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李明春《李明春的诗》 |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2-5 10:57:18 阅读:3 |
糊锅:酒泉的一顿早餐 这样的早晨,我坐在一个拐角 忍住昨夜的一点痛 喝得太多了,汉武御酒 给我留下了一点剑伤 拐角的,热 像糊锅的汤,稠稠的 有一种胡椒的味道 让我的汗水,快马加鞭 一块一块的粉皮 像飘在酒泉天空里的白云 擦拭着我的额头 嚼起来,软软的,柔柔的 像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 万军,在酒泉说着带有 景泰口音的话语,还有一块块面筋 闪烁着,万军送给我们的 黄玉的淡黄色,一点一点的麻花 也就是油棒子,碎裂在白色的 瓷碗中,享受着一种阳光的灿烂 糊锅,糊锅 香香的,辣辣的 是太阳的味道,是月亮的味道 是七月里戈壁风的味道 呼啦啦扯动着驼队的丝绸 亲和:一盘子京酱肉丝 在酒泉,能吃到京酱肉丝 像在酒泉,能和在江苏常州工作 家在酒泉的薛荣相聚 三十年见一面,多么不容易 像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根一根的肉丝,糊满了京酱 夹在,圆圆的 敦煌的月光一样的,荷叶饼中 还有,一根一根的葱丝 是围坐在一张圆桌旁边的人们 被一种同学之情,紧紧地卷在一起 一口一口咀嚼着,辣丝丝 甜滋滋的味道,像一种浇灌 在故土中,难舍难分 亲切:一种猪尾巴草 一根黑色的,细细的皮管子 在一棵一棵的柏树下,滴灌 此时,我徘徊在酒泉中学的院子里 汉白玉花廊的旗台,高大挺拔的 新疆杨,直刺着灰蒙蒙的天空 长在树坑里的猪尾巴鞭子 像我一眼,就能认出了 万军同学,站在酒泉中学门口 等待着我们,我们照了相 以一种握手,交换了彼此的掌纹 长在树坑里的,还有灰条 还有扯扯秧,还有猫尾巴草 这是西部的特色,无处不在,看一眼 很亲切,像看着同学 熟悉而有些苍老的面孔 像看到了玉石上的裂纹 哪里都有这样的草,这样的飘落 像哪里都有同学 在心里长着,血浓于水的相濡以沫 书案:浓浓的文化气息 一种震惊,扑面而来 在万军的教研室里,除了几张办公桌子 在中间,还摆放着 一张书案,一阵墨香 扑鼻而来,像沙枣花 盛开在六月戈壁风的炎热中 墨瓶,毛笔,字帖,砚台 宣纸,淡蓝色的台布 让坐在台案前的高宏岩 若有所思,那样的气息 是手中把玩着一块块黄玉 中国书法,温润如玉 文化的气息,在以文化育 一种情操,一种底蕴 在潜移默化 像那些酒泉的雨星 落在我们头顶,赐予了一种 润物无声的,滋润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 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者,以及一种影响力 所在,远远胜过传道,授业,解惑 还在中华书法,翰墨的大海里 游动着,灿烂的器宇轩昂 把文化人的,闲暇 在舞文弄墨间,挥洒得有滋有味 真正的文化,就这样落地生根了 薰衣草:一片紫色的海洋 在酒泉,站在薰衣草花地中 就是站在一片紫色的海洋中 那样的紫,是暮色苍茫时分的 祁连山的紫 是一片高雅爱情的紫,在汪洋恣肆 这样的站立,这样的簇拥 是一种温柔似水的徜徉和淹没 薰衣草,薰衣草 我迷醉着酒泉这样的美人 穿一袭紫色的连衣裙 也就是薰衣草的连衣裙 迎着月牙泉的光芒 牵动着淡淡的,飞天的轻风 以敦煌的大气,款款向我走来 那些笑脸,是紫色的薰衣草 那些媚眼,是紫色的薰衣草 那些肌肤,也是紫色的薰衣草
|
|
上一篇 《心归雏巢(外二篇)》杨庆生散文 下一篇 沃兰茨《铃兰花》原文
|
|
|
|
|
|
 |
|
|
 |
随机推荐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