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黄昏 |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2-14 13:54:00 阅读:1 |
篇一:黄昏 黄昏,一抹夕阳染黄了天边的云彩,为它们披上金色的衣裳。踏着油门,奔驰在道路上,前方一片黄金,感觉就像在奔向希望。在这"石林"丛丛的城市,望不见地平线,只有高楼大厦遮住了辽阔的天空,挡住了柔和的春风,因此也从来见不到日落。难得偶见的黄昏,使我一阵神怡。于是,我把车开得慢了些。 对着暖暖的夕阳,悠然我思,传入耳际的是阵阵轻柔的歌声,伴我走入黄昏的怀抱。每天日落而息,回家的时候,都无暇去欣赏那一片美丽的景色。总是心事重重,为事业,为感情,搞得自己心疲力竭,往往只想快快地抵达自己的栖息之地,心,却仍然彷徨。 黄昏,是夕阳拉下夜幕的一刻,不知为何,似乎总会给予人一种落寞的感觉。或许,黄昏的背后,人们总可以听见黑夜的脚步声,渐渐靠拢,因此纵然绚丽,仍会为人们增添一丝丝惆怅的感觉。年少时,喜欢在黄昏时刻,出外嬉戏,在操场放风筝,在海边溜达。那一刻的夕阳,既不耀眼,也不炙热,温度恰到好处,不会让我汗流浃背,也不会让我感到闷热窒息。我喜欢陪着心爱的人看着夜幕渐渐下垂,等待月光的洗礼。当月光下坠,穿过枝头,将两个身影投在地上,浪漫,冉冉升起。 喜欢黄昏,因为它让我痴迷,让我陶醉。它有如情人温柔的双眸,含情脉脉;它仿似爱人的怀抱,恬淡温暖。黄昏,是浪漫中的浪漫,偶尔会挑起我心中的那一股柔情,往事就会历历在目。它,是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分。它,造就了多少红男绿女的姻缘,也粉碎了多少痴情的心灵。 望着夕阳将世间万物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静待黑夜将我们的影子吞噬,就会让我想起自己已经步入中年,一步一步的走向暮年。中年,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一刻,最值得珍惜的一刻,却也是最波涛汹涌,最精彩万分的一段时期。就在中年,人近半百,经过了许多人生车站,体会了许多人生感悟,却也意识到人生苦短的真理。逐渐沉重的步伐,就这样的踩出了自己人生的一条路。 黄昏,象征了一日即将终结,是千千万万个人开始卸下伪装的时分。每个人,带着疲乏的身躯,打道回府,经过一天的辛劳,它为我带来一份安慰。它是黑夜降临的前奏,是让我歇息前的交响曲。因为我知道,随着它的步伐之后,就是一夜的沉静,远离喧闹,远离虚假。 车子继续前行,思绪延绵于无际的天空,重重的陈年旧事如影画般闪过脑海。曾独自一个对着夕阳默默无言的想着心事,让温和的风儿吹干脸上闪着的泪珠。依稀记得,自己曾在雨后的黄昏时分,见过夕阳的背后挂着一道淡淡的彩虹。于是,黄昏,斜阳,云彩彩虹,呈现出一幅充满浪漫,写满诗意的一副图画,却也把我感动得泪光闪烁。 把车拐了一个弯,突然间眼前的景象一变,黄昏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背后。而那一副美景,就这样的变得遥不可及。人生本就是如此,充满了许多十字路口,左拐右弯,往往在不经意间,无奈的拐了个弯,就把所有的美景抛置在身后,当回首时,只会见到那一幕美景,渐行渐远。 李商隐的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写着对夕阳的眷恋,对那一番美景即将消逝的感概。而我却想,就因为它稍纵既逝,才会让人留恋。其实,近黄昏又如何?