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记忆流年 |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2-14 13:54:00 阅读:1 |
篇一:守着记忆流年 一滴水会慢慢的消失,记忆会慢慢模糊,是该守住这记忆,还是放手去拥有,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只因为记忆只是不能改变的过去,而现在是我们最值得思量的生活。简单的言语是生命最深刻的感悟,只是又有多少人能能读懂那些所熟知的哲理呢。恐怕很少,我们总是在经历了痛才懂得去感悟。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是我大学后总在不停的叮咛自己的话,只是有时候真的“忘了”,从来不曾以以往的不谏,来警醒自己迷失的心。生命有太多舞台,太多的繁华要在忙碌中演绎,只是当喧嚣过后,才发现原来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真实。真正的价值不是演绎一段人生,而是一段苦旅的追求,会寂寞,会孤单,会冷漠。热闹的、喧嚣的、繁华的,一场空罢了。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失眠,慢慢的夜,看到的只是透过清冷月光,映出的千百次不变的模糊的影。黑夜给我思考的时间,只是我却用来做毫无目的地上网漫游,最喜欢看一些书写现代人感情的散文。看别人的伤,自己却漠然以对,或许真的是有着太多的不如意,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了,看的多了也就真的漠然了。或许这就是后现代式的冷漠与麻木,然而让我淡然的是,我们只是为伤感而伤感,很少有人去抱怨什么,也许我们真的不该抱怨什么,除了那些越来越特权的阶级,他们真的可以无耻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天赋人权,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以特权漠视生命,践踏人权与尊严,这个社会真的是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冷漠么,不尽然吧,我以为特权阶级的践踏人权才是隐藏在最深处的侩子手。 有人说这是个奇怪的国度,人权可以被明目张胆的践踏,民主可以被弥天的谎言掩盖,说不得真话,我们只有弃,不要对我说现在的大学生怎样怎样,不要对我说,大学生只会幽禁在自己无意义的伤感与寂寞中,真的是因为我们么,是的,或许你说的都对,只是我想问一声为什么。我们远离了政治,因为我们面对血泪淋淋的教训时,我们选着退却了,我们要保护自己,我们不能让家人承担那不应有的痛,我们宁愿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己,宁愿在孤寂伤感中为情爱悲伤,宁愿面对这个越来越冷漠的社会去张扬个性,也不会去碰那早已被鲜血所染红的地方。不如此,我们又该把自己定位在什么地方呢?你能告诉我么?你能保护我们不再一次成为一次悲剧么。 鲁迅写过《纪念刘和珍君》为纪念在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的那场惨案,可是谁又为曾经那些被无情碾压的大学生们写过支言片语呢,那一段历史被你们选择了遗忘,经历过那场悲剧的人,你又有什么理由来指责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我们只是在保护自己!仅此而已。都说大学生素质低,可是你们却有没有看到,“彭宇案”有没有看到现实社会中那许许多多的让我们心悸的事件,大学生惨死的事件还少么,又有谁在我们受不公平的对待时说过什么,你们对金钱的追求是成功,大学生去追求是势利,当你们开着公车可以洋洋洒洒的去夜店,去买处,甚至令人发指的把你们那肮脏的手伸向,你们说要保护的祖国的花朵时,你不觉得你该下万恶的地狱么。你不觉得你就是人面的魔鬼么。漠视着人性,漠视这人人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 前几天看到新闻,是某个小县的副县长的儿子将人打成重伤,当那满脸血流的人说,为什么打人,还有王法么?