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散文随笔>文章内容

《音响的记忆(外一篇)》王海波散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14 10:23:48 阅读:3

人生开始下坡,偶尔心脏出现早搏或心率不齐,它像做完心电图又打印出来的一卷纸,上面是图示:它呈现上下跳动着的证明我还活着的起伏。

我没有贵族世袭,没有财产祖传,也没有师承什么专项。如果有什么恩传和受益的话,就是我还活着了。可是活了大半截,喜好了一大堆,末了又啥也不是。这最初的窝囊让喜幸的活着给驱逐得无踪无影,于是人像赖汉子一样把自身的不是全归结于命,许多爱好,就在这过程中若隐若现。几天前,结识了几个音乐发烧友,我们聊起音乐,不由得唤起若干回忆。

我第一套音响是日本产的山水,这是我下海捣鼓的第一笔钱,悉数扔进了发烧级的音响。那套机器,有磁带,磁带盒的上方有一个放胶木和塑胶唱片的大唱盘,价钱对当时的我属死贵。但诱惑像个蛀虫,在心脏啃噬出几个窟窿,于是我为了防止心脏被蛀虫啃成筛眼,便咬咬牙,跺着脚把这第一套正儿八经的音响搬进了家。

这音响买了如同套上了。我那时趁着热血,趁着还剩点钱,便买了许多磁带和唱片,并化装听懂交响乐的,买了贝多芬三、五、六、九,柴可夫斯基的《悲怆》。钱悉数凿进去了,没了心事,这才罢手。

无聊的阶段听听音乐仿佛也能听出点感怀,享受。偶尔,生活把我绊几个趔趄的时候,音乐是抚慰,也时常把我拉回过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这套音响之前,我家曾经有过一个戏匣子。记忆里这戏匣子是电子管的,它在我耳朵想听点什么的时候坏了。然后这一坏就是十来年的东西,父母没舍得扔,它象征着我们家的富足,上面还搭一块用白线手套拆出的线勾织的线制品,用来装饰,好像还漂白了。

自此,这一点电也不耗且谁上我们家串门都要装无意瞄上一眼的东西,俨然已成了我家让人说不清又道不白却又让人匪夷所思的疑惑物。

“看他们家锅里那个穷样,他家——怎么会有戏匣子?”

这是邻居小媳妇大老婆曾经议论过的,我听得很真切。

上世纪如果歌也算是音乐的话,《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爱北京天安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算是我最早耳濡目染且至今还能哼上两句的音乐启蒙了。然后熏染的是戏,带腔带韵带板的一种,《沙家浜》《海港》《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等。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主流媒体尚未盖棺定论之前,这后来定论的靡靡之音邓丽君出现了。

那时,我第一次听到这柔软甜美的歌声怦然心动,惊喜,痴迷。那是大街上一个戴蛤蟆镜、穿拖地喇叭裤的青年,手里提着一块黑砖似的录音机,一路流淌着邓丽君,我情不自禁迷迷糊糊。本来是回家,却转身跟陌生青年走了,那促使我十里相送的就是黑砖头发出的靡靡之音。

很快就到处是邓丽君了,铺天盖地的盗版,那时听《在水一方》《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一水隔天涯》《再见,我的愛人》,感觉像蘸满了浓情韵意的诗。在那个物质匮乏、情感封闭僵死的年代,这种婉转的浅斟低唱悄然慰藉了渴望滋润的我。当时,国内充斥的宣言式的歌词和高亢激昂的歌喉,被甜美圆润、轻声细语、“七分甜、三分泪”的音质,反统战般的给冲垮了,甚至也可以说是一场“听觉的革命”。

《月亮代表我的心》《你怎么说》《我只在乎你》,声音让人心生怜爱,透着清丽、自然。在邓丽君的专辑《淡淡幽情》中,她低声吟唱的唐诗宋词,如泣如诉。我那时认为她似乎成为一个穿越时空隧道的信使,把月下独酌、亡国思怨、风花雪月,演绎得惟妙惟肖,让人心醉痴迷,也令这些古诗词焕发出特有的韵致。

那时,那块砖头形状的录音机是三洋产的,卖插头插座电风扇的各区交电站均贩卖这些南方走私来的水货。我记得当时这种砖头状的录音机价钱是268块。那时还没有百元大钞,我工作的时候工资乱七八糟加起来是两张十块的多一点,是23块钱,捻捻指头,买这玩意不吃不喝需要一年。于是透风给父亲,看有无可能恩准、救济。不承想父亲断然拒绝不说,还带来了劈头盖脸的批判,什么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东西,什么应严加批判的靡靡之音等。那时父亲的批判仿佛能劈开木板,无奈,我晃着蔫了吧唧的头,只好逃遁,只好消耗便宜的腿脚,把耳朵卖给了靡靡之音。自此我时常跟随手提着砖头、穿喇叭裤戴墨镜的人满大街瞎晃。他们是那个年代愤世嫉俗的叛逆者,可对我而言,更像是无意间挥洒着雨水、给枯干开裂的心田滋润造福的人。