黑夜过后,旭日初升,斗转星移,周而复始,黄昏的脚步仍然会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篇二:黄昏 日暮西垂,只留下一抹余晖,那么的红,像火一样,就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时的色彩,不过要成熟了许多,不是那么鲜艳,却是那么厚重,也许太阳知道,不久就会进入黑夜,要把这最美全部展现给世界。虽没有长河的陪衬,当着暗红的阳光洒满楼群,沾满楼与楼之间可以占据的空间,在这寒冷的冬日,也让人感受一片祥和。落去叶子的树干,好像也欣然起来,在黑夜之前,也着上了日头给的外衣,随风起舞。草坪上,猫狗相戏,尽情享受这最后一片阳光。马路上,行人匆匆,都急着赶回家,无心留恋。我站在窗前,欣赏着这落日余晖,品味着这壮美残阳,看着阳光一点点散去,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因为我也知道,黄昏再美,终要黑夜。黄昏总是让人留恋,黑夜之前最后的阳光,也是人们最后的希望。黄昏过后,也就意味着一切都将从新来过。黄昏是太阳的最后一站,留恋与否,都必将消逝。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一切都会结束,明亮,喧闹,会被黑暗和寂静代替。白天想留住这美好的瞬间,却奈何不了黑夜的追赶。当潮水般的黑暗吞噬最后一缕阳光,白天也无奈的跟这个世界再见。在这一天当中,白天从没有此刻的寂寞,因为她失去了太阳,再没有了阳光。在一起时没感觉到什么,突然的再见却是这么仓促,白天习惯了阳光,她也知道太阳不属于自己,迟早会消失,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黄昏也是那么短暂,没有给她留下道别的机会,尽管黄昏很美,却也是最后的回忆。黄昏之后,白天也不再存在,因为太阳去照亮了另一个世界。 黄昏的美,在于它美的壮丽,一缕斜阳,能让人们想起它一天的灿烂,在这离别之际,还将最后一片光辉撒向人间。黄昏美的是阳光,阳光不在,美也不在了。(散文网 ) 黄昏的美,在于它美的凄凉,一缕斜阳,放出万道霞光,背后就是黑夜,在这离别之际,还给人们一片祥和,黄昏的美是绝美,阳光不在了,美也不在了。 黄昏的美,在于它美的无私,自己消逝之前还要眷顾人间。 黄昏的美,在于它美的勇敢,面对黑夜无所畏惧。 正是因为黄昏如此的美丽,才让人们如此的留恋。越是留恋,越是不舍,才有了这黑夜前最美的风景。生活也是如此,太多的事情就如同黄昏一样,太多美好的事情,当你成为习惯时,却在匆忙中消失了,当你回头再看时,美丽已经不在。不是黄昏无情,不是黑夜残酷,而是我们奢求的太多,因为这美丽的瞬间,足够永恒。黄昏在,我们享受这份祥和。黑夜来了,我们享受那份宁静。我们能送走黄昏,同样会送走黑夜。眷恋太多,就会恐惧黑夜,不是我们失去了黄昏,是我们选择了新的太阳。因为生活不会被代替,只要我们还活着。(散文网 ) 黄昏离开了,在黑夜的驱赶下,尽管那么不舍,却也毅然决然。因为没有选择,所以没人怪它无情。它的决然是不想别人看到它的悲伤,悲伤的眼泪也许会化作忧伤的雨,撒向人们的心间。面对挣扎与纠结,它选择了平静,因为它挣不过黑夜。无边夜色,吞噬整个黄昏,留下凄凉与悲怆,还有一颗平静的心,还有一丝绵绵的眷恋,却不在有希望,更不奢望,黄昏不再来。 面对黑夜的寂静,也许偶尔會想起黄昏的美,但更多的是赞叹和祝福,不会有责怪与埋怨。黄昏把美留了下来,却不曾让别人感受它在黑暗中的寂寞。我想与黄昏同在,所以我与它一起进入黑夜,感受寂寞。当我在黑夜中思念黄昏,它的美是我唯一的慰藉。我不想时光倒流,我只想在黑夜中昏睡,一觉醒来,看到的是次日的朝阳,但是我还思念黄昏。 不自觉的点起了烟,猛吸了几口,望着这日暮残阳,想想漫长的黑夜,我多想仰天长啸,吼出心中的困惑,吼出一个畅快 篇三:黄昏 似乎我是个很伤感的人,一直都不曾在这个网络世界留下幸福,只能这样的徘徊…… 心碎之人哪有心给人。