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小村之殇》张强散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14 13:38:47 阅读:4

人到中年,常会怀旧。

多年漂泊在外,因为忙碌,且在城里有了容身之地,回村的次数便渐少。常常,静静的日子里会忆起旧时的小村。

那时候每年都要下几场雪的。小伙伴们便在“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中,享受着自由和快乐。雪后,到处白雪皑皑。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会把雪儿攥成小球,通过手的温度融化些,从指缝向小伙伴脸上洒去,喷得一脸水,引起“咯咯咯”地大笑。你追我赶,跌倒了,马上爬起来,继续嬉闹,惬意极了。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母亲的呼唤和回家的路……

雪后的茅草屋檐下,结了一排排的冰棍,尖尖长长的,诱惑着好奇的小伙伴们去猎取。靠“人驮人”沿着墙体上去摘,小心翼翼地,慢慢下来。得到了,握在手上,似战利品,如玩物,或吃,或看,摆弄着,嬉笑着,炫耀着……

最难忘,去生产隊看杀年猪。年尾,队里总会杀一两头肥猪,分给社员们过春节。那是村中一年最翘首期盼的事,在土地上辛勤忙碌了一年的乡亲,最终得到了那期盼许久的念物。那是村里的大喜事,所以全队人集体出动。

到了宰猪的那天,早早吃罢了饭,便拿着盛肉的工具去队院里看热闹。

队院,那里已经聚集了众人,与我年龄相仿的童伴居多。见有七八个壮汉,把袄儿用围脖向腰部一扎,逮猪。两头猪,挣扎几番后,躲到猪圈一隅,瑟瑟发抖,束手就擒。汉子们七手八脚,几袋烟工夫把猪拾掇了。须臾,几片猪肉,长长地挂到架子上。质嫩肉细,那么耀眼,那么诱人,泛着白白的光,令孩童们垂涎欲滴。

等我使出浑身的力气把分得的肉拿回到家时,即央求母亲做肉吃。母亲拿起刀具仔细打量了这块贵重物什,犹豫了再三,最终在一个边角斜斜划了一下,便炖了一大锅白菜。那晚的那顿饭则成了我永生中咀嚼的记忆。剩下的肉,除了除夕能吃到外,则要束之高阁,亟待着亲友们来我家“走亲戚”,待客之用了!

令人魂牵梦绕的家乡,除了冬季雪后嬉耍和看杀猪,还在结冰的小河上滑冰、打陀螺,还有破冰逮鱼,到最后总双手空空。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光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近年来村子似“走火入魔”了。

这得慢慢话起。

曾几何时,土地开始承包,山林开始承包,沙场开始承包,所有可以承包的项目都统统承包。这“承包”确实具有极大的生命力,集体时一年的农活,承包后用不了几个月就干完,确实解放了劳力,提高了积极性,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干劲儿。无数的人早早劳作完自己的土地,有空闲打起自己如意的“小九九”。有人开饭店,有人开宾馆,有人理发,有人办厂……经济活了,手头的钱也渐渐多起来,人们的观念也愈加活泛了。

不几年,荒芜的大山开始说话。似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大老板看中了大山上的山石的用途。据说可以造水泥,建桥铺路盖楼。这时有人提出了承包这片荒山。

有人尝试把山石挖起运送出去,小村开始“火”起来,热闹起来。寸土寸金。村周围的山石成为众人的觊觎之地,曾因为一块山石的承包权,竟聚来数人格斗、拼杀的惨烈场面。最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用拳头说话”,流血结束了争斗,争斗赢得了结果。

村周围成了货物的集散地,顷刻之间,饭店、商店、旅馆、肉铺、菜店、修理厂在周围都开张了,热闹异常。来来往往的人中,认识的、不认识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开车的,不开车的,汇聚一起,都怀着相同的“淘金梦”集中在周围。

那时起,村子天天有人数着票子,喜在眉梢,乐在心里;村子天天有人酒醉了再醉,泡在酒里,醉在梦里;村子天天有人去洗浴中心,泡澡、洗脚、按摩、泡妞,高消费,消费高。那是由于兜里鼓鼓的钱囊而使得人蠢蠢欲动。

村子疯狂起来。

从那时候起,开采者似乎要把小村的山石一夜搬走,开足马力,日夜轰鸣。从此,那地方,田野难见花草,到处伤痕累累、坑坑洼洼,良田被废;夏天,石坑里污水盈盈、垃圾遍野;秋天,舍弃了土地的乡邻们,簇拥着矿老板拼生活: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渐渐地,小村冬季的天气已不再是寒风凛冽,雪也没往年那么频繁光顾。这时候四周有异味氤氲而来。空气中的雾常常飘浮着“小颗粒”,后来人们称它为“雾霾”。村子水井水位骤降且经常干涸,流淌的小河已经断流,有鱼虾的河水成为人们“曾经的记忆”……

故事的主人公,其结局让人唏嘘不已,给人反思的同时会感叹:结局该往哪里去?

