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故乡的塘》骆正葵散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15 16:30:47 阅读:6

故乡义乌没有纵横的水网,除横贯县城的义乌江外,少有奔腾的江河。可在那苍翠的丘陵之间,却“棋布”一口口沉静的水塘。这些水域清澈澄明,能见到塘底漂动的水草,倏忽的游鱼。灼灼阳光下,如一面面蓝莹莹的镜子,与天光云影,辉映成趣。我问爸:“是人工开掘,还是天成?”,“自然是上苍的恩赐”,爸笑答。

水塘,风光秀丽,不用说“荷塘月色,菱池泛舟”,寻常景致也足使你销魂。春天,塘岸绿柳醉轻烟,桃花绽笑脸。地上泥土滋润,马兰头,荠菜也纷纷崭露头角,引你去采摘。“清明螺抵只鹅”,螺蛳也肥美,我们常拎只小竹篮,随大人去摸螺蛳。草叶上,树根边,一摸就一小把。爸好酒,螺蛳是上乘酒菜。秋日田塍豆花飘香时节,鲫鱼最咬“钩”,塘边或蹲或立的垂纶者,个个活像当年的姜太公,宁静以致远。天气晴好时,我也会约几个小伙伴,到塘边玩摔“水漂”。拣一小片碎瓦片,弯腰用一只眼睛瞄一下,贴近水面“嗖”一声抛出,瓦片就“飞”似的在水面噗噗向前跳动,留一条白花花水线,精灵般跳至对岸。这玩意颇含技巧性,久练才成,弄不好会“石沉”于水。

炎夏酷暑,我们就趁背草篮割牛草之机,到水塘洗澡,游泳,扎猛子。鼻子一捏,一个猛子下去,在水底俯身前冲,当人家着急等待时,人早在对面近岸处钻出水淋淋的葫芦头,活像课本上的“小英雄雨来”。游泳真能练出人的顽强体魄和意志。

家乡人历来珍惜水环境,崇敬水塘。把“水塘”视为佳风水的“气场”。卜居于水,临塘而居。人与自然融会和谐,亲密无间。有的连村庄也依“门口塘”而命名。什么宗塘(宗泽故里),李塘(宾王后裔世居)、莲塘、清塘、石塘。据约略估计,凡是古村,近半村名皆带个“塘”字,只是岁月变迁,年代久远,有的“塘”已演变为谐音的“坛”或“堂”而已。

古县城东有个小村落叫骆家塘,门口塘呈长方形,“长塘伴古村”。相传唐初四杰之一的诗人,写过《讨武曌檄》的骆宾王就出生于斯。他祖父是个很有学问的宿儒,深谙教育之道。常陪少年宾王在水塘边玩耍,观察塘里鹅鸭悠游戏闹。时日既久,潜移默化,幼小心灵深受熏陶。宾王七岁时,有次祖父送客路过塘边,客人听说少年宾王天资聪颖,令宾王对池中白鹅赋句。宾王凝视片刻,略一思索,脱口吟诵:“鹅,鹅,鹅,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客赞叹不已,誉为“神童”。如今村庄已废,池塘犹存,后人于塘畔建祠塑像,辟为纪念骆宾王的公园。

流风余韵,时至现代,故乡水塘更流光溢彩开新篇。分水塘、苦竹塘、神坛(塘),三村俗称“义乌三塘”,出了教育家陈望道、史学家吴晗、诗人冯雪峰这三位现代史上赫赫著名的人物,誉满神州。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古人喻水塘为“书”,堪为传神。家乡的“水塘”,富“源头活水”,确是一部哲思奥蕴的书,千年万代读不厌。它奉献于人的,岂只是“千钟粟”、“黄金屋”!


上一篇 [日本]德富芦花/著 陈德文/译   下一篇 兰溪《我的鲁院,文学的黄埔》
随机推荐文章
·那个骑马倚斜桥的翩翩少年
·黄金花开,暗香浮来
·醉舞红颜芳菲透,执手墨笺痴痴念
·愿你余生里,有人陪有人伴
·爱,是灵魂的家园
·美丽的约定
·心灵相通是一种意境,心心相印是一
·守着爱情这份信念
·站在思念的窗前
·如果你不爱了
·一路阳光,让我们一起微笑着上路
·每天,我只想你一次
·一场相思成念的梦
·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有一种感情叫爱
·独上西楼,侧耳聆听风声
·思无语,爱无痕
·下一站会有属于我的幸福
·只为给你一生温暖
·其实我一直很明白
·那时你的世界里只有我
·今生只为一份爱的遇见
·瞧原野绿油油的麦浪
·寻找属于我的那个人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