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湘西的路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4-12 14:52:00 阅读:1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湘西的路应是很多万年以前就有的,那时候的土著先民们以原始的方式穿行在大山和丛林之间,顽强、坚韧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条汗与泪浸润的道路。这路蜿蜒在一件件苍老的文物里,曲折在一座座无名的古墓中。虽然,这路没有史书的记载,但它确确实实镌刻在人类历史的深处。

里耶秦简的出土,无疑是湘西的路在文字中最早的见证,一片片简牍以平地惊雷之势攻破了湘西原是不毛之地的说法。几个小小的平常的枯井,把湘西的路引向一个令人浮想翩翩的无限的空间,这是湘西人不可替代的骄傲。在虚幻的世界里,沿着这条路,可以见证湘西先民们生活的喜怒哀乐。

而在现实中,湘西的路是从山寨里的小径开始的。那些或石板或泥巴的小径是山寨的脉管,从这座房檐下开始,连接到那座屋角,拐一个弯又伸至另一方阶檐,就这样七弯八拐地把一个散落在大山深处沟沟岔岔之间的房屋结构成了能够称之为寨子的整体。于是,这寨子便有了灵魂,有了生气。沿着这小径,就走出了亲情,走出了一个个有滋有味的日子。

寨子的小径最终会归拢来,形成几条出寨的小路。它们伸向田间地头,爬上高坡陡岭,走进更远的村寨,与青山绿水相融,织成一个美丽的湘西。然后,再分支发岔蓬勃至山外远远的世界。尽管这路是如蛇般蜿蜒的,尽管这路是被芭茅草遮盖得若隐若现,但也能为走在路上的人们无端地勾勒出许多五彩缤纷的暇想。因为这暇想,有的人走出去了又不得不走回来,皈依自己这因路而连接的故乡的尽头;因为这暇想,有的人走出去了不再回来,但这路会始终横亘在心底,在岁月的浇灌下萌芽成一线或淡或浓的乡愁。

拥有了这乡愁的人,就如我一样,一定是走过了都市的大道、飞过了天空的航线、趟过了大海的行程。这些路漫长得没有尽头,宽阔得了无边际,却不如湘西故乡的路让人走得稳健而扎实。就是离得再远,那路也像带血的脐带,紧紧地连着心灵的另一头,割不断,舍不弃。( 文章阅读网: )

因为这割不断,因为这舍不弃,湘西的路便会伴随着人生把岁月走长,把思念走远,把出走和回归走成重合的一点形成各式各样的圆。

湘西的路也穿透时间的隧道,跨越空间的距离,贴近时代的脉搏,振动着岁月的强音。

它爬上矮寨坡,开通八年抗战中西南大后方的唯一陆路大道,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维系中华民族命运的生命线,以三十多个弯道和一座大山立交桥描绘了一幅公路奇观。

它鼓舞十八湾精神,让五十多个村民为改变以绳索和天梯为路的艰辛,住进石洞一百多天在悬崖陡坎上凿出一条致富路。

它翻山过水,构建常吉高速、张花高速、吉茶高速、吉怀高速,以多于解放初近百倍的里程勾画了湘西现代的交通网络。

它走进宋祖英的歌里,以“画里弯出石板路,伸向海角和天涯”的意境谱写游子们对湘西故乡的拳拳思念。

在这诸多的路中,最让我无法舍弃的,却是从古丈小城通向吉首州府的公路。也许是这条路走得太多,也许是这条路承载了青春和理想,或也许有其它的什么原因,我不知道也无法如考古一样的去细究。但这条路,从来都没有从心底里淡出,它始终抚慰着记忆,妆点着梦想。

最初走过那条原叫省道1828的路的时间我已是记不起了,记忆中只有一九九三年从林场调至路边的默戎镇工作上任时的情景。那天,有小雨飞洒。车在路上坎坷地奔驰,路在山岭之间时有时无地穿插,雾已模糊了四周的风景。虽然我走过许多林间公路的窄小与艰险,翻越牛角山时,原本新鲜的情绪还是一下子就丢失了,路,过多的曲拆与蜿蜒把忐忑不安鼓荡得很饱满。

那时,我想不到,还有比我更狼狈的人和事。两年之后,我从县城接一个省里来的工作队。那也是有雾的天气,车开出县城不到十公里,五十几岁的老师傅竟然被路的惊险吓得不敢前进了。同行的没有人会开车,无奈之下,师傅叫所有的人下了车,他一个人开了十几米再下车走十几米看一看路又开车。十几华里的路,他开着车走了近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后累得连话也懒得说了。

