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2-14 13:54:00 阅读:1 |
篇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我不知有没有等待的理由,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回头给你电话,我便开始了等待。 分别这么多年,突然有了你的消息,我压抑了十几年的感情,顷刻间象火山一样喷薄而出,我控制不了对你的思念,我想像不出你现在的样子,但是我知道,不管你变成了什么样子,在我的心中,你永远定格在那个热恋中的朝气蓬勃的你,热情如火,深情似水。我不知道再次遇到你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又该如何面对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你? 为了等你的电话,我泡了一杯普洱,翻开《诗经》,慢慢品读,这样我的心会平静很多。《国风》中的《子衿》是这样写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是一首描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恋人的山歌。小女子矜持又希望见到心上人,不安中,那种“一日不见如三月”的强烈渴望跃然纸上,人到中年的我,突然就有了这种感觉。 我想起了我们,有苦涩也有甜蜜的初恋,互相珍惜,艰难厮守,就这样,苦苦地坚持了五年,五年的时间居然没有感动上苍,当父亲向我下了最后的通牒时,我屈服了,因为我是软弱的,因为我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因为我是读着儒学长大的,因为我受着“百善孝为先”的熏陶,也是因为我对我们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更是因为你的身边总会有女孩子莫名其妙地追着你……所有的因为,让我失去了反抗、抵抗。我不知道是我的软弱还是命运的不公,葬送了我们的感情。当我的泪落下的那一刻,我们走到了缘分的尽头。从此,你去了省城,我远走京城。 我慢慢地品了一品普洱,浓浓的,苦苦的,一如我这些年的心境。五年的感情,哪能说放下就放得下?更何况,多愁善感的我是那样的崇尚爱情的专一,我始终坚信,女人的真爱一生只有一次。你我转身的那一刻,我的心从此变得孤苦无依。你恨我,你果决地走掉了,不再回头,我的泪汇成小溪,我知道,你只会伤心一时,我却要伤心一世。 真的是那样,错过一时,就等于错过了一世,一辈子就这样地改变了。你和我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有了不相干的命运,曾经彼此的你我,没有了系在腰间的那条红线,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渐渐地变得陌生又遥远。 电话响了,却不是你,我有些失望,把普洱茶又续了一杯水,无聊地喝着,现在的茶已经没有第一杯那么苦涩了。你说,不知为什么,没有理由,说分手就分手了,你感觉很绝望,不知未来在哪里,不知下半辈子如何过下去,那时,你把自己灌醉。之后,一个又一个女子走到你的面前,可是你再也找不到我们在一起时的感觉,漂亮的,美丽的,可爱的,都唤不起你的感觉,最后,你找了一个最最一般的女孩子,你说,找一个对你家庭好的就够了,你的感觉已经没有了。她确实是那样,无话可说,任劳任怨,百分百地对待你。我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本来,那个照顾你,拥有你,爱护你,与你孝敬双亲的人应该是我。但我却将这份幸福拱手送给了别人。 我们断了所有联系,你消失了,我也消失了。我带着一颗滴血的心,在家乡之外四处流浪,再也等不到你回来为我擦噬伤口,为我遮风挡雨,也许你受够了我的任性,受够了我的无理取闹,受够了我的莫名其妙,我也受够了我的不善解人意,你也放弃了我,放弃了我们的感情。那时,我多想对你说,因为我在乎你,我嫉妒别人,所以我常会对你发脾气,只是让你更重视我。也许,那时我们都太年轻,我太自负,你太自尊,在我看不到我们未来的时候,我彻底地伤害了你。我是多么的自私,总是想让你来了解我,迁就我,爱护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你的压力有多大,也没有想到要为你去分担压力。