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秋日遐思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2-14 13:54:00 阅读:1



  篇一:秋日遐思
  才见雁南去,花也落枝头,芳草无情,蝶飞无踪迹。却来一夜乌云,瓢泼冷雨,漫卷西风。满季苍绿难敌风寒,于是,霜染枫叶红,叶落沧桑树、绿也无踪迹、流年过半,不禁心伤流景。
  芳草满目垂青,只为一季娉婷,花蕊努力绽放,只为相遇春天,为了这一季短暂的相逢,拼劲全身的芳容,即便是遭遇惨败的凋零,也心满意甘。怀揣着甜甜的回忆,展开残缺的翅膀,悄悄飞远,枯萎,化作春泥更有情。
  往事随风,淡雅从容。置身昔日的海洋,拾起散落的贝壳,颗颗透彻轻盈。即便是岁月的海水,冲刷洗涤,依然浸满了苦涩。朵朵浪花镶嵌珠连,有哭、有笑、有悲,也有喜。与世无争是我的喜好,坦然自若是我的言行。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虽见红尘落,人远地自偏。落花飞舞,自在随风,荷展静隅,露含清莲。
  我崇尚禅意心静,我向往返璞归真。我是尘世中的一粒沙,我是沧海里的一滴水,尽管如此的渺小,尽管是时光隧道里的一个匆匆过客,但我也要好好把握属于我的一寸光阴,与日月同舞,随云霞怡然自乐!
  红颜易老,鲜花易残,虽然,我是最渺小的蒲公英,但我也有花朵的娇艳,我不卑不亢,随遇而安,雨是我的媒介,风是我的载体,只要是需要我的地方,哪怕天涯海角,哪怕悬崖峭壁,有一丝信念,我就坚定地生长。我是世间最卑微的那一颗兰草,但我也会释放我全部的一缕馨香。我是阡陌最微小的一粒尘埃,我也要闪烁那最微弱的光芒。
  抛却繁杂,做回简单的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哪怕,我是天际滑过的最短暂的流星,我也要运筹帷幄,珍惜握紧短暂的时光。我是天空一片飘荡的云,就悠闲地飘游在高高的蓝天,云卷云舒顺其自然。我是小小的一滴水,就畅快地流动在江河湖海,哪怕是小溪和山泉,也能体味到快乐和开怀。我是一条鱼儿,就安心地在水中游弋,不羡慕鸟儿的飞翔。我是一只鸟儿,就自由地在天空翱翔,不探询水底鱼儿的去向。岁月轻浅,似水流年,回眸间,时光已渐渐走远,留给我很多的思考和感叹。即便是绚烂的烟花,也是转瞬间;即便是美丽的春天,也是掐指可算。年年花落花又红,年年人却大不同,日月轮回、朱颜暗换、人世沧桑,喧嚣人寰。过往云烟似流水,浩浩荡荡不复还,把握好今天,莫要踯躅、莫要蹉跎,明天才会更灿烂。
  赏春天,桃红柳绿。看秋日,天高云淡。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篇二:秋日遐思
  时维九月,金风细细吹落晚,三千梧桐尽数赋予秋风,共同演绎了金秋的五彩斑斓,为金秋增添了一抹金碧辉煌的绚丽。遥岑远目,玉簪螺髻,望着苍穹万里,苍茫大地,秋日的景色尽收眼底,碧色的苍穹在此时此刻越发湛蓝,蔚蓝的天空给人的感觉总是如此高远,碧云天外,白云摇曳在天空之上变幻着各式各样的风景,勾勒着对秋天的理解与赞美。近听流水孱孱,静静的流水随秋风的方向流向天际,清水荡漾着绿色的碧波在水面上激起阵阵涟漪,水波一轮接着一轮,循环往复的地迎接着岸边任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的石桥,没有早一步亦不会晚一步,我以为石桥才是流水的最终归宿,石桥亦在等候着流水的驾临,然而岸边的垂柳曲着身浸在水中,与流水两相应和,我渐次明白起来,原来流水追寻的是已等待千年的唐时柳,并非是五百年的石桥。岸边落叶缤纷,柳枝摇曳,一缕斜阳照在杨柳岸边……(散文网 )
  除了秋风和流水之外,更令人喜爱的莫过于秋雨了,九月的秋雨夹杂着微凉缓缓拉开了秋日的帷幕,她抑制了夏日的躁动不安的内心,冲刷了火热的情绪。暗暗的云朵笼罩在天空的尽头,将一切尽数笼罩在朦胧的细雨中,远处的重峦叠翠在雨中愈发的青翠欲滴,掩映在五彩斑斓的金叶之间,在秋风里偶尔翻过阵阵的波浪。雨滴落进水里,激起阵阵涟漪,而后缓缓荡开,循环往复地,水面的涟漪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轻柔的梦,岸边的青草摇曳着半黄的叶子,但看水的律动,雨滴的敲打。远处斑斑点点的羊群随意走动,牧羊人悠扬的笛声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一般传来,不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暖暖的映在新田之上,家的味道,回家的温暖顿时油然而生,秋雨送来了慰藉,迎来了欢笑,等来了温馨。
