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钟叔河《旧时花价》随笔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19 14:40:37 阅读:2

旧时花价

长沙虽是古城,却非繁华都会,消费水平历来不高。我在此生活前后垂五十年,见到鲜花成为大宗消费器,还是近几年来的事。长沙在这方面不仅落后于广州、上海、昆明,就比更为内地的成都、洛阳也差得远。

其实在过去,长沙也是有花市的,而且出现过很高的花价。近阅《湘绮楼日记》,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距今正好一百二十年)王壬秋移寓长沙营盘街,三月十九日记云:

楼居颇燥,芍药十盆,仅开一花。

这楼上盆中的芍药花,当然不会是自家栽种,而是从花市买回来的。三月五日记:

外出,至储备仓(地名,应在今粮道坪、皇仓坪一带)看牡丹,有紫者一朵,遣问价,云七千。

“七千”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从《湘绮楼日记》中看到,该年二月十九日王氏因有人乞借,“搜家中,仅二千四百钱”。三月二十六日“遣子弟辈上湘(潭)县考,欲以数千钱与之,借至四五家,竟不可得”。若以一千钱折银一两计,这朵紫牡丹的身价约合银币十圆,大约相当于现在一千元左右,可以称得上高贵了。湘绮楼中存钱不到此数的三分之一,当然也就买它不起。

没有人买的货物,是不会有人卖的。可见一百二十年前长沙城里,也有想买而买得起紫牡丹之类名贵鲜花的主顾。这当然不会是王壬秋这样的文人,他只能把它当作稀奇物在日记中写写。

但即使在当时,长沙鲜花消费的普及程度和繁荣程度,似亦不如成都。这样说的证据是,王壬秋家在长沙过年,日记中从没有买鲜花的记载,也未记过有人送花。而光绪四年冬他应聘到四川尊经书院掌教,十二月二十七日抵成都,二十九为除日,即有友人元卿来寓所“送梅二枝,一红一黄,黄者甚香”。三天后,他给夫人梦缇写信,说成都地方:

冬暖如春,江梅、海棠殆可同时,最与居游相适。惜无缩地法,令诸女妾妇侍卿暂来一游也。

看来,王壬秋对成都的气候和成都的花事都很满意。

王氏从长沙到成都,水陆行经四十九日。若在今时,无须“缩地法”,夫人和女公子有半日便能飞去陪他看花。不过,“妾妇”纵然可以换上情人、秘书等等名称,却也不一定能公然和夫人小姐一道坐飞机来陪游。此亦今昔之不同欤,未可知已。

(一九九八年一月)


上一篇 范小青《从山塘街到鼓浪屿》经典散   下一篇 万吉星《花开的声音》
随机推荐文章
·请爱护我们的环境
·岁月如诗一般美好
·让生活像花一样美丽
·在青春的记忆里
·一路清歌,一生锁爱
·做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爱自己的人
·谁回眸一笑,一季染我嫣红
·只愿静静地度过时光
·如果有来生,谁会遇见谁
·生活是一场快乐的聚会
·如果选择是人生的一首诗
·生活,给予感谢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生活中总会有一个特别的人
·如花似玉,越快越好
·等待那个注定的人
·珍惜你的爱和怜惜
·那是被春情渗透的水
·如果,在那天
·让我们一起进步
·雨是善良的
·告诫自己,人生不可复制
·受过教育的女性
·在生活中,我们要面对自己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