居然嚣张的说:在那个县,“他爸就是王法”而照成的影响仅仅只是他爸竞选县委有点小影响。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只有沉默。 人人都知道秋瑾,可是还有多少个你不知道的秋瑾,并不代表不存在,历史被掩埋,奇怪的国度,久远的历史我们能看清,然而就在一个“伟大的国家”诞生后,你再也看不清历史的真面目。白桦先生有一篇长诗《从秋瑾到林昭》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读一读,也仅仅只是读一读而已。 流年,从未停止,多少的历史没掩埋在这流年中,一场风波平息后仅仅四个月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从懵懵懂懂到如今,二十二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其中有天真的童年,有叛逆的少年时光,花正绯红时,是我的少年,不识愁之味,却说愁。荏苒中我看到了过去我所经历的林林总总,值得回忆的却不知道是哪一段如歌的流年。守着记忆忆流年,太多的事,我们无能为力,将自己锁在寂寞的牢中,偶尔的矫情一下,偶尔的年少轻狂一下,但谢绝挥斥方遒。既然无力改变,那就去爱自己所爱的人,做一个你们所谓的没有理想没有素质,没有种种的平凡的大学生。之于我,爱我所爱的人,又有何可遗憾的。 再也不会去以身犯险,置之死地,老子有言: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篇二:记忆流年 当我用淡定的心情坐在这里的时侯,我的心不再匆忙。给自己泡一杯好茶,去品那茶中的滋味。迷漫在空气中的歌声,在耳边轻音撩绕,沁润我的心,这让我想起旧年的往事,在我小的时候,我家有一台留声机,黑色的盘子,圆圆的,中间有一小孔,在小孔的周围,有一圈红纸,上面写了歌曲的名子,梅兰芳的戏曲,小夜曲,摇篮曲……(散文网 ) 在那好多的磁盘里,我领略了歌声的美妙,那旖旎的气息记忆了我的心。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破四旧,立世新的口号尘封了这一切,封存了留声机,没有了歌声的缭绕。但我在心中还记得它给我的启蒙。 我喜欢上音乐,文革的年代唱毛主席语录歌,唱革命现代京剧,我的歌声给那个时代的枯燥生活带去了一些活力,给家乡留下了记忆,几十年的今天,还有人记得我的歌声,记得它的美好。我的心有了一丝慰藉,在我的流年还留下来它的好,捧香与人香自好。 舞台上,一曲曲,幕开,幕落。曲终人尽,潺潺的岁月,带走了已有的时光,握住的 和没有握住的光阴在眨眼间象那千帆而过,落寂的无奈,时光的无情,象唱过了的歌曲,收不回的歌声。 时光偷走了那张白纸,在上面涂上了很·多的字,画了五色的彩,装载了旅途的过往, 未曾遥问,就醉了瑶台。水动人自流,水静人自首。瞥一眼红尘,纷纷扰扰。让我的记忆在舞动中轻摇,淡淡的,犹如沉香的好。 篇三:记忆流年里的几多父爱 岁月踉踉跄跄,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生活的轨迹从来不是直的,有些弯路是必须的,那些打马匆匆而过的似水流年,多少颠沛多少曲折。但是,在我十八年匆匆光阴之中,始终有一个高大的背影一路带着我走来!就是我的父亲,父亲没有小说的复杂;没有戏剧的紧凑;也没有诗歌的含蓄;他是一篇散文,就如朱佩弦的《背影》,父亲平铺直叙的语言却饱含着对儿子深深的爱。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做梦,总会在梦里迷路,荒草野径,哪是来时的方向,哪是归属的路标,恐惧无助让我举步维艰,但是,父亲每次总会在我无助的时候出现,伸出他那粗糙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在那洒满月色清辉的夜里,一步一步地迈向回家的路,那湖水录着一深一浅的趸言,父亲的歌谣在那湖水上空飘荡回旋。我转过头,悄悄地对月亮说声:再见,晚安!笑着醒来,睁开眼,炽白的镁光灯刺得我双眼异常胀痛,但每每总能发现父亲和母亲总是守在我身边,而父亲也正握着我的手。