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范雪芳《荔园情思》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2-10 11:23:32 阅读:2

狐仙

多年前的那个早晨,我拿了条长长的小铁支,来到村外的桉树林捡树叶。林中,薄凉,金黄的落叶铺了一地,踩着落叶,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脚下轻唱,几株芦花立在林边的篱笆丛中,摇曳着暮秋的晨风,雪白的身影微弯略张,如一张张轻扬在风中的白帆。我东行西走,每每是挑大片肥厚的尤加利叶子捡,然后是逐片逐片地穿入铁支,小小的我满打满算,准备串了满满的一铁支后带回家去给大人生火煮食。尤加利身上穿着厚厚的皮,小叶桉笔直笔直的,散发出的馨香气味无处不在,飘荡在林中,那是植物身上散发出来的最好闻的气味,是那般地沁人心脾,醒人耳目,惹人芳心相许。桉树林的旁边,小山下,是个荔枝林,依着山势,自东向西。这荔枝是落叶乔木,叶子翠绿肥厚,躯干古朴、粗壮且弯曲,整个树形如一把把撑开在山腰的巨大绿伞,与笔直的桉树形成鲜明的对比。太阳还来不及升起,荔枝林薄雾缭绕,如纱似烟,似有仙女白衣飘飘而过,我揉揉眼,却只见枝叶如墨。一只鹧鸪的翅膀蓦地掠过树梢,扑棱棱地划破林中的静谧,更给林野增添了几分神秘。

忽地,一阵凄凄的叫声响起,我心中莫名一紧,寻声望去,只见百米开外的荔枝树梢,有团雪白雪白的东西在枝条上晃动。曾听大人说过那山顶有豺狗,我蓦地一惊,窜向篱笆丛,躲在摇曳的芦苇边,透过篱笆隙望去,只见那东西依然嘤嘤而叫,似哭如诉,样子有点像小狗,但身子比小狗细长、漂亮。莫非……是传说中的狐仙?噢,噢,是小白狐,是小白狐!小白狐摇晃的枝头虽不算高,但要命的是,那是根探出池塘的枝条,塘壁已近一米。小白狐四肢挪移,欲下不能,一副举爪唯诺的样子。我心底一阵慌,它若掉下,必然是落入水中的。正无措着,恍惚间那荔枝桠旁不知何时多了个身影。那身影,踩着塘沿,依稀一袭碎花白旗袍侧身而立,将双手伸向枝条上的白狐,再轻轻将白狐搂入怀中,接着,袅袅婷婷地,悄无声息地隐向树林深处。正自纳闷,那女子忽地回眸,隐约向篱笆丛投来一抹妩笑。我再次揉揉眼,定睛再看,林雾已散,哪有小白狐与碎花旗袍的身影?我忘了躲藏,顺着林中的小路窜往村中的公路,迎面碰见几个沐着晨光、担着犁耙牵着牛出田的村里人,而我只把“落荒而逃”的小背影留给那些对我投来诧异眼神的村里人。当我飞也似的逃回家中,正打算出门的母亲折了回来,望着一向小脸嫣红、而此刻却煞白煞白的我问:怎么了?紧紧地握着小铁支的小手冰冷着,撇下铁支后,在狭窄幽暗的小厅中,我爬上八仙桌旁的木凳上怔怔无语地呆坐着,对母亲的问话置若罔闻。

从此,仿佛我的魂就留在那树梢,飘荡着,飘荡着……

两年后,爸爸迫不及待地将家安在了荔枝园边。那个冬日,冬阳妩媚地照在檐顶上,那黄泥巴和混后舂就的院墙头,金光闪闪,而墙角的那一溜斜着身子的芦苇花儿,在冬阳的晃耀中亮如白银,与墙头的金光交错相辉。那个子夜,北风呼呼,萧萧的荔叶伴奏,踩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一家子开始进驻荔园,鞭炮的红纸屑儿漫天飞舞在灯色里、寒风中。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这荔园,是爷爷曾经的产业中唯一还在的。荔枝园顺理成章地签约归回给我家,那时的桉树林还在,林子一半就成了我家的前院。

