁的两个石墩说,这是古迹,有二百多年历史了呢。
  
  我停下脚步,细细打量。石墩成鼓形,下面雕刻饱满的莲花瓣,栩栩如生,分立石阶两旁。凝视着洒满阳光的石墩,突然想起了日本诗人、书法家会津八一博士的一首绝唱:
  
  大寺院的圆柱
  
  将月影踩在地面上
  
  二百多年来,这两个莲花鼓形大石墩,就这么披着日光,踩着月色,忍受着风霜雨雪的侵蚀,静静地守护着古老的浙溪书院。
  
  浙溪书院建于辛巳年,距今已有255年了,是罗平县两个书院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个。还有一个书院叫什么名字,原址在哪儿,问了同行的几人,谁也不知道。(散文网  ) 
  
  富乐,罗平县最北端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小古镇,在明末清初时期极其繁荣,来自五湖四海的十万余客商、民工等云集于此,连法国的传教士司铎都不远万里跋涉到此。当时,制革、制醋、制衣,铜器、银器、铁器等百业兴旺,各种手工作坊、会馆、教堂也就纷纷建立了。
  
  富乐民众除了经商,还特别重视教育。于是,清乾隆年间,浙溪书院开办了。
  
  此时,冬日午后煦暖的阳光恣意倾洒下来,漫过苍苔点点的灰色小瓦,漫过暗红的墙面,漫过斑驳的门窗,漫过刻满岁月痕迹的残缺石碑,漫过株株或荣或枯的草木……整个书院沐浴在温暖的冬阳里,显得格外肃穆静谧。
  
  院子里,几棵历经了百年风雨的挺拔的古树仍生机盎然枝叶浓绿,由院子中间的一条石板路走上几级台阶,便是书院的讲堂。而今,书院已失去了昔日的功能,讲堂暗红的木门紧闭,一把铜锁斜斜地挂在那里。门楣上方书“浙溪书院”四字,门上一副对联特别引人注目:
  
  读书面对圣贤当知所学何事
  
  立志胸存社稷但求无愧于心
  
  心中默默诵读数遍。两百多年前,是谁开办了浙溪书院,是谁在此授课,又是谁撰写了这副意蕴深远的对联呢?
  
  静静伫立书院良久,但见天青云白,四周红墙肃然,院里草木蓊郁,一株低矮灌木枝条旁逸,斜靠于长满暗绿青苔的残碑,在暖阳里慵懒睡去,说不出的安心。
  
  恍惚间,耳畔隐隐传来了百年前琅琅的书声。只听得“吱嘎”一声,书院讲堂的木门由内缓缓推开,走出来一位须发皆白、青衫飘飘的老先生……

上一篇 青蒿,我为你感动着   下一篇 细雨如梭
随机推荐文章
·用一颗感恩的心走过岁月
·开在眉梢,美在云端
·我的生活明媚不忧伤
·试着去改变一下自己
·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
·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
·做個溫暖又明媚的女子
·三月,美终会遇见美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只要适合你,就是幸福
·人生路上,何去何从
·人生最大的成功
·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容易
·只要我微笑着面对生活
·有些相遇是美好的
·在这一生中,我有幸遇见你
·千般情怀,独自承受
·落花的季节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一辈子的缘分
·时间煮雨,人生浅笑嫣然
·微笑和快乐的春天
·童话里的世界
·在诗歌中徜徉
·生活是自己的,不要活在别人的言行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