现在我应该属于这样的吧,只不过是渴望暖和而已。昨天见到了将近2年没有见到的人儿了,只是一直开心不起来。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并不知道,也许当自己去面对的时候才会有所领悟。我们还都是孩子,可以在家理偷偷睡懒觉,可是却要承受不一样的压力,奈何天总是不随人愿? 夜幕降临,一张桌子被划分开来,于是各奔东西。忽然很想看这里的夜景,该做个最后的了解了,一直一直横亘在心理绵延起伏的山终于出了露出了露点,黄昏在美终也要黑夜。 好瞌睡,原来,我们一直在同一个城市的角落各自奔跑,只是一直不曾触碰,流离失所的人似乎一直都不适合有个暖和,但是却懂的珍惜。只是既然懂得就应珍惜,我们还能错过什么样的惊悸?也许这一世的繁华、这一季的感动都不会在相交! 走了,再见了,这一世我都不曾望记,这一个季节都属于你,唱起来也好,哭起来也罢,只是让这个新年不在迷离。照片还是以往的,也许会是以后的,谁还能确定在次相逢呢?只是那么简单的血缘关系,只是那么简单…… 年华逝去,热泪已经流干,我告诉警戒过自己不要哭要坚强。青春以悄然离去,我不适合生活在暖和的襁褓中了,那些曾经说过的废话都让它作废。真想,好好保护剩边的朋友………… 黄昏的地平线划出一句句离别…… 篇四:黄昏 我喜欢黑夜,那个充斥着死亡和恐怖的气息。我想也许我是平静的,平静的使自己在取杯子的瞬间都不知道是不是有水。那些滚烫的透明液体打伤身体里每一根神经,麻木的疼痛。 很多次都是一个人出去散步,黄昏的田野,孤独的身影,我始终沉静在烦恼的世界里而无法自拔。也许是很久都没快乐过,也许是早就习惯了孤寂的生活。喜欢这样一个人静静的对这电脑的屏幕,喜欢一个人在深夜的时候内心平静的感觉。我是一个孤寂的孩子,22岁的时候,当所有的一切都成为过往的云烟,只看到窗外湛蓝的天空和北方大片的浮云。 黄昏的时候独自出去散步,那个年长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向我走来。小家伙轻轻的向我招手,我笑了。那是个可爱的孩子,他的眼睛是那样的干净明亮。我喜欢他的眼神,那里装满了善良和快乐。我也向他挥手,小家伙笑了。走出了很远,他依旧在那里不停的对我招手,示意和我再见! 多么天真的孩子,他懂得那些善意的举动,他的心灵是那样纯洁。 白天的热浪逐渐的消退,黄昏的影子在路人晚归的途中渐行渐远。如此的,我又度过了那个炎热的一天,心里似乎有些欣慰。可我不习惯把那些内心的感觉表现在脸上,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习惯把那些快乐的或者不快乐的话藏在心底。 每个人的生活的确是不一样的,我想也许我还没有成长,我只是一个孩子。我无法做出抉择,我没有目的,只是盲目的随从。可我的眼睛里不再只有善良,还有忧伤和迷茫。 也许心灵是唯一存储思想的地方。 一天、一天,我只是平静着重复着那样的生活,然后再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偶尔会碰到那个眼睛干净明亮的孩子。看穿他心底那颗纯洁的心灵,然后和他招手,最后我们都笑了!!! 篇五:黄昏 当太阳开始溜下山去,心里总有那么一丝伤感,生命又少了一天了……当黄昏慢慢降临,我喜欢来到小区的公园里,静坐在长椅上,欣赏周围成群的老人,就像欣赏一道美丽的风景…… 无情的岁月给他们换了一头银丝,风刀霜剑在额头雕刻了道道皱纹,眼神已浑浊,能读出的是一份份安详与宁静,也许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无奈…… 他们相互交谈着,偶尔笑笑,笑容中的那份淡定我们无法模仿,是孤寂的心灵需要倾诉吗?