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卡夫卡,弗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22-7-21 12:08:30 阅读:14

【生卒】:1883—1924

【介绍】:

奥地利现代作家。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专横暴虐,引起卡夫卡终生厌恨。中学毕业后进布拉格大学,学了两周化学,后从父命改学法律,但兴趣在文学方面。在此期间开始写小说。一九〇六年大学毕业,获法学博士称号,从事法律工作。终身职务是“工人工伤事故保险公司”职员。一九二四年六月三日逝世。卡夫卡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方面。他的代表作有三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短篇小说名作首推《变形记》(1912),其次是《判决》(1912)、《在流放地》(1914)、《乡村医生》(1917)、《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绝食艺人》(1922)及《地洞》(1923-1924)等。卡夫卡的创作的总主题,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人的孤独感、陌生感、恐惧感、苦闷感和无出路感,作为他的作品的思想基调,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对资本主义制度失望,又感到前途迷茫的一代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情绪。《美国》是号称“孤独三部曲”(三个长篇)的首卷。描写一个叫卡尔·罗斯曼的文科中学生,因为被女仆诱惑有了私生子,被父母推出家门,身无分文,流浪异国的坎坷遭遇。《审判》写银行高级职员约瑟夫·K一天早晨,突然被出现在他的寓所里的两个法院差役无端逮捕,后来,未经合乎法律程序的审讯,就象一条狗一样,被随便处死了。《城堡》是最有卡夫卡特色的一部小说。叙述一个叫K的外地人,自称是应聘的土地测量员,眼望自己要去的城堡,没有任何的关隘哨卡,却始终未能到达的故事,充分表达了卡夫卡关于“目的属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不过是彷徨而已”的思想,即“现代人的困惑”。短篇小说《变形记》采取人变为虫的荒诞手法,深刻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格利高尔·萨姆沙从变形到死去的悲剧,是小资产阶级和下层劳动人民毫无保障的生活处境的写照。《变形记》和一般的描写“变形”的作品(如尤内斯库的《犀牛》)不同。它强调表现人遭到“变形”(即异化)后的心灵痛苦。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卡夫卡生活和进行创作活动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也正是西方早期现代主义流派兴起的时期。卡夫卡的创作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重要特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和社会上的普遍异化。但这一思想内容,卡夫卡是借用荒诞的超现实的艺术形式和扭曲的文学形象来表现的,强调突破表象,直接裸露人和事物的本质,以取得强烈和惊异的效果。他采用的艺术方法和手法,与传统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对后来的许多现代主义流派和作家有深远的影响。卡夫卡作品带有浓厚的寓言色彩。这造成了对他的许多作品解释的分歧。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上一篇 《看海》李昌昊散文赏析   下一篇 《月下华年》邓跃东散文赏析
随机推荐文章
·生活依旧继续
·我的红尘青春
·优雅的女人是一幅画
·走出老屋
·满满的怀念
·冬愁
·曾经的那个他
·让心住进春里
·人生百态,滋味复杂
·最美的月亮
·记得微笑面对生活
·把握三次成长机会
·生长,它拒绝忧伤
·寻觅幽雅,仅此足矣
·独坐窗前,看夕阳西下
·晚安依旧,早安如初
·懂生活,很难
·每一个秋天,每一次落叶
·人生不是磁带,人生也不能倒带
·赢了才是有理的人
·我在忧伤中渐渐的成长
·这个中秋,不再是一个人了
·一份完整美好的感情
·赏识自己,了解自己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