后来,在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与颠簸中,我逐渐适应了这条路的曲拆与蜿蜒。岁月这本书,也把我从小青年翻到了一个孩子父亲的那一页。

一九九八年,1828线要改建成二级公路,我被抽调至指挥部负责默戎镇路段的协调工作。那近四年的日子是艰辛的,却又充实得令人激动。许多的人,许多的事现在想来都鲜活如昨。

1828线的改建,除了工程款,征地拆迁的资金都需要地方政府配套。古丈县发动了两次自愿捐款,因为对一条好路的渴望,很多人都踊跃地捐了款。开工那天是12月1日,我站在牛角山顶上,望着远山的层叠起伏,心潮澎湃,最后用自己稚嫩的笔写了一首题为《希望之路》的散文诗。

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有的钱还浸着油星,那是老太太从炸灯盏窝的油锅里一个个黄灿灿捞出来的,捞了好多餐风饮雨的日子;有的钱还新崭崭的,那是刚从存折上取下来,取下积攒了好几个寒暑的儿子未来的婚礼或女儿的嫁妆;……浓浓的眷恋里,绽放人民所有的希望。你、我、他,把生命握紧,淋漓尽致地去唱一曲《奉献》,把改革开放的翅膀拍响!我们坚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充满溢金的阳光……”

“……终于,群山沸腾,炮声隆隆。你不再蛰伏于梦的边缘,与苍天无语。冬日的季节,弹响新生命的辉煌……以一种鹰的姿势飞翔,湘西的贫困落后将在你的号角中渐渐熄灭。无泪,只有爱和希望在燃烧,远方的尽头升起一轮致富的太阳。”

对于这首确实写得不怎么好的诗在《团结报》和《交通报》相继发表了出来,我想编辑们看重的并不是诗的本身,而是蕴含在其中的美好的渴望和真诚的情感。

三年多后,路,通了,我又得赶赴新的工作岗位。飞奔在宽阔的大道上,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亲口告诉那位省城的老师傅,如果他再来,那开了近两个小时的十几华里路现在只需要不到十分钟了。

梦想没有止境,追求更趋完美。宽阔了的1828线更名为S229了,但又承载了许多人更远更美的梦想。最先看到的是洪振瑚的梦想,他在二00三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勾勒了一条“以彩色生态为主题的老司城至南长城的陆上旅游黄金线路”。在他的笔下,枫树与杜鹃为主的风景林,桃、李、梨为主的经济林把这条路妆点得美如画廊。春天山花烂漫,夏日层林尽染,秋冬红枫蔽日、果实累累,谁能不为此驻足止步,留恋忘返呢?

当我们还沉浸在路的梦想之中的时候,“八百里绿色行动”实施了,这条不管是叫1828还是叫S229却一直让我梦牵魂绕的路,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春天。这次“绿色行动”将在张家界经永顺、古丈、吉首至铜仁凤凰机场,泸溪经吉首、花垣至龙山里耶这两条风景线上种植杜英、樟树、枫香、桂花、榉木等观赏树种,实现人们“路在树中,楼在园中,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好夙愿。

二00八年的伤痛也许还在心底留有余悸,冰雪灾害、汶川地震、金融危机、非法集资风波也许还记忆犹新,但我们不再沉溺于过去走过的路,我们是在起步中展望着未来要走的路。

这个春天,在湘西的路上,随处可见一个个微笑绽放着,一把把银锄飞舞着,一株株绿树立起来,随着立起来的还有信心和无尽的希望。湘西的子民们把无数双力量的大手握紧了,染土地成布,让信心作针,以希望为线,绣一幅独一无二的土家织锦,挑一幅绝世无双的苗族刺绣。

不管是现在或是未来,走进湘西的路,就是走进了绵绵的绿色画廊;走进湘西的路,就是走进了信心和希望


上一篇 美丽的乡雨   下一篇 人生九曲
随机推荐文章
·你不用太在意得失
·时光流逝,此生只为伊
·只要心在路上,路就在你脚下
·懂得做饭的老公更体贴
·三十岁的女人
·今生,我愿牵着你的手
·最深的爱,总是风雨兼程
·献给我所有不常联系的好友!
·请你记住幸福就在你身边
·总有一个人,温暖你的生命
·我在等,一场不期而遇
·心近了,万事好商量
·不联系,不代表就忘记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
·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如果有一天,你消失了
·有了回忆,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爱值得爱的人,善待值得善待的人
·心,永远微笑向暖
·岁月弹指一挥间,何处思忆待花开
·与你相遇好幸运
·告别平庸生活
·爱如指间沙,流过亦不留痕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