当我懂得这些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走过了人生这条单行路,已经没有走回去的路了。 我的普洱茶已续了五次水,从黑色变成了淡茶色,你的电话还没有来,希望像肥皂泡一样一点一点在破灭。人都会变的,我变了,你也变了,你再也不是那个愿意为我付出一切的你了。虽然你还是说,对于我永远是无怨无悔,是的,我们都不会后悔曾经发生的故事,但是,我们又要为自己不同的生活去奋斗,去打拚,去付出责任和义务,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回忆是美好的,那里有我们一起走过的足迹,那是只有我和你才拥有的故事。不知你可曾记得,我去外地上学,我们只能鸿雁传书,缠绵悱恻,那几页纸又怎么能传达我们的情谊?放假回家时,你骑着单车去车站接我,那是我们第一次分开后的重逢,我们都控制不住那种相思的折磨,你把我直接抱到单车前面,你几乎是搂着我,在一条无人的小路上,发疯一样地吻我的后颈,那一刻我溶化在你的爱里,溶化在你的怀抱里,我在你的怀里不停地颤抖,那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次,也就是那一次,我知道,你是我这一生的唯一的爱。 生活真的是个多面孔的魔鬼,给你幸福的同时,又在想方设法地破坏这份美好,剥夺已经习惯了的幸福。我弱小的双肩抵挡不住外界的压力,我残忍放弃了你,一个人走了。我就象那个可恶的狼外婆一样,把你咬得遍体鳞伤,然后,又是一副受伤的样子离开了。我不想请你原谅我,我知道,你永远不会怨我,即使你的心还在流血,你是不想我的思想有太多负担,不想我有太多的罪恶感。 这杯水已经是第六杯了,茶的颜色更淡了,味道也更淡了。我的思绪也是淡淡的,没有了苦与悲。岁月的车轮辗过了我们彼此的岁月。如今十七年弹指已逝,我们都是饱经风霜,再不是那如花的年龄,再没有曾经的浪漫和激情,我们都各安天命地过着各自的生活,也期待哪一天相遇,那时,会不会:执手相看时,已泪湿双眼。我们都在互相安慰,做不成鸳鸯,还可做知己,我们是家人,最亲的家人,可是我们能做家人吗,我们能做亲人吗,那么深的感情,怎么能分得清是哪一种感情? 那个下午,我灌了满满一肚子的茶水,茶已如水,情是否也如水?我不能说什么,这么多年,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处事态度大概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也许是我期盼得太过焦灼,我们生活在两个概念的国度里。 整整一夜,我都在胡思乱想中度过,不知是脑中还是梦中,一个个画面支离破碎,无法拼接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看不清,这是不是我们的故事,可我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故事再也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拉开窗帘,鸟语花香,一缕清新的晨风扑面而来,明亮的阳光照在我心底那个一直封存的角落,我知道,电话对我来说,已不重要了。我们就是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一辈子都会珍藏彼此,何必为了过去,就去拒绝阳光,拒绝一切美丽的东西呢?我们在心里怀念着,不也是一种美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篇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诗写一个女子在城阙等候她的情人,久等不见他来,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文章写出她烦乱的情绪。(散文网 ) 记得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见这样一句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作者却有另一番解释,说“只不过是爱上了一个人喜欢穿青衫的男子,于是,就会关注所有穿青衫的男孩,与男孩本身又有何干呢?”是啊!作者说的没错,想想我自己,现在完全可以引用作者这句话呢?我只不过喜欢的是一个外在的光环,与他本人又有何干呢?假如没有那些所谓的光环,没有那些外在诱人的优点,我想,凭我?别说喜欢,就是想我和说话也很难,更谈不上爱了。 爱是什么呢?