听爸爸说,早年间,爷爷除了荔枝园,还有菠萝园、橄榄园、柑橘园,包括一栋盖了八年才完工的古庭院青砖建筑,解放后都给毁了,不留一砖一瓦,只剩荔园还在。

从此,我总爱往后山跑,我的身影经常挂在树上,如过树龙般在荔枝树上窜来窜去。每年的荔枝丰收时节,则在树梢穿梭,忙着摘荔枝!闲时,我就坐在白狐曾经摇晃的枝头。这时的我,已钦慕蒲松龄笔下的狐仙了。我幻想再次邂逅小白狐,幻想自己能接下它,搂它入怀,然后白碎花旗袍的女子从林中袅婷而来,浅笑盈盈,再从我的怀里接走小白狐。但没有,白狐再也没在枝头摇晃。那白碎花旗袍的女子,也销声匿迹。

枝叶沙沙,几片叶子掉落底下的池塘,涟漪圈圈,一张白狐的小脸渐渐漾起,再细看,却是白云倒影一朵。丢下水中的白云,跳下枝头,我走在林间,發梢不经意地斜下片叶花,再轻轻地落在肩膀、衣襟。厚厚的落叶,黄黄的,铺了一地的温柔,踩上去,绵绵的,软了心。这落叶,有时我扫起一堆,用箩筐装了,提回院子,不用晒,直接就成了透火的好料子。做饭时,只要在那炉灶里的柴棒堆中塞上一把叶子点着,那叶子就吧啦吧啦地燃得欢,不一刻就把炉灶里的柴棒给烧得红红火火。

而我的魂,一直仿若挂在树梢,飘荡着,飘荡着,再也下不来了……

晨曦

布谷鸟每天总在朝霞未及绚丽时就欢唱,“谷谷,谷谷,布谷谷……布谷谷……”这一声欢唱划破清晨的静谧。这是布谷鸟唤醒小山,唤醒荔园,唤醒我来迎接晨曦的独特方式。布谷鸟的乐音此起彼落,扑愣愣的扇翅声中,我总可以准确无误地知道它徜徉于此树与彼间。朝霞妙曼时,晨曦开始流光溢彩地漫绕树梢,又或晶莹地跳荡在山顶摇曳的蒙草尖、牛竹叶尖、狗尾巴花、芦花上,真是再美妙不过了。

每当在这时醒转,无须睁眼,我也知道那穿过窗棂的晨曦,一如既往的如梦似幻。那是最美妙的尘埃之舞,轻泻漫淌中,就如一个个舞动的音符,仿佛那就是山野中的精灵们,踩着节拍,前赴后继地溜转着穿过我的窗棂,与我榻前的尘埃相携起舞、依偎缠绵,袅袅潺潺。聆听着布谷的乐音,心儿则踩着窗外草尖的露珠儿,真如吃了冰激凌般地甜蜜、惬意、清凉。此时,那素白着容颜的栀子花,肯定是沾着露珠儿香了整个山坡。布谷鸟的声音最是雄壮,在满园的鸟语中别具一格。离开床铺的第一件事,通常是走到朝东的窗前,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柔和的晨曦,晨曦就站在树梢,于叶间跳跃、曼舞,掀起金纱缕缕。鸟儿们在不断欢快、热烈地交谈着,仿佛是进行一场旷世的盛会。那不失时机就亮着嗓门儿的布谷鸟,正以其雄厚、独特的声线主持着盛会,将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聚在枝头的鸟儿们哄得或是叽喳回应,或是婉转低吟。园中的蒲公英,摇摇她那白色的小花,在我的窗前飘过,风中,隐约传来小白花的歌声:“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飘荡……”小伞儿随着风飘呀飘的,放飞着美丽和希望。我轻轻地闭上眼,心越过树梢,越过小山,越过村庄,直抵母亲河东江。东江弯弯曲曲地离开万绿湖的怀抱,绕着山间向西而下,携着清风与明月、雨雾与风霜,淌成一路的清甜。