儿时的记忆沟壑里面只留下:手牵手,无限拉长的背影清晰的刻录在漫漫长路里。 岁月的钟声慢慢敲醒沉睡的童年,我的童年,父亲好象永远不会缺席,偶尔我总幻想着,父亲会不会这样陪着我到永远呀!父亲深深的印象在我童年的眼中又得到了升华,虽然我还不是很懂事,只知道,父亲对我满满的都是爱。 走过花季,走过雨季,渐渐长大,我步入了初中时代,父亲对我的学习关心多了,同时也严厉多了,他给我买了许多学习资料,跟着我同步学习,既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老师。在语文方面我帮助他,在数学方面他帮助我,我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父亲为了我,夜晚陪我学习到深夜;为了我,他与电脑股票挥手道别;为了我,他甚至辞去了许多酒宴……看到父亲日渐斑白的两鬓,我发觉我的心在哭泣。记忆流年里的童年岁月留下的是:昏黄的灯光下,深夜两人冗长的背影慢慢拉长,慢慢提笔,把父亲的爱一点一点渗进浓墨水浸透的方格纸里。 十八个春秋,似水流年,青春浮光掠影般匆匆走过我的世界,脚步匆忙,时光的记忆渐渐遗失荒芜寂廖的世界里。但我不会忘记中考那天父亲第一次起早,不会忘记他在得知我语文数学考试用了胶带可能会得零分的沉默,我跟他说没关系,他也笑着说没关系,但我却发现父亲的眼睛却在游离。然而我却不能如他老人家的意愿,考不上重点高中,可父亲却没有责怪我,他还鼓励我说:未来会是怎么样的谁也不清楚,重要的是能在每次失败中获得收获,匆匆岁月,岁月匆匆,心中铭记的是:他,我的父亲,成长路上对我的支持。 如今,我翻开那泛黄的旧相册,凝视着父亲定格的容颜。零星几张是父亲严肃的神情,廖落的星辰陪着我一遍又一遍不倦地温习那幸福的过程。 篇四:记忆流年,那年夏天 一九九七年的那个夏天,我与几个小兄弟在村边的石拱桥洞下唱着不熟练的“七子之歌——香港”,以庆祝香港回归。紧接着,却被爸妈的吆喝声吓得跑上了岸…… 那年我只有六岁,笑的时候还如风中的芦苇前俯后仰。小孩子的眼中还如栀子花般的白色纯洁。农村的小孩子上学晚,我们也是整天的在村子里跑着玩。刚收割的麦地、树桠上下、村边的石拱桥洞下,都是我们的乐园。可最爱的还是到村边的石拱桥下,水对还小的我们来说,算是最好的了,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了。无奈爷爷奶奶总是交代我不让到河边去,说那里有小鬼。那时胆子大的没办法,也曾与几个小兄弟偷偷下过几次水。夏天还未下雨时,拱桥下的水是很浅的,我们就在那里捉小螃蟹、逮小龙虾,衣服湿了就到桥上晒干,然后再回去。这比在家里圈着有意思多了。 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我就上了小二(小学二年级),天天被关在家里做数学题,但还是偷偷下水。不过也有例外,一次,隔壁的“小三”杀猪般的叫我去捉鱼,我还没出去就被老妈关在屋里做数学题,我偷偷翻出窗子上了楼与楼下的“小三”说我不去了,我被逮到了,你们去玩吧!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又翻回了屋里,继续做那枯燥的数学题:22=4,33=6,4*2=8…… 第二天的上学路上,看他们滔滔不绝的讲着昨天的事。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不从楼上跳下去。到学校老师检查作业,说是做不完的留学校!看着他们一脸的着急,我心里乐开了花,看来做数学题还是很有用的。没想到我错的是一塌糊涂,中午放学就与他们一起留在那里了。…… 小二下学期的一天,几个小兄弟到我家玩,说下午不上课去村东的水洼地捉龙虾。当时爸妈去打牌了,就满口答应了。一个叫“胡一刀”(直到后来才知道,他老爸是村东杀猪的,没有猪在他老爸手里不服的。江湖绰号“胡一手”。那时他想子承父业,就自名为“胡一刀”。)的上“小四”。头上打着摩丝,头发梳的颇有许文强的味道。让我们叫他“胡老大”,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就叫了起来,他高兴的直跳。我们拍了拍破旧的衣服就同他去了,走到商店门口谁也不愿意走了,“胡一刀”问我们:“有钱吗?”我们翻着无数的破兜,空空如也!“胡一刀”看了看我们,从他那破兜里掏出一张时有了精神。