  我固爱秋,不知何时起,秋于我已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我爱春天的妩媚多姿,亦喜爱夏日的繁花似锦,更爱冬日的银装素裹,但我最爱绚丽多彩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秋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些许的惆怅,但于我秋并非如此,我喜爱秋风拂面送来阵阵清凉,亦爱秋雨细细映心间。东北的秋总是比其他的地方来得早一些,清晨,披起微厚的外衣,独自出门行走在林荫道上感受着秋的清凉,体会秋的韵味。广场上老人和孩子以晨练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天,开启了秋天里新的征程,转眼间,人们散去而后他们会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天的忙碌过后迎来黄昏的闲暇。黄昏的秋日应在是最美的,无论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白日依山尽的壮观在此刻尽显无余。
  秋日里各种花儿亦接近生命的尾声,但它们仍坚强的完成一世生死的使命,坚信着既然选择绽放,就要绽放的有始有终的信念。满地的牵牛落蕊昭示着秋的韵味,这时在院里撑起一张桌子,品一杯茗茶,看着天上偶然掠过的雁群,近看院里嬉闹的狗儿,静听着秋蝉的残声,在这里感受着秋的韵,品尝着秋的味儿,是人生何其美妙的享受。秋就这样于我走过了一季,又陪我走过了一年,伴我走过了一世,是她的点缀令我感受生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所以为她我愿倾我一世的年华,只为挽留这多彩的秋天,风华是一指流沙,秋日却是一世牵挂。
  
  篇三:秋日遐思
  当秀颀的银杏批上红装,当满园的桂子“红消香断”,不出这小小的光华园,你也知道秋已经来了,而且就要去了。
  秋,向来是个能引人幻想,诱人遐思的季节。何况这是成都的郁郁阴秋?在这沉闷的秋气中,我想起了另一种风味的秋,故乡的秋——山海之秋。
  小时写秋,爱用“云淡风清”,“秋高气爽”这类形容词。和这郁郁的古都之秋相比,故乡的秋要明媚的多。或许只有那种天空,才配称作“长空”。蔚蓝的天空中,懒懒散散地飘着几缕白云,若游丝,若飞絮,决不妨碍你向苍穹的眺望。偶尔飞过的一群白鹭或大雁,为这片长空平添了几许灵动。瑟瑟秋风拂过,带着绚丽的秋叶飘飘然“衣锦还乡”。秋日的阳光永远大方而温柔。他象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爷爷,经历了春的懵懂,夏的热烈,走向了秋的稳健。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而又倍加珍惜自己的每一份潜能,精心调和之间让世间万物惬意地享受这秋日的晴柔。他无疑满意于自己的杰作,走到山的那边了,还依依不舍地回望着这片诗意的大地。
  南国的秋固然不似北国的那般透彻分明,然而你还是可以轻易地看出它的存在的。看吧,那山野间黄中泛红的是枫林,这是秋的最忠实的使者了。望着那片如火的绚烂色彩,你不难生出杜牧当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遐想。还有那黄叶落尽,只剩灰黑色枝干的是梧桐。简单明了中透出一种古朴,庄重。野草枯了,菊花黄了,百年老校中的老榕树也落叶纷飞。学校位于闽西凤城之北,学校后是一座小山,名曰凤山。小山因老校而闻名,老校因小山而显得大气。风水先生说,正是这座小山凤山使得老校人才辈出,声震八闽。
  那时的我被学习压的喘不过气来,便常独自一人到凤山后去欣赏这美丽的秋。我爱一个人或坐或卧于这宁静的山野。暂且忘记这喧嚣的尘世,暂且忘却这恼人的几何代数三角,ABC,只用心去体味这难得的宁静。山风吹过松林,哗哗哗似大浪淘沙;这这里的山野间盛长一种藤本植物一两米长或攀附于小灌木上,或匍匐于野草之间,此刻正结出串串红红的酷似红豆的果实,若剪一两串回去插于桌缝间,一个星期都不会枯萎,鲜艳艳的煞是可人。从凤山鸟瞰凤城,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蓬勃发展的凤城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扩张,城的尽头,河的那边,一条不屈不挠的铁龙向远方延伸,那便是正在施工的,有黄金通道之称的梅坎铁路——闽粤间的唯一铁路直达通道。