有时,实在抵不住诱惑,便从后门出了后园,穿过荔枝林,迎着一径的朝霞走去。草尖、叶间的露珠濡湿了我的裙角,紫色的山稔花、地稔花沾着露珠拽着晨曦在山腰闪烁,那露珠儿,分明是仙女在夜里撒下的珍珠,耀了整个山坡。每到夏天,遍山的山稔、地稔果儿便会日益红紫带黑,它们开始甜了我的嘴巴,紫了我的唇。那山稔儿,倘若摘一篮来泡上高浓度的自酿米酒,是上好的行气、补血、养颜、益肾的好酒。灌木丛里偶尔一双蝴蝶绕着山花缠飞,忽又一前一后地相跟飞去,没入灌木丛。林中的鸟儿,并不因我的路过而受扰,照样热烈地在树梢欢唱、叽喳交谈,令人不免惊诧这林中生命力的充沛!布谷鸟就在脚边掠起,飞过草丛,没入篱笆竹丛。站在山冈上放眼眺望,群山连绵,东边的东江旖旎迂回,在朝阳下闪着光;北边的山麓下,白鹭湖宛然浩渺,山林起伏,静如西子。远处的山峰,总有白云缭绕;近处的群山,晨雾徜徉,晨曦的映射让雾隐于山坳、流连在密林间。这白鹭湖呀,原名角洞水库,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前来越冬觅食,烟波渺渺中常有成群白鹭飞绕,“白鹭湖”一名因此而来。

云霞拥着朝阳,泛着淡淡的粉红。水天一色的东边,分不出哪是天哪是水,也许,朝阳就是刚出浴的仙子,朝霞是她的霓裳。我的心像只白鹭,扑闪着一天的希望,飞向蓝天!

晨曦带来一天的喜悦,而我的日子,就在“拈花惹草”中度过,在“荔枝树头叮郎当,菱角开花洒满塘……”的童谣中唱响,在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的歌声中飘去。院墙内,木瓜林中,花“藤”满绕,其实,那种不知名的花本不属于藤科,只因土壤肥沃、松软,以致生长茂盛得似藤般地漫绕在木瓜树头。这齐腰高的花枝,枝密叶茂地相互缠依,使得整片花地根本无下脚之处,紫色的花儿迎风摇曳,煞是美丽。木瓜总滴着奶白的芬芳,绿意盎然地,一个挤一个、一圈一圈地在枝头肆意往上生长。这些木瓜黄透后,甜极了,我随意摘下一个切开就可当水果吃,其余的,母亲大多是送给了乡邻。乡邻家里有刚产下一大窝猪崽的母猪,往往需要木瓜来催奶,当母猪的主人一脸喜气地跑来要木瓜时,母亲也跟着眉开眼笑,仿佛这是木瓜最好的归宿。那时种的木瓜品种特别高大条直,伞般的大叶儿招展在风中、阳光下,摇曳着清凉,那架势像煞了热带风光。我常常驻足墙边,静静地看那摇曳的紫花儿,小小的心儿,满是喜悦。估计,那时的我心中早已塞满小诗意,只是太小,不懂抒发,小小的心儿只知道感慨、喜悦,记得后来真的为篱笆边的苦楝树、后园中的蒲公英、前院一角的桃花儿,都写过不少或芬芳或忧伤的小诗。

泥鳅的眼神

周末,哥从学校回来,爸也从工地回来了。

日落时分,夕阳是那么美!对于夕阳,我从不舍得滋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

我喜爱夕阳,喜欢夕阳的千般温柔、百般瑰丽。向西的门窗,无须眺望,那夕阳自是在前方缱绻,予我无限的遐想。大门对开的田野,清风频拂,稻田如翻金浪,菜地绿油油的,农舍炊烟袅袅,暮归的人儿肩上不闲、发际披着夕阳,归鸟翔飞,牛儿则悠然地甩着尾巴走在夕阳下的田埂上。

圆圆大大的落日,悄然挂在村野中那西岭的树梢上,静静地红着脸,在退下帷幕之际,展现她那千般娇柔的美!不忍归去,夕阳她踮起脚尖在山尖,携着晚霞儿;晚霞绕着她与山尖,在临别的最后一刻,悄语。终于,夕阳褪去了嫣红的面纱,燕儿掠过芭蕉外的电线杆,又掠过院墙外的芭蕉叶儿,再越过院墙,斜着飞入檐角。那檐角,泥巴儿、草屑儿筑就的燕巢一个挨着一个,生成一溜儿的燕语呢喃。

院子里,我在西窗外的摇井汲着水。这揺井,井口小而密封,利用活塞的活动,一摇一按中就能将地下的井水汲上来。我的歌声飘着,清脆悦耳,“唱一曲小桃红,红上了我的脸,小桃红唱一曲呀……”水泵也“吱呀吱呀”地唱和着。突然,“嘭”的一声,水泵不唱了,我的歌声也戛然而止,而思绪一时无法在歌中抽离,但本能地循声望着井口。这不望犹可,一望便是一声惊叫!