还有一些老人在做运动,运动器材吱吱作响,响声里飘荡着对生活的无限眷恋…… 我深深地明白,即将有那么一天,我也要走入这个行列。我努力在这人群中搜寻着我的影子——是那个穿着大红T恤的?还是那个烫着一头精致短发的?是那个腰板挺直的?还是那个一人独坐一隅静静沉思的? 我多想请求时间放慢匆匆的脚步,慢点,再慢点……我喜欢长发在风中胡乱地飞舞,我喜欢裙裾尽情地飞扬,我甚至喜欢对街上的陌生人友善地微笑…… 我热爱生活,感谢生活赋予我的一切,包括痛苦、悲伤、失意……我珍惜每一个日子,哪怕这个日子里充满了疲倦、烦恼、压力…… 在这多愁善感的黄昏,我静静地坐着坐着,尽管只有一个人,可与寂寞无关…… 篇六:黄昏 总是受不了这一个个美丽的黄昏,这样的音乐,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间。总是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很多,总是毫不吝啬的让我暂时又恢复了忧郁,内心难以平静。 黄昏,是一天,特别是忙碌一天的完结篇,心累的人总爱在此时此刻,斟一杯茶,静静地坐在桌前,看着窗外归家的鸟儿,凋零的花瓣,和余晖映照下路人的面庞…… 而我,在这个黄昏,又开始了想念,又开始了奢求,又开始了…… 回忆和感叹着忙碌的一天,又开始想象与盼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时节,有如我一样的情思,一样的想念。而如果这一切存在的话,我的奢求便不再奢侈,我便会拿起电话,拨打那个号码,告诉那个人我的一天和此时此刻的心情,倾听那个人的一天和如我这般的情愫,然后宁静而幸福的开始一个个美丽的夜晚,迎接一个个阳光的明天,期待日日,月月,年年,岁岁,永远如此的——那个黄昏。 篇七:黄昏 太阳斜斜地挂在西边的山上。奔波了一天,尽管已显疲态,但泛红的脸依然带着未曾消减的热情,就在那天与地交接的地方,细心地研磨着一砚的云彩。依依不舍间,大地多了一份祥和。 风收不住淘气调皮的性格,依然兴致勃勃地顾自嬉耍,却一不小心踩翻了太阳公公的砚池。一砚云彩泼向天际,刹那间,满世界渲染得流光溢彩,光彩夺目,云间,山顶,树梢,深涧,无处不幻化成写意的山水画,大气又细腻。也许是吓着了,这天地间的小精灵推着一堆堆的云朵,四处奔跑,慌乱中没有砌成藏身的墙,却堆就了千奇百怪的传说,撩拨着人间的万千心灵。 山脚下炊烟袅袅直上,在半山腰处摇摆。田野里劳作的男人知道,那是挂在门前招呼回家歇息的纱巾。几千年,炊烟飘渺成记忆,纱巾裹满了故事。 一串笑声在门前清脆如风铃。 从此,黄昏有了新的故事,没有结尾。 篇八:黄昏 黄昏,我坐在窗前,朝西北方向遥望着,远处的天发出淡淡的橘红色,几片云彩也藏起了洁白,围上了一层晕晕的金红。 黄昏是一个很奇妙的时刻,在日落以后天黑之前静静地寂寞着大地。不仔细观察和聆听,很难感觉到她的静谧之美和善爱之意以及散发出的温抚慈柔的安详。她送走了疲倦的太阳,却用余光温情地舒缓着即将黑暗的时光,将世界慢慢送入夜晚,然后悄悄地离去。那种自然的过度和温馨的衔接,没有一丝刻意,也没有一点波澜和忐忑,一切都显得那样祥和安然。 一天的时光中,黄昏的时刻是最让人依恋的。所有的忙碌在这个时候大都停止了,人们在此时找回了自己。你可以不去再紧张的思考什么,让大脑随意遐想。你可以无限地放松自己,不必再端着架子围在套中,让身心自由舒展。你可以漫步在静静的小路上闻着花草的馨香,你可以和恋人在树下相互偎依喃喃私语。 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把美的意境和人的幸福刻画的淋漓尽致。正因为黄昏的安详静谧与和谐,才是人们相约的最佳时刻。