堂哥林,55岁,生于斯长于斯。从生产队时到一系列的“承包”之后,都没有离开过小村。生产队时代,他是村上赫然有名的队长,指挥着几百号人。落实土地政策后,他又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承包了村里的一片荒山,在荒山下挖石材,开始供应给农村打墙盖屋,到后来供应乡里、县里修路的石子,再之后供应水泥厂,步子愈迈愈大,生意如火如荼。由开采到加工再到销售至建筑工地、水泥厂,“一条龙”服务,生意一步一个台阶。

随着收入的提高,经济的改善,他的家庭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由土坯房换成瓦房,后来盖了二层小楼,代步由自行车换为摩托车,再后来为轿车,现在拥有奔驰、宝马多辆。然而,长期的矿山污燥环境生活,及奔波、乏累和操劳,过度的体力透支,他竟“没能笑到最后”,在距离“花甲”前的五个年头,得肺癌,溘然而逝,留给了后辈不菲的家业,成为当地人们街评巷议的“英年早逝”的例子。恰如小沈阳在小品中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人死了,钱没花了”!令人扼腕叹息!

随后,村中,又有几个矿主得肺癌而逝。

麻烦事还没有消停,小村中有人死亡,检查结果是癌症。渐渐地,小村及周边得癌症死亡者竟十之八九。

癌症,成了小村人的“克星”。这,怎么了?

今天的小村,面貌大改:茅草屋没有了,大瓦房或小洋楼耸立,漆黑四合铁门外石狮守护,气派无比;往日的生产队成为历史的瞬间,所谓的生产队院落也不复存在;冬季再不会有人等待着看杀年猪了,怀揣票子的“有钱人”杀猪吆喝着赠送;村里车增多了,新的、旧的,白的、红的、黑的、黄的,豪华的、越野的,昌河、捷达、甲壳虫、雪弗莱、猎豹、丰田、奥迪、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等,数不胜数。

这里的人谈论的话题就是金钱。人们见面互相打问的话是“今天赚了多少钱?”,而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人人都有各自的“锦囊妙计”。于小村而言,“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焚林而猎”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村子可耕种的土地日渐减少,即便少有的几处也在苟延残喘,或者他们认为这土坷垃里刨食钱来得太慢,农人难得的土地,被他们遗弃,或者干脆植上树,或者报废荒野、杂芜丛生,任其自生自灭。人们求财之道是开采,开采,且村子周围占据着良田的各种加工厂在日夜加剧着这种“美丽的繁华”。每到夏季来临,村子的空气中常常被莫名的怪味充斥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小村,也许为“个例”。而在别处南南北北又有多少个类似的“个例”上演呢?

岁月不断地更替着,娇媚的春,火热的夏,丰盈的秋,然后到了萧瑟的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轮回着。小村,虽角色不同但故事还在不断地演绎着。

往事很留恋,然现实很骨感。旧时的小村正渐行渐远,对小村的眷爱还残存着温度,但是令人看不到回家的路。多少次梦里回望,小村已经面目全非。忽然想到一首歌:

你消失在那转弯处/你离开得那样仓促/难道爱就这样结束

我的眼睛已模糊/我的眼泪忍不住/晚风中我好孤独

只想一个人傻傻的哭/我找不到回去的路/我的心疼痛到了麻木

手心还有你残留的温度/我爱得好辛苦/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爱得越深伤就越苦/在失去的原地久久守候

近日我又回了一趟小村。一切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如今的家乡,常常传来讯息。谁谁死了。什么病?肺癌。

癌,小村之殇,时代之殇!


上一篇 肖复兴《通向护城河的小路》   下一篇 赵德发《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二)
随机推荐文章
·平凡人的真爱
·不可缺少的享受
·距离需要等待
·唯与你共勉
·那个懂你的人
·那是你喜欢吃的梨
·千回百转的梦,千回百转的等待
·谢谢你给我带来的
·一场秋雨一场凉
·人生总会有困难
·在时间隧道,你我行走匆匆
·今生让我遇见了你
·感谢命运让我遇见他
·错过那个珍惜你的人
·惟愿今生陪你白头到老
·我在记忆里等到你归来
·只要你能看见
·最美的,徒劳无功
·择一处静谧,书一方感慨
·不要让真正爱你的人变得冷漠
·将目标付诸行动是关键
·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如童话一般美好
·爱是发自内心的持续理解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