那井口,一个灰黑的小身影正傲然挺立,我不知那是何方神圣?那东西,卡在摇井口,一半身子在塞片里,一半身子在塞片外,姿势恰像是一个在舞台中昂然独立的芭蕾王子,它的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带着舞者般的笑意,在暮色下晶亮着,发绿,发光! 那是密封的摇井哦!怎突然间奔上一生灵来哟!

我往屋檐底下窜,然后便窜进了厅,这当儿,哥和爸则是一边从厅里擦着我的身子冲了出去,一边不忘连声发问:“怎么了?怎么了?”我已不会作答,只躲在厅里不敢出去。

不一刻,哥的声音在院子里欢叫起来:“黄毛丫头,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我脚已是软的,去不了。知妹莫若兄,哥的声音又在门外传来:“这是泥鳅哦,又不是蛇!你怕什么?”我开始为之前的举动脸红,可我还是不敢再去看它一眼!自小,我就怕那种软乎乎、柔绵绵的小精灵们。那小东西,怎就直挺挺地站在我的井口?!我敢打赌,它是快乐的,那双眼睛分明带着丝丝的笑意,我也敢打赌,它是哼着唱着由井里蹦出来的!它那惬意横生的眼神,分明可以想象到它快乐地晃悠着灰黑滑溜的身子,随着水温一路上游,没有目的地,只在作一次快乐的旅行。

晚饭中,饭桌上,爸边端碗边分析,那小东西,肯定是从我家后园的小池塘里偷偷溜出来、误打误撞地闯进了井里。我想象着那小泥鳅离开它的家族,一路有意无意地甩开它的同伴,随地下水悠哉悠哉地游到了井里。井里黑咕隆咚,一片清寂,泥鳅吐了个满嘴清凉、甜润,禁不住引吭而歌,歌声撞在井壁,荡入水中。回音轻鸣,泥鳅哼唱入神,随着我的汲水一路奔上井口,霎时,一抹暮光出现在泥鳅眼前,它停止了歌唱,好奇的眼睛在暮光中滴溜着。

它怎就不知会将我吓得魂飞魄散?哥望着我的神情一旁笑,轻轻地揉揉我那头细黄的长发说声:名副其实的黄毛丫头。我嫣红着脸,越发低头埋首扒饭,哥越发朝我打趣。

那双滴溜溜转的小眼睛,自此一直跟着我,从来就忘不掉!

若干年后,当儿子来到了这世界,他那双滴溜溜转的小眼睛,分明就像多年前暮色中閃闪发光的那双哩!

哑哥

荔园,白天,是我的乐园,晚上,却是我的梦魇。

偏僻的居所,每当夜幕来临,风起,婆娑的叶子沙沙作响,黑黝黝的林子充满诡异。我既喜欢躺在院子里看满天星辉斗斜,又怕四周如墨的枝影。那月下摇曳的叶梢我以为是鬼魅。

我常在朦胧的灯下,八仙桌上看书,弟弟也在一旁坐着,妈妈基本是忙碌着什么。而他,哑哥,那个比父亲还大几岁但没血缘关系的堂兄,常常坐在一旁默默看,偶尔咿咿呀呀的,我听不懂,他比划着,我还是不懂,他就写,写的那些古体字颇有些“龙飞凤舞”的味道,年幼的我只能蒙一个是一个。有他在,我的心会安定下来,我太怕那院墙外的夜色摇曳着枝梢的诡异,多希望他坐久点儿,但他是坐坐就必须走的。

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哥哥姐姐是住校的,偌大的家园,常常就妈妈、我与弟弟。自小,母亲给不了我安全感,倒常常给我造成恐惧的阴影。

