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彭丽群《中国画》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2-3 9:54:02 阅读:3

当下,中国画越来越被我国人民所喜爱,生活中处处可见书画作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中国书画这一古老的东方瑰宝,正逐渐走进千千万万寻常的百姓家。中国画以它独具的艺术语言,把凝重的时代痕迹、遥远的时尚空间、古朴典雅的艺术感染,浓缩于赏心悦目的咫尺之间,使人们工作的劳累、人世的喧嚣,顷刻间得到化解。

中国画艺术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我们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对人类社会,对人类文明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艺术是通过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中国画不少作品是表现时代性(如《清明上河图》)、地方性(如黄土高原或塞外风光)、地方风情(如少数民族),还有社会生活、自然风貌、动植物特性等。这些作品,都使我们从形象上认识历史、社会和自然。所以,无论作者有意无意,艺术品自然而然,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们这种认识、智力的作用。中国画讲画理、画情、画趣,具有教育功能,往往反映作者的正确观点。只是它的作用,是通过感情上的渗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立竿见影的说教。它的作用不是其它方式所能办到的。某些丑恶现象,往往法律手段不能制裁,道德的格言也不能使那些生活空虚和庸俗的人有所收敛。但通过绘画艺术等艺术形象的鞭挞和嘲讽,往往得到意外的效果。只不过绘画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板起面孔教训人,而是将教育寓娱乐欣赏之中,让欣赏者从中得到教益。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是具有美的感染力的,好比放出的气息,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得有信息的接收引起共鸣,才能发生作用。这就是说,光有好的国画作品还不够,还得有喜欢和欣赏中国书画的人。不同的天赋、兴趣、爱好、文化、经历及艺术修养等因素,成为欣赏者的综合素质。其素质越高,欣赏水平越高。就会认识和喜欢比较好的绘画作品,就容易理解和接受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如同中餐更能濡养国民的身体,作为国粹的中国书画比其它画种更贴近我国民众的生活,它释放的情感更易为中国人所接受。

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接受的中国画是“雅俗共赏”这一类型的。所谓“雅俗共赏”是指专家和同行认可、广大群众喜欢的一种风格。“俗”不是指“低俗”,而是易被多数人欣赏接受的通俗。它们多有清新绚丽的画面,温和自然的神韵,既符合传统又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社会要求艺术适应面广,中国画作品不仅要给画界同行看,更要给不会画画的平民百姓看,否则必然失去生命力。美术作品要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人画所谓的“丑人”“怪石”“呆鸟”,违反美学规律和造型艺术法则,违反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大众的欣赏习惯,认为“丑”“怪”就是与众不同。而这种形象使人看了难受,造成了精神污染,背离了美的初衷,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美术作品,是否“美”是至关重要的。

在华夏大地上,从天南到海北,从城市到乡村,从民间到宫苑,处处都能看到中国书画的身影,显示着中国画的精神,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收藏和悬挂书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除了用国画装饰居室,历代文人雅士还喜欢请人在扇面上作畫,夏天随身携带,既能纳凉,又可以时时欣赏,成为“行走的中国画”。


上一篇 田 瑛《高楼间   下一篇 普普《柴火》
随机推荐文章
·一路上,你依然牵着我的手
·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
·因为有你,所以我不需要勇敢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珍惜一个懂你的人
·都是寂寞在撒谎
·不离不弃,相守一生
·有你的相伴,此生无悔
·在纸的一端,飘舞成花
·主动的女孩不会被珍惜的
·走在记忆的经纬处
·倒不尽的苦愁,说不尽的情思
·人生是一场秀
·回忆是,一行行下落的风景
·远方的你,是我生命的原乡
·倒看四大名著
·有你,真好
·岁月的手,时光的刀
·怀旧就是物是人非
·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
·为你等待,默默静守一个未知的归期
·将思念刻地这么深这么长
·一份温存,一缕爱恋
·红尘滚滚,人生漫漫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