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李商隐《乐游原》就写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对黄昏的理解和感受,就有些消沉和伤感,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他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吧。其实,李商隐没有再深入的去感知,正是黄昏才使得夕阳无限美好,虽然短暂却也美到了极致。所以,无论是仁者见仁还是智者见智,对于黄昏人们都是持赞美态度的。 人的生命和心理感受大致也分为上午、下午、黄昏和夜晚四个阶段。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人也就到了黄昏的时刻。这个时刻,人已经到了最成熟的时候,应该是心境平和,波澜不惊,心中充满了爱的慈祥和对美的深度感知,摈弃一切杂念,静静地享受黄昏的美好和静谧。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 其实,用什么来比喻都很难形容黄昏那种独特的美丽。 我坐在窗前,赞叹着黄昏的美丽。远望天际间散出淡淡的橘红色,心儿也像晕了金红的云彩,随着沉寂了的夕阳飘去。 我喜欢黄昏的静美,更喜欢人约黄昏后的浪漫真情。 篇九:黄昏 站在楼顶,被斜晖的光芒紧紧包围着,白色的衬衫也被染黄了大半,不禁在这斜晖的光芒中有些忘乎所以,偶然飞过的鸟儿,将我惊醒,我才恍然,原来这是城市的黄昏。关于黄昏,季老曾在文章中感慨道: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关于黄昏小记 季老的文字,自不必说,既是一名扬四海的学者,又是文笔妙然,风格迥异的散文家,面对季老意象清新瑰丽,思绪飘逸清澈的文字与哲思,我才发现我的愚钝。但我也愿意用自己的思路去询问一下,黄昏究竟从哪来?又消逝于何处? 一、残梦,飞度几何夕阳? 我想,季老笔下说述说的残梦,在我这个年纪尚不曾出现,不过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有多少人拥有着季老笔下的残梦呢?自不必说,应当有不少,相比起季老那个时代,我想我们当下人生活的幸福得多,但却会比那个时代烦恼来的更多,究其缘由还真不好言说,乾隆盛世的年代还有名利船之说,更何况当下这个相对富足的社会而言?依此来看,名利二字当足以将残梦寄予每个人的心头,不但清醒的时候追逐于此,即便是在梦中亦不甚向往,不过能够把握这两个字的人不多,常常被这两个字把握的人却在大多数,所以残梦与烦恼也就萦绕在了人们身旁。那倘若淡然这些也有不妥,会被当下一些人称之为不知上进,说来也是,无房无车倒比残梦还要残些,少年们都被牌子、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当代“五子登科”熬得头晕眼花,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去欣赏下残梦中又带来的进行时?夕阳中讲述的过去式?残梦尚未遇见曙光,便在名利二字的驱使下飞散开来,人们便在纸醉金迷中无限烦恼着。 黄昏中,我想着人们为名利二字烦恼之时,不禁也皱起眉头,自己一面厌烦着这样的生活,却也要在一段时间后步入这样的生活,倒也有些悲哀,看来这残梦很快也将代替年少时代的美梦,想想也是,欲将残梦换新梦,必定是要经历过些什么的,但也不必完全将自己陷入其中,不然倒真如季老所言: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了。黄昏,现在就在我的眼前,我知道我已经迈过了二十年的黄昏,也许是黄昏迈过了我二十年的年华,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以后的年华该情何以待这说慢又快的黄昏? 