哑哥常不期而至,带着他的乌龟、蛇、老鼠、黄鳝、泥鳅,都是些美味的东西。不能言语,但分明感觉到他的喜悦,那些都是他的劳动成果。村头村尾,田里山上,常常有他的身影。黄泥湖、西岭更是他常待的地方。他是捕蛇能手,捉鼠专家,那些东西,多半让他带去赶集卖掉,其余的,时常兴冲冲地提着上我家,让我们尝鲜。一次,他在白鹭湖的溪野捉到一只大乌龟,手舞足蹈,提着乌龟跑进院子,比划着让我去找个木盘来装。我找来木盘放在八仙桌上,哑哥把乌龟放进木盘,乌龟在木盘中趴着,时而向我擎着头。我想去摸,哑哥咿咿呀呀地制止,指指天,指指灯泡,跺跺脚,我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他,不明白他的意思。哑哥望着我不解的眼神,挠挠头,一时无计,但他意犹未尽,仍沉浸在喜悦中,继续不断地“咿咿呀呀”,良久才披着夕阳离去,离去时,还满脸担心地回头看看八仙桌旁的我。在他的肢体语言暗示中,我不太敢靠近乌龟,靠在夕阳斜着的木梯上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它。等妈妈乘着暮色归来,她才用语言揭开我的不解,原来哑哥是说我不能乱摸乌龟的头,否则让乌龟咬着了手指,乌龟是死命不肯松口的,要敲锣打鼓,闪电雷鸣的声响,才能把乌龟吓松口。估计哑哥是担心年幼的我让乌龟咬着手指了,故不断尝试让我明白。

我家那时远离村子,在村尾,而哑哥,跟着几个城里的知青住在公社大门所对的村头。节日里,妈妈会让我捧着碗做好的肉送去给村头的哑哥。节日里,多半是妈妈提前跟他说让他上我家来吃,但哑哥常是吃饭时间到了还不来,妈只好让我送过去,估计他是不想打扰我们一家子。走进长长的屋廊,常会先碰着一两个知青。城里的那几个知青,已经开始留长发了,在如今也不算长吧,但那时稍微长点发的男青年都比较少见。知青们穿着喇叭裤,哑哥的土布衣衫无疑是与他们格格不入。不久,知青们陆续回城了,偌大的知青居所村里自然就收了回去,哑哥就作为五保户被安排住在村中牛栏旁的一间泥砖屋里。

一条能容两车通过的公路穿过村子,左高右低的地势,左上方基本是居家,偶尔一两处牛栏,右下方多半是牛栏、菜园或竹林。竹林偶尔静谧,一时又萧萧,那是想象的惊恐来源,最怕的,其实莫过于黑咕隆咚的牛栏。惊恐的来源,很多来自村子里三姑六婆四姐们的谣言。

我自小文静,不爱闲语,基本不是村里小姑娘的玩乐对象,燕子比我大一岁,性情外向,有个当信用社主任的父亲,奇怪的是,她常来找我玩。那夜燕子找我去镇里看电影,回来的时候,在她家门外分别后,我得独自归家了。雨丝儿飘着,几分阴森袭来,不安的情愫开始绕着我。踩着湿漉漉的地儿,我加快了脚步,快到家门口,只见家门开着,在夜色中,这是极少的现象。我正纳闷,见昏弱的灯光中,母亲站在门口,一见我的身影出现就嚷:冤哉,你可回来了!吓我半死,你路上见着什么没有? 我摇头,又摇头。本以为母亲要责怪我小小年纪擅自在夜色中行走,不想她倒似忘了责怪我,转头去邻居家探听什么消息去了。后来,隐隐约约中,我大致知道,就在我回来的路上,大概一小时前,夜雨中,从牛栏中飘出个两米高的身影,对一姑娘进行袭击,死掐着她的脖子不放,年轻的姑娘吓得狂呼乱叫,惊颤了湿漉漉的夜色,把附近村里人的脚步从家中招引了出去,那狰狞而高大的黑影遂遁入牛栏,村里人打着电筒寻遍整排牛栏的每一个角落,哪有黑影的踪迹。村人在询问姑娘的当儿,得知她没得罪人,只得罪鬼,据说她前两天在西岭砍树时不慎把一“金瓮”(装死人骨骸的瓮)砸烂了。村民认定那是鬼魅来找她报仇了,于是,整个村庄都在雨夜中惊恐。