  闽国素以山海之乡闻名。闽东是海,闽西便是山了。在举国上下大兴土木的年代,山清水秀之乡已不多见,而故乡则依然故我地保存着这份清纯。大兴土木中这里的山还是那般青,这里的水还是那般秀,仍能让你真正体味到何谓秋山,何谓秋水。此山此水,不能不让你忆起快乐的童年。读初中时,学校坐落在汀江河畔,美丽的汀江河畔便成了我们快乐的乐园。在这里,我们曾挽起裤脚,在浅水湾里摸石螺;在这里我们曾光着脚丫追白鹭;在这里,我们曾在柔软的沙滩上掘出小坑,支起板凳捕麻雀;在这里我们曾拿着水桶去灌老鼠,看着仓皇出逃的老鼠欢笑尖叫;在这里我们曾在干涸的池塘里掘泥鳅……追忆起这些欢快的童年,至今仍觉得自己童心未泯。
  而今,这里天翻地覆地变化着,一座工程浩大的水电站已在下游崛起,并开始蓄水,明年的今日,这里将波平如镜。朋友写信告诉我,蓄水的那天,“大水淹没的昔日的长街,冲去了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幽幽然一种眷恋。我则欢天喜地的回信答复:“我愿看着滚滚的洪流淹没昔日的小镇长街,冲去一切旧日的烟尘。因为弯弯的小河不在,换来的却是碧波千顷,山欢水笑!”
  在成都乃至全国大多数地方,风筝飞在三月三,而在故乡闽西,风筝则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这一天,家长们会为自己的小孩做一个简易的风筝——只是斜置的正方形和几条长长的“尾巴”。孩子们会拿着这些简易的风筝到附近的小山上去放飞,跳着笑着着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那风筝飞满天,笑声漫山坡的场景,至今难以忘怀。没人说得清楚为什么故乡的人们会独独选择重阳节这一天让自己的孩子到山上去放这种简易的风筝。我只是无端地觉得大概是客家人为了表达自己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吧。一千多年来,极富开拓意识的客家先民屡次大规模南迁于战乱饥荒之际。才形成了今日客家民系聚居于粤东,闽西,赣东南,而散布于江浙港台南洋地区的格局。也许最初的先民们以重阳节放风筝寄托乡思,久之,这种风俗便传了下来。而客家人素以简朴著称,故而客家风筝的简朴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闽西,昔日的客家先民为了防御当地土著的攻击,筑起了铜墙铁壁似的土楼。这些土楼几乎坚不可摧,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兵匪、地震、水火之灾仍岿然屹立。几百年来无人问津的土楼,而今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蜚声海内外,并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朴素的客家人民风开放,热情好客。这里有极富声名的闽西八大干,这里有真正的琼浆玉液——客家酒酿,这里有看不厌的好山好水……
  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闽西。欢迎您来!

上一篇 秋日的阳光   下一篇 冬日絮语
随机推荐文章
·因为时光,所以相遇
·你会舍得错过我吗
·静美的华年
·心中住着美与善
·有一种远,叫做天涯
·怀一颗素朴闲心,在文字中听清风
·那种孤独和怅然
·一个灵魂溢香的女子
·流星在眼前,愿望在心头
·守着内心的简静
·如烟时光,陌上花低婉
·今夜,你会不会再入梦来
·因为曾经有你
·喜欢文字的女人
·思念到天边,思念到永远
·十月,我最安静的存在着
·卷一帘清梦,惜文字为知己
·积极向上的情感
·摘一朵春,摇曳丝语馨香
·秋水长天,残阳似血
·怀念那些黑暗一席之地
·与你相约
·伤心作被愁当枕,半世忧伤半世欢
·永远不灭的记忆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