泪痕童年

听母亲讲,我刚生下来的时候,低标准刚过,家境也略有好转,四个孩子除上学的大姐必须在家外,小姐和哥哥都躲在诸城老家,瓜分爷爷家那点相比我家要宽裕一点的口粮。那时,我记得从老家赶回上学的哥、姐曾对我说:“(老家)那儿满山遍野,有的是挖不完的野菜。”那口气,那手势,好似真真壮观好吃得无法形容了,引出那么多叫我嘴馋的遐想。

可惜叫我嘴馋的地方,至今我不曾去过。

这类事情,如无家人与我道说,怎么也不会留下清晰的记忆。未懂事前留下印象极深的仅是两件事。一是时常看到母亲那浮肿得一按立刻会显出凹窝的腿。二是姐姐、哥哥们每逢放假,总把我丢在家里,高高兴兴地赶回老家,也未曾细察他们的表情。长大后,我才知道,不是学习,也不是去老家接受再教育,就是为他们几张大嘴,填充肚子!

到我七岁那年,也就是我开始上学的日子,大脑才逐渐好使,记起先前或此后撞进我记忆的往事。

那时侯的我,像父亲常说的“愚得挺怪”。我自己倒也不知怎么愚的,总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家,挺可怜,总希望别人来管管我、亲近我,像是一只需要人家抚弄的猫。有时我看到别人家的父母,对自己临上学的孩子千嘱咐万吩咐的,很是羡慕。感觉他们像是得到了那么多我没有的疼爱……当然,这也不能说我的父母不疼爱我,或没把我当亲儿对待。怎么说呢?好像……好像……只能说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或忙碌于全家人的生存,没有那么充裕的精力顾全我。父亲经常出差,像母亲上三班回家时颇为疲劳一样,很少注意到我和两个姐姐一个哥哥,连别人家里与孩子最有话头的学习、作业等,父母也极少问询。好像一顿能吃半斤粮食的我们,没病倒、没饿死就很幸福似的。

那时,家里月月添口粮,父母每月的工资主要是贴在了我们五个“饭桶”的糊口上。我从没想起过,父亲从那么令人向往的北京回来后,特意给我们带回些什么。相反每次回来,家里又要感到钱的紧张,回来的话题总是“钱——钱——”,没扯到什么北京的名胜,或我知道的天安门广场。像是越出差就越受穷一样,弄得全家都没把父亲的出差认作好事儿。

那时父亲每次出远差回来,带给我们的欢喜,甚至还没有从农村来的舅舅带给我们的多。每逢快到过年的时节,我总是急切地对家人叨念着舅舅该来的日子,盼想着舅舅带给我们的可吃上好几天的花生、地瓜枣,尤其馋那满嘴生香的花生和颇耐咀嚼的地瓜枣时,想念舅舅的念头就更为强烈。

大概那年月城市与农村的人都穷得够呛,那时每见到父亲与母亲为些琐屑家事吵骂而惊动四邻,躲在旮旯里深感惴惧的我,刺进耳朵的大致总是战火的缘由“钱”字。每见到吵架之后,父亲厌烦地摔门出去,母亲独自委屈受伤得像断线珠子似的流泪时,脆弱懵然的我,便也伴着母亲流下泪来。总觉得母亲很可怜,总觉得父亲欺压母亲的可恶。大概幼童的思想总是被单纯的同情所左右吧。没想到父母各自挥拨不掉的苦,谁受到欺负,谁流泪,自然我的同情和眼泪也就归偏谁地流下来。

一次父亲外出一个多月未归,家里断了充塞肚皮的钱。挨到父亲发薪的日子,母亲便唤我到父亲的单位代领薪水。那时,我很邋遢,一路走走停停地走进父亲的单位,然后沿着贴着张张大字标语的楼墙,怯怯地走上二楼。空气好像对我很吝啬,我从大门的玻璃中向里瞅着,见亮堂的弥漫着烟雾的大屋内,一些大人们正在开会。我推开一扇大门,小偷般地朝里面探寻了一眼,想必是推门时发出的响声,惊动了那个站在会场中心戴着一副眼镜的高个子老头。他停下讲话,眼睛越过镜沿上方,看我一眼。立时,参会者的所有眼睛,全部聚焦我的头顶,我慌忙掩门退出,慌怯得真想在阴暗的走廊里找个角落躲起来。这时,那个我熟悉的胡叔叔从里面悄声地走出来。他带上门,然后弯下腰悄声问我:“来给你爸爸开钱?”