其实心中也有一丝疑问,黄昏究竟从何而来?抬起头看了看天上闲情飘逸着的白云,我想它们应当知道吧?它们在这个世界流浪着,到过天涯海角,也漫游过北极南极风光,我想它们应当知道的,于是我轻轻向它们询问,它们倒是很爽快道:黄昏在我的身后,不多解释,你懂得。听完后,细细咀嚼着白云的话,念来也许真是如此,白云之后有些什么?还真看不到,难道仅仅有那一片蔚蓝?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蔚蓝为何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灰色又从何而来?看来,对于自然,还是离我们的世界很远,但有一点不错,就是我们正在逼迫着自然对我们宣战。罢了,白云既不肯多言,倒不如自己思索一番。 黄昏,既然可以萦绕在我的身旁,那必定也萦绕在每个人的身旁,既然萦绕在每个人的身旁,那必然也萦绕了整个世界,我想沙漠漫漫尘沙应当知道黄昏从何而来,它们浑身的热气,渐渐消散的那刻便是夕阳西斜,黄昏降临之时,可是这只能说明黄昏降临了不能说清楚黄昏从何而来;我想北极冰雪皑皑应当知道黄昏从何而来,它们的寒冷悄悄融化,冰雪融化的那刻便是夕阳落幕,黄昏洒落之际,可是这也只能说明黄昏洒落了不能道明白黄昏从何而来;我想街头拥挤的人群应当知道黄昏从而来,他们停驻在街头等待着红灯变绿,下班归家的那刻便是夕阳西斜,黄昏悄然而来,可是这还是只能说明黄昏来了不能言明黄昏从何来来,我想大概他们都不知道,这倒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我想黄昏一定是一位绅士,不会急急忙忙,也不会打扰别人,当然还很乐意帮助他人,只是这样一个绅士是怎样周游人世呢? 于是,我便在黄昏之中幻想黄昏,黄昏降临沙漠,将清凉带给这个炎热的地带,发烧了一天的沙漠也渐渐平息了一天来太阳带来的怒火,不再那么上火了,黄昏这个绅士岂不是很乐意助人?黄昏越过北极,带着忧愁的眼光,看着这个冰岛的融化,只能轻轻的叹息,它不会打扰这个世界的生态与自然,而面对生态与自然的被毁坏却也无能为力,黄昏这个绅士便轻轻的叹息着。黄昏悄然来到人群中,看着人群的拥挤,才明白原来自己的步调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的节奏,金钱时代名利驱逐着时间,它看过古人安逸下的生活,也看到了今人安逸下的生活,也明白了道德这个东西一旦逝去了,便让一切观念不再存在人们的心间。这个绅士便在一番游历中,结束了这一天,夜幕拉开帷幕,人们便在不夜城中开始了一天劳累的释放,残梦也在黄昏离去的那刻,注定了要扑进成千上万人的梦中,黄昏也在人们的残梦中被飞快的遗忘着,逝去着。可惜的是,我还没闹明白,黄昏从何而来! 二、残月,淡然黄昏后 黄昏既逝,残月即升,淡淡的月晕,萦绕在闲下来的人们身旁,哦,不对,应当是乡下闲下来的人们身旁,毕竟在纸醉金迷、繁华瑰丽的都市之中是不易看到残月的,更不必说月晕了。被灯光取代月光的城市人,倒也习惯了霓虹中的世界,朦胧中带着一丝真实,那丝真实中又夹杂了太多无奈。远方的小村中,淡淡的月晕下,繁华与冷清,喧嚣与宁静,如此对比起来,鲜明无比,即便是“世界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中也无法与小村的月晕相比,倒不是我这人不懂得赞誉世界的进步,社会的发达,念起应是在家乡那种宁静的月光下生活惯了,倒不太习惯繁华都市的夜景了。 当听到有人在哼唱“城里的月光”之时,我抬头却望不到一轮明月,即便是残月也看不到之时,也就感受不到这首歌的味道了,可能是这首歌也在“意境”吧!不过“村里的月光”倒是很适时的浮现在眼前。