他把钱向老皱的变了形的五角纸币。我们顿板面前一推:“给我拿一毛钱的冰棒!”老板顿时不爽了,不过还是给我们拿了两个很小的冰棒。我们四个人分一个,“胡一刀”自己要了整整一个,不过都是三两口就没有了。老板找了“胡一刀”四毛钱,我们就又下水了。 村东的水洼地长的都是刚漫脚丫的草,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很大的草塘,有的地方水很浅,中间有几处较高的地,不与周边的陆地相连,自成一地,拱桥下的水顺着河道留到这儿,形成了这块水洼地,不过这儿却是龙虾的天堂。没人的时候,还能看见许多白鸟。暑假时,全村的小孩都会来这个地方捉龙虾。我们捡着新鲜的泥,就下手掏,却往往是什么也没有。就在我们纳闷的时候,“胡一刀”说:“可能是龙虾出去玩了?”我们一听有理,不过这些龙虾怎么这样不听话,老喜欢出去。最后,我们去了石拱桥下捉螃蟹,螃蟹倒是很听话,都在家里呆着睡觉呢!那天玩到很晚才回去,“胡一刀”说他钱丢了一毛钱,我们几个又回去找,就更晚了,最后也没有找到。回去后,他们几个都惨了,全被父母逮个正着。特别是“胡一刀”被他老爸追的是满村的跑,最后被戴上“偷东西”的罪名。那天爸妈打麻将回来的很晚,因此也就幸免了。我独自一人做着数学题,不过第二天还是一样被老师留在学校。 上小三的时候,我们就到镇上去了。因为我们村的学校只有一二两个年级,两个班。那时候还以为毕业了呢?整个暑假高兴的满村子转悠。由于父母们的“政策放松”,水洼地和拱桥都可以去,只是不能玩那么晚。那个夏天,是我们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 那年夏天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有规矩,可能是到镇上上学的缘故吧。“胡一刀”读小五那年,他老爸不再卖猪肉了,说是到城里做生意,全家都搬到城里去。临走时,我问他还想不想杀猪了,他说老爸都不愿意卖猪了,他也想改变理想。我们送他出村子的时候,他告诉我说:“那一毛钱第二天又找到了,掉在龙虾洞旁了。我们对他是严重的“仇视”。因为后来每一次“下水”时,我们都大找一番,但都是以失败告终。我现在才明白那时候为什么当时“胡一刀”镇定自若的,原来在耍我们。我们就要找他算账呢,四轮已经开出很远了。…… 在镇上学三年,我也到城里去上学了。不过却不是举家搬走,而是我一个人走罢了!那时爸妈也不去打牌了,而是出去打工了。我则是一个月回去一次。自己走的路是越来越规矩了,不过外面的世界确实比老家的精彩!怪不得有很多人愿意搬到城里呢? 初一那年,我碰到了“胡一刀”,他已经读高中了!不过我们也只是寒暄一下就没话说了,可能是年龄的差别吧。后来知道他父亲在城里做生意赚很多钱,他也变得不一样了。他告诉我别再叫他“胡一刀”了。我默默答应。心里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初二那年夏天,我回老家,路过石拱桥,却发现两边的栏杆已经没了,碎砖块落得水里都是,堵住了一只桥洞。爷爷说那是被车撞的,连车也翻进了水里,我心道可惜! 回到家后的第二天,我发现原来回家也不是那样有意思,百般的无聊,但却不明白为什么在学校会想家呢? 乡间的小路上,我一个人徘徊着,却发现一直都在想童年的事。不远的石拱桥,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那样沧桑。我提了提裤腿,走了下去。青灰色的砖早已没有本色,透漏着墨黑。粘在洞壁上的青苔也慢慢脱落,曾经光滑的水底现在也是“怪石嶙峋”。我站在拱桥洞下看向东边的水洼地。几个小朋友正在那儿玩。我突然想去找“胡一刀”的钱,但随即打消掉了这个可笑的想法。看着他们,我想这是不是岁月捉弄人!曾经在一起的小兄弟们很少有上学的了,不是去打工了,就是已经结婚了。越来越感觉到太突然了,因为曾经见到我们村的女孩都会害羞,现在都谈婚论嫁了。只剩下我与一两个小兄弟还在上学。空旷的草塘,却只有我一个人在眺望。我呐喊了几声,只有空空的石拱桥洞发出阴森森的回声,令我毛骨悚然。我提了提裤腿,匆匆走上了岸。
|
|
上一篇 淡写流年 下一篇 忆流年
|
|
|
|
|
|
 |
|
|
 |
随机推荐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