就像我以前说的那样,可能是甜蜜的牵手、可能是莫名的心跳、可能是一份牵挂、当所谓的激情过了之后,当遇上一个更会让自己心神意乱的人的时候,之前所谓的承诺也就随风流失了,最痛的永远都是那个舍不得放手的人,爱情就像两个人在拉橡皮筋,疼的始终是那个不愿意放手的人。 想想过去,也需彼此是真的爱过,因为太爱,因为知道自己不能给对方想要的生活,所以选择放手。让对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快乐。一次又一次伤害着彼此,其实,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比谁都疼。 其实,什么也不用说,因为你心里比谁都清楚,我想说什么。 最后,唯有心底的那份坚持还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篇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点35分 “快,妈,老师说今天考试,必须在7点40以前到校。”经孩子一提醒,我急忙摞下刚喝了半碗的豆浆,拿着钥匙冲到楼下,跨上“小鸟”,飞快地向儿子学校跑去。 立冬已过,寒气袭人,这才发觉没戴手套,两只手在清晨的微风中瑟瑟发抖,像荆条抽打着似的隐隐做痛。学校门口那条街早已车水马龙,家长和学生络绎不绝,像是还没散场的早市。“爱玛”来,“红都”去;“豪爵”过,“本田”往。突然,一辆“新日”越我而过。“记住了吗?六六多少?”“新日”上一位年轻的妈妈的话随风飘入我的耳际,没看见她的容颜,只看见后座上孩子的背影和她飘逸的长发。我加大电力试图追上她。又一辆“森地”挡住了我的去路。“对,六六三十六,五六呢?”年轻妈妈接着又问。“五六三十”孩子流利的回答。“嗯,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不着急,慢慢做……”年轻妈妈边走边叮咛。突然,我心头一颤,像是蜗牛的触角被人用手指碰了一下,急忙缩回。 是啊,今天儿子中考,身为一名中学教师的我又何曾像这位妈妈那样辅导孩子背乘法口诀,嘱托孩子考试时要注意什么。昨天晚上开会到8点,儿子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回来后胡乱弄点吃的,赶紧催促孩子睡觉,等孩子脱了衣服钻到被窝里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妈,老师让给你背课文,我差点忘了。”说着就背起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不知不觉儿子竟然背着背着就睡着了。 今天早上我的早读课,5点半从家走的时候,儿子睡得正香,等我7点20从学校到家,孩子已经穿好衣服,洗完脸,在整理书包。“又买包子了,妈?”“嗯,快过来吃,吃完了去上学。”儿子匆匆忙忙吃了两个包子,喝了一杯豆浆,时钟已经指到7点35了。我们仿佛在和时间赛跑,我和儿子仿佛在玩捉迷藏游戏。孩子,当你听到别的小朋友的妈妈边走边辅导边走边叮嘱的时候,你心里是不是在后悔,后悔找个老师做妈妈。 还记得儿子第一次独自从学校回家的情景。那时儿子5岁,上学前班。那天我第四节课,临走的时候,我和他商量:“妈今天有第四节课,你大姑忙,不能去接你,你姑奶也有事去不了……”“那我就自己回来。”还没等我说完,儿子已猜到了我的意思,说着找到钥匙挎到脖子上。我把钥匙塞到他外衣里面,愣了半天,竟不知说什么……“不行,不行,还是给你秋姨打电话,让她去接你吧。”我边说边拔电话。“不用了,妈,我想自己回来,你就让我自己回来吧。”儿子拽着我的衣角。电话打通了,可是她不在家,在南阳出差。“妈,就让我自己回来吧,你是不是不放心呀?我保证靠边走,不和陌生人说话,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我被儿子的激情所打动,心想趁此考验考验他的独立自主也好。 可是,送走孩子后,我就后悔了,一个上午坐立不安,魂不守舍的。我怎么能答应孩子呢?他还那么小,还没上小学,从来没有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我怎么能拿这考验儿子呢?有我这么狠心的妈妈吗?第四节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一直盯着教室后墙上挂着的钟表。