我认真地点一下头,随之说:“我妈叫我来的。”好像怕他怀疑我要拿钱出逃似的。

一只大手在我的头上抚弄了一把,又晃了晃,像往常一样没显出太亲切地嘱我原地等着,然后他又推开那扇宽笨的大门,走了进去。

我立在那儿,仰头四瞅着阴郁灰蒙的楼廊,感觉呼吸的空气就像被人扯紧的灰布,令我既新奇怯慌,又紧张压抑。只有红色的纸粘带黑色的字,泛现一些醒目的色彩。过了一会儿,胡叔叔走了回来,他一手将一小卷钞票塞进我的裤袋,一手将两个包装东西的纸盒递我玩,然后吩咐我拿好钱,叫我走了。

我一路揣着这关系到全家一个月吃饭的工资,时时按按验证是否还在口袋,回到家,递到母亲手中后,全家都好奇地围拢我,好像我漂亮地完成一件重要任务,头一次变得叫人刮目相看起来。母亲用那种从未点过大钱的欣喜样子,笨拙地数完后,捏住钱心里发乐地问我,在爸的单位那怎么说?

那年我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按照当时的性格讲,全家姊妹五个当中,我被算为最没出息的一个了。怯懦、孤僻、贪玩不说,还时常遭到邻居或同学的欺负,而每次挨了揍,无能的我,总是哭嚎着往冷清的家里跑。

一次,我跑到家,正指望得到父母这最后一层的保护时,父亲居然守着那些竟敢追到门口的小狗熊(我只记得这个外号)为首的同学,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将我脑袋屁股巴掌一通,好像人家打我就是我的错。以致我更加冤屈地嚎啕大哭,感到我是无主的弃儿一样。后来,只是听到哥姐们哄跑那几个受袒护的狗的咒骂威胁声,我的哭声才渐渐地平息下来。想到还有人疼我,感动得不时抽动着细瘦的肩膀。

在那时,那股使我恐惧的不断落到身上、脸上的拳头,那张使我憎恶又惧怕的小狗熊的脸,常使我不敢顺着以前常走的路去学校上学。当时,我是多么想转学啊!可转学的借口怎么说呢?

那时的我,不回家的行為,已不是一次两次地出现了。每当我受到父亲巴掌的伺候,扯破嗓子哭嚎,招来阻挠父亲巴掌的邻居时,我就逃出家门,翻过墙,跑到我与邻童时常观玩的铁路上,或坐在可观赏到列车行驶的墙头,独自冤屈地啜泣起来,哭到自己没泪。

那时我时常的动作,总是坐在墙头将下巴支在膝盖上,望着对面喷烟的火车“轰轰”驶过,时而心还随着火车走,羡慕电影上会爬车的英雄。好像火车驶去的地方,会有那么多袒护我、疼爱我的大人似的。不管严冬还是酷夏,双脚像是走平衡木似的走在那发烫或冰冷的路轨上时,想跟火车走的念头,总是激励着我。那时,我那么恨父亲的残忍,那么恨母亲的火上浇油的帮腔。每当挨揍,母亲怕打坏衣服而唆使父亲扒光我的衣服再打时,为无人疼爱而绝望的我,简直想立刻死掉。

但当夜幕降临,我独自待得乏味,感到饥肠辘辘时,我就翻过墙,像一只夜猫一样,摸进可以叫我四处躲藏的大院里,头顶着月光,从黑暗的角落里,痛苦地观望着自家窗户散出的幽幽灯光。现在想来真是可笑,我那时的自尊,一阵上来很固执。在空旷的大院里,有时竟甘愿受冷地倚躺在人家的柴垛上,泪流模糊地跟父母相恃。觉得打出来的,就应该请回去。谁打谁请。有时见到哥哥、姐姐们扯嗓唤我,我还故意地躲藏不出。唯独见到打我凶残的父亲,拖晃着光膀的身子,在月下空旷的大院里东寻西唤地乱走,看到在暗夜月光的披挂下父亲已不再壮硕的身板,我的心才淌泪地软缓下来。感受到父亲还爱我,疼我,并为此使一度流干的眼泪,再次在我这张脏花了的倔脸上流了下来。为得到疼爱而“喔喔”地抽动着肩膀,使寻声而来的父亲,从邻家的柴垛上看到他的儿子。而那时的我,感觉到父亲打我凶狠的手,变为抚摸我抽动的肩膀时,我便更加声泪纵下地大哭起来。