黄昏逝去,便在这残月中细数黄昏带来的美好吧!在学校的地下室,里面还有些学生在跳舞,我想他们对舞蹈充满了憧憬,他们应当是快乐的。我在欢快的音乐中,看着他们舞蹈着,突然头上仿佛落上了什么东西,于是用手拂来一看,原来是蜘蛛网,我想这蜘蛛网倒是轻盈、严密,也许能网住黄昏的逝去,毕竟城市中的夜晚实在索然无味,没有黄昏那样的美妙。不过这蜘蛛网即便如此轻盈、严密却也网不住黄昏的流逝,它的作用是要捕食哩,黄昏这个绅士怎可被它所网络?曾经几何,闻人有言道:在繁华的都市中,不过是骗与被骗的生活。初闻此言,实在不知道为何这么说,后来他解释说:在这个城市中,股票也好,房子也罢,官与民,商与士不过是在华丽的外表中演绎着各自的骗技。后来想想倒也如此。连萧伯纳曾有书云:他们想要打你,还要说是爱国主义。他们要抢你,还要说公事公办主义。他们要奴役你,还要说是帝国主义云云之理。他们要欺侮你,还要说是英雄主义……记得当时不少人批判萧伯纳人品不若人品,不过上面那些话倒是颇有些道理,那个年代中曾有位写手批评过此言论,说在偌大的中国岂有英国这些主义派别的来闹腾?不过现在看来,倒有些应允这些了。残月黄昏后,估摸着黄昏还能够看得清这个世界,到了夜幕降临,残月升起的那刻,一切都进入了朦胧时代,人们各自演绎起了各自的骗技了。那部《骗中骗》的电影是否是如此背景中产生的呢?也许不挂什么边吧,毕竟人家演的是些小人物。 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知李商隐是在如何心境下写出此诗的,我倒不觉得黄昏有什么不好的,虽然是要逝去了,但如果能在每天的黄昏中去看一看渐渐变得狰狞的世界,倒也坦然知道自己原来是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毕竟李商隐不知道当下残月生活的糜烂,否则一定会改诗云:黄昏无限好,只是近残月了吧!忽然想起郭德纲来了,郭德纲曾在《大话刘罗锅》中常说:一首宋词说罢,今天的喜剧茶馆算是又开张了,那么说我们说的是宋词吗?呵,是一位姓宋的人作的词,反正这唐诗宋词也被我糟蹋的差不多了。也不知为何想起这么一句,也许是在这晓风残月的无奈中,惹自己苦笑一番吧! 残月下,环顾四周,黑茫茫一片,不禁又念起下午在夕阳之中,领略黄昏的美妙。金色的光芒,飘落的几片叶子,飘零在眼底,颇为不解的是,为何在春末夏初会有叶子零落?后来一想,估摸是不过春的叶子吧!金黄色的光芒下凋零的叶子,讲述了付出会有结果,也讲述了信奉人之初,性本善的美好。回忆孟子“性本善”论提出的时刻,孟子应当对这个世界寄予了多大的希望,可惜夕阳漫漫,黄昏散落,毕竟时代轮回,年滚年,月滚月,日子从不曾停歇,人们都已经不再是道德为重的人们了,金钱时代,人们还是习惯向钱看齐的。如此想来,荀子已经将一切看得极为透彻了,所以便继孟子之后提出了“性本恶”论,于是世人不与之便了,一棍子轮倒一车人?我们哪能由你乱来?于是一群人开始轮番批判了。一张白纸与兽之本性的较量,而今念来社会的浮华与教育的衰落应当是白纸输于兽性的原因所在吧,古时也少不了这个缘由的。但我还是愿意去相信,人初生,便是一张白纸,兽性根应当在社会的正气之下与教育的兴盛中获得抵消,虽然这点当下社会还很难做到。 黄昏,悄然而去。残月,独占鳌头。一场纸醉金迷的轻梦,雄狮何时可以真正醒来?也许在下一个黄昏,也可能在下一年的黄昏,也许……在夕阳中,转过头,想想踏过的几轮春秋,再望一望即将踏入的春秋,黄昏依旧,人生应当不是追逐与占有吧?我好像看到了谁的一滴泪落,不知是谁,也许这个人不曾存在,当他转头的瞬间,我才看清楚原来是黄昏这个绅士。
|
|
上一篇 天凉好个秋 下一篇 化蝶飞
|
|
|
|
|
|
 |
|
|
 |
随机推荐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