当表针指到11点20分的时候,我心急如梦,孩子放学了……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路边玩耍,不知道他有没有遇到陌生人,不知道他是否躲过了车辆,更不知道他是否穿过了马路……我一直在责怪自己,我是个粗心的妈妈,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孩子,当你看到别的小朋友的都有爸爸妈妈接走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怨恨,怨恨妈妈只要工作,不要儿子。 就在昨天下午送你去上学,我因监考需要提前送你,你却躺在地板上不肯起来时,我还狠狠的打了你几巴掌…… 孩子,请原谅妈妈。 篇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不得不说,从小到大,这15年里,也没真的读过几本书。也不曾去领会过几篇那些古代的骚人志士们的千古名篇,连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种文言文,自己都不曾背过。对于古诗还是古文,了解的也许连书本上的皮毛都没有做到。也许,有的会以为我更喜欢现代诗文,其实不然,我对现代诗文了解的更是少之可怜。但是,我对它们没有太多的了解,却又似乎很喜欢。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真正非常喜欢的一个作者,可是,我却喜欢那些能打动我心扉的文字。其实,我自己觉得自己读书很搞笑,每次看书,都是先看书名,要是一本书的书名足够在瞬间令我眼前一亮,就算那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很好,我也许也会把它看完,若是太过浅薄,我想我终是会忘记得剩下一个开始的——书名。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电视里放《蒹葭》《关雎》等《诗经》里的篇章,其实不知道什么意思,却是可以背得滚瓜烂熟的。对于《诗经》我一直都没真正的读过,也不曾想过那些诗句是从《诗经》这本听着似乎会使我联想到,各种教义之类的书。也,因为如此,当心情烦躁不安的时候,《思无邪》这三个字映入瞳孔的瞬间,会让我渴望去接触《诗经》,其实让我不曾会想到思无邪,这个足够简单却又十分有寓意的名字会是一本诠释《诗经》,却又十分令人眼前一亮的美文。 也许,在之前要是让我自己去读《诗经》,那些本是那么好的诗篇一定受到我的曲解,而黯然失色了。对于《诗经》这样的篇章,也许我只能够,像叶公一样,好龙又能如何呢?还不是只能够束之高阁罢了。而诗歌,或者词句,还是文章都有它自身的灵气,若是,为了无聊的打发时间,还是不读得好。我想,即使我们不能够真正的懂得诗人作者们的心境,我们也要带着自己的一份心去品读,就算如戏子般,也要做席慕容笔下的“我只是一个戏子,活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若是一个戏子的心没有完全的入戏,那么他的眼泪又怎能从别人的故事里流出来呢?古人言“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无法完全去知道诗人作者的感情,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知我者”,用我们那颗寻找的心灵去穿越时空,看那一些诗人所谓的坎坷心酸,风流倜傥。那样,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不只是诗句吧?还有的是那些心,那些一样追求自己梦想的心。他们是不可能被一首诗句可以诠释得了的,他们远远大过从他身流淌出来的那些句子。 也许,对于诗句,文章,他们最美的就是那颗心。曹操这个历史巨将,不也借用《诗经》里的“青青子衿……”来表达出自己的求贤之愿吗?而这一句在《诗经》里,却谈的又是另一番风味。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对于文章还是诗句,也许,我们不能够还原那些剧情,却可以透过心灵的交通,让那些情感、景象、故事。。。都历历在目。我们每个人都不同,当我们心灵与诗句美文所交流的时候,所感又何能相同呢?但,若真为“知我者”我想,总是会有共同之处。我们可以同悲同喜,我们会因为“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而替慧娘感到惋惜和怜爱。后来萧郎回来,更是让我想到李清照的“物事人悲”。 “知我者”非知我者,而是,知的是心,感的是情,看的历史剧情。古往今来多少天妒英才,有多少有缘无份呢?