自此,夜里每经过牛栏我都惊恐,每每心里不断地给自己壮胆:不怕不怕啰,我有哑哥在!心里想,他就住在牛栏旁,仿佛他是我的保护神。读初中时需上夜校,那时哑哥已死去,可我仍然以此为自己壮胆,仿佛他的魂在那,也会保护我。

哑哥依然故我地捉蛇灌鼠,他将他那些捣鼓来的五颜六色的蛇、粉红嫩美的雏鼠,有时会用高浓度的米酒分别泡了送过来。雏鼠大都用透明的玻璃罐泡着,一目了然,我看了就心惊胆战。五颜六色的蛇我看不到,想象着那床下的瓦罐中会否钻出美花花的蛇来,也偶尔心中惊悸。那时,幼小的我只知道怕那些东西,全然预想不到多年后,哑哥的蛇酒,为婚后的我缓解风湿疼痛发挥了作用。

具体哪年忘了,某夜,母亲眼睛湿润,对我说哑哥已死了,早年改嫁到二十里外的哑哥的母亲梅,白发人送黑发人,难怪那天并非圩日也看到走在路上的伯娘,原来是匆匆赶去看她那垂危的哑子。梅伯娘每每趁圩来看看她那不舍的哑子,年老的她,总是直着身子,一副干练的姿态急急地走在路上,看完哑子的她,会来我家,带着她趁圩时买来给我与弟弟的零食。

哑哥捉蛇N年,蛇咬他无数,从不当回事,总是用自采的山草药一敷了事,也从没让毒蛇毒倒过。据说,临死前,他去西岭捉蛇,遇着一难得的大蛇,追捉中无意碰烂了矗立在岭上的金瓮,蛇溜得老快,眨眼消失在那一排排的金瓮中。哑哥不肯轻易放弃,绕着金瓮寻了几圈未果,斜阳欲暮,只得悻悻而离。几天后,哑哥惦记那溜走的蛇,再去那地儿找,结果找是找到了,却让它咬了,他以为像往常一般没事,照旧用自采的山草药一敷,然而,这次永远被蛇毒带走了……

熟悉他行径的村民说那蛇毒不至于毒死他,说足以令他毙命的是他无意间碰烂的金瓮,虽然那有迷信的成分,但他真的走了。那些一泡经年的蛇酒依然在我的家中。某日,阳光灿烂,院子一隅的桃红蜂飞蝶绕。落红满地,紧邻桃枝的猪舍瓦背、墙脚亦片片落红,正心驰神遥间,骇然见一团团色彩斑斓的蛇在光影摇曳斑驳的猪舍食槽里,我魂飞魄散,丢下继续嗅桃红的念头,飞也似的穿过院子窜进大厅,妈妈哼唱的调子戛然而止。我语无伦次地说:“蛇……蛇……”妈妈笑得颇有花枝乱颤的味道,眼角闪着泪花儿说:“那是酒罐里倒出去的东西,你怕什么?”惊魂未定之际,才知道妈妈把酒滤了出來用玻璃瓶装了,再把一泡经年的蛇倒了出去。


上一篇 牛钟顺《娘》   下一篇 杨再树《《侗乡 五月的田野》》
随机推荐文章
·人生苦短,要珍惜当下
·你是什么性格,就会有什么命运
·以最恰当的方式保护最亲近的人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
·因为你是最可靠的
·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坚持做好这两件事
·生活比失败更持久
·如果是生活,那就是洒脱
·别人怎么看你,你怎么生活都无所谓
·轻装上阵,每天都有淡淡的香味
·时光漫步在思念的花园里
·你在等谁的青春
·一季花开,一季落
·我们的明天注定是辉煌的
·岁月如此漫长,你必须不断前进
·回家过年
·过年的那些事
·他们现在在哪里
·我的世界就像那个绚丽的夏日
·曾经一场醉生梦死的爱恋
·梅报春归,雨送春来
·让生命活得滋养
·曾以为一世的缘分而挂念,曾以为一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