父亲不是那种善于流露感情的人——这点在我也即将进入老年时,才有所改变——他见我哭得这般伤心,也没有抱起我,只是声音缓软地依旧“轰”我叫我回家。

我拖拖地随父亲走着,一进入家门,那全家使用的小方桌依旧地摆在房的中心,饭菜都用碗相互扣放在上面。母亲一条腿盘坐着,一条腿耷拉在床沿下,坐在对面看着我。身后的哥哥已酣然大睡。三个姐姐听到父亲带我回来的声音,便一齐从自家打制的吊铺上抻头看我。母亲道:“噢……别人还请不动你了。”

我擦着眼睛没吱声。

“你瞧瞧他这脸”,母亲指点我,公示我的模样。然后被我这般小小的死倔和满脸的泪灰给逗笑了。母亲身子都在颤晃,大笑着叫姐姐们看看。然后厉声道我:“还不快洗洗!”

全家都笑起来。我拖沓地走到脸盆前。大姐还开玩笑地叫我先别洗掉,仰仰头好让她们观赏观赏。大概是小孩子哭得快,消忘得也快,也没有了先前忌恨地想攀车远走的想法。感觉家庭还和暖,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

父亲吞下止咳的药片,脸上也露出那么点难得的笑容,然后用水服下,苦心长叹地对我说:“你还赌气呢?不管好自己的孩子,难道还能去管别人的吗?”说完他又叹了口气,好似这类啰嗦事也叫他费心,令他很烦。

那时的父亲,愁烦已够多了。也不知具体哪些日子,我见已好久没出差的父亲,夜夜都在俯案写着什么,心里便觉得有些奇怪。起先我还寻思着父亲是办公文,大概目不识丁的母亲也这么认为。所以全家都没觉出什么异常——各干各的琐事。何况由于父亲的不善言谈,也使得家人养成了不过问他做事的习惯。

直到一天深夜,我因贪吃西瓜,被膀胱里过多的水分憋起,下床到厕所小便,回来在哥哥身边躺下时,见用报纸把灯光遮挡起的、在灯下蜷坐在小方桌前的父亲,摘下花镜,用拿着笔的手掌,擦拭着眼睛和鼻子,我便合衣躺下,觉得父亲可能是眼累的关系。然而,一会儿工夫,听到父亲啜鼻子的声音有些异样,便奇怪地又回转身。瞧见父亲那憔悴的脸上,搓抹的竟是闪烁的泪水时,我的心骤然一缩地惊颤了。怎么,难道父亲犯了错误吗?这就是我当时的第一个猜想。虽然那时年龄尚小而无知,但环境的影响,错误两字或这两个字的意义,已使我决非一次地听到看到了。马路上到处涂抹的黑字,打红叉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已烙印了恐怖的魔影。

那夜,我就带着这些疑问,闭着眼胡乱地猜想着。时而睁开眼睛,看看光着身子俯在小方桌上在稿纸上走动笔头的父亲,那零乱的掺有银丝的头发,那痛苦愁锁的脸盘时,心里那总想否定父亲会离开我们的恐惧,一再地扩展变大,使我脆弱害怕得想哭 。我吓坏了, 感觉窄小的往日就缺少欢乐的房屋,就要遭到一场怒浪狂风的席卷,将我摔入无人接管的恐惧深渊。


上一篇 纪伯伦《三只蚂蚁》原文   下一篇 《蛙鸣幽境》拿农散文赏析
随机推荐文章
·时光流逝,秋已不再
·为你,寂静中开出一朵花
·持一颗简静的心,活出一棵树的风采
·愿你,做一个明媚独立的女子
·捻一抹柔情,等一场雪事开到荼蘼
·纵使曾有山盟誓,缘尽心伤一曲哀
·空举圣杯盛满情,半是俗人半是僧
·在雪中,我向你走去
·每一个心底都会有一份柔软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此岸,花落已成空
·今生有情梦难尽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宁可孤独,也不违心
·云水一梦,文字渡己
·掌心有雪,满目瘦月肥芳
·余生我们都不会孤单
·烟雨如雾,梦如殇
·时光,留不住所有的芳华
·不如醉卧桃林,相约一世深情
·青春岁月才是最好的时光
·我在光阴里种下深情
·美好,就在张弛之间
·走向岁月的深处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