相知者必定为心知者,她和他有缘,但是不一定有份。陆游、唐婉本是多么甜蜜的一对,缘使他们相遇,相守,却终是无份的。相爱又如何?怎么能做到忠孝两全?又怎么能鱼和熊掌兼得?没有份,缘转眼就分离。他另取,她另嫁,缘又相聚,可惜真的是无份呐。“错错错”又如何呢?他为了孝负了她,心却总是她的;她为了满足他,另嫁赵士程,却终究爱的不是这个眼前人啊。她不爱他,所以她又负了赵士程。但是,他又是爱她的,所以他尊重她,一切的,他可谓是把自己的苦楚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陆游言苦写了《钗头凤》,唐婉思苦续了《钗头凤》,只有他,明明一切都看在眼里,却是“知”而不言。虽然这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但由此可见,我们看一篇文章,一首好诗词,不只是用眼,还得用心。最好是做到心里明白,有的东西并不一定要用言语。提到这里,我想起了春秋时期的伯牙,这个琴艺高超的人。他求的不也是一个“知我者”吗?他的言语从来都是他的琴音,子琪这个“知我者”她就是用心去感受伯牙琴曲的意境。他们皆无言但是胜过有语,可惜知己难求,子琪归西后伯牙毅然断弦焚琴,只因再无他的“知我者”。 对于好的文字,无论是从何处而来,我想它本是美的,就总会是美的。无论是心境还是意境,只要是心灵的吟唱,就算那些文字并没有一定的功夫,只要是心灵流露的真情,就远远的比过了那些表面看起来十分华美艳丽,却是文字灵魂浅薄的所谓美文。而用心的“知我者”,所爱的却不是所谓的美文。许多的文章,吹弹得令人心花齐放,初看上去,感觉还行,但是一旦看得多了去了,没有意境和灵魂的,终是无法真的让人心灵为之空处位置来的。我很喜欢看文章,却没记住过几篇,也是因为他们不曾进入心里,只不过进入了眼中。我还记得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听见安意如这个名字的时候,本以为是男生,没想到却也是女生。当看了这本书总是让我感到一种美感,一种刚柔感,一个女子却又有男子的心,让我感到心里微暖,想到自己起的第一个笔名时不也是希望自己能够男子、女子的心都具备吗?而看着安意如的文,我找到了这种感觉。可是,不足的还是,历史太过于被她脂粉化,厚重之气,苍伤之感已经暗淡了几分,虽不得不说,她对古诗的见解很有深度,但是太顾于文字的美感使得意境深度不够。对于文章还是古诗词,我对它们的理解仅是我自己心灵所感之情,也许在你的眼里我所理解的东西更没深度,但是,我想我心灵是快乐的。因为它可以穿越在古往今来的时光中,与那些名人或许无名小卒的心灵交谈。那些美丽的东西,总是让人玩味。 上学,读课本,听课文,总是重复着,但是心灵却不曾被禁锢住了。多少年来,多少人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是,我却是很喜欢他的,反之是诸葛亮,这个多少人赞美过的人物,我对他仅仅有敬畏之情的。虽然,我读到的许多关于三国的文字一般都是赞美了诸葛亮,却贬刘禅的。但是,我却喜欢一篇《谁言阿斗是饭桶》的文章,尽管那篇文章写得并不美丽,却是真情流露,让人尽收心底。而且作者不屈与大众的目光,把阿斗生前所作所为用浅显的文字写出来为阿斗辩白,而且又写出了现代社会太多的人偏向一面,曲解历史,作者不顾于语言上的视觉美感,而在于文章灵魂上美。也许,那些看似很粗拙的文字,它们是用真情做墨,把心灵当笔,不用太多的华丽辞藻,却真实谱写而成的。它们也许没太多的人喜欢,没太多的人理解,但是,它们的作者懂得,那是心灵的吟唱,它们的“知我者”明白,那才是真实的美好。 我想,一篇好的文章,真的美,是心灵的美。灵魂的美。那些表面的文字,就像《画皮》里的那张人皮,美丽的不过是外表。一个好的读者,则是不求华丽的包装,而求那心灵的“知己”。千古风云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没读过多少本书,可是,我想我是会用心去读我所爱的书。历史的沧海桑田,我无法记得多少,可是,我总能想起,因为,美的住在心里。我如同一位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眼泪。 书山亦求“知我者”,学海轻吟《诗经》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
上一篇 青青子衿 下一篇 我心悠悠
|
|
|
|
|
|
 |
|
|
 |
随机推荐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