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先秦散文·老子·小国寡民章(原第八十章)》原文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9-21 18:27:02 阅读:2

《先秦散文·老子·小国寡民章(原第八十章)》原文鉴赏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什伯之器:指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极言其多。 ②重死:畏死。即不轻易冒生命危险而妄动。 ③甲兵:铠甲和兵器。④陈:陈放,摆列。 ⑤结绳而用:上古之时,没有文字,人们记事大都以结绳为标志。 ⑥甘:以……为甜。这里有满足之意。下文的“美”、“安”、“乐”与此用法相同。

【今译】 小小的国家,极少的人口。纵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用它,使人民看重生死而不冒险远行。这样,虽然有车船,也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地方去陈列。使人民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状态中去。人们满足于他们食物的甜美,喜欢自己的衣服,安于自己的居处,欢乐自己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相互看到,鸡狗之声可以互相听得见,人们到老死也不相互来往。

【集评】 明·徐学谟《老子解》:“按此章,老子以小国寡民发论,亦自有深意。盖真见世道江河浇漓已极,知必不可挽矣,而穷陬僻壤或有存上古之风者,故叙道德而终及之此。岂其将入流沙之本意与?”清·成克巩《御定道德经注》:“老子因人心不古而思还醇反朴之俗,欲复见之,故有味乎言之也。”

清·姚鼐《老子章义》:“上古建国多而小,后世建国少而大,国大人众,虽欲返上古之治而不可得。”

【总案】 老子一贯主张清静无为,但在当时,偌大世界,人口众多,纷纷攘攘,想去清静,何处去寻找呢?想要无为而治,又怎么行得通呢?舟车之用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交通便利,文字的运用使知识开始较为广泛的传播,又怎么能使人们无知无欲,不耍小聪明呢?对于这些老子看得比别人都清楚。而这些又极大妨碍了老子清静无为政策的实施。为补救己道之穷,不得不幻想出“小民寡国”的乌托邦。

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体制,确实是恬静而美好的。国小,故不用舟车,人少,故财货有余而不争。大家都能和平相处,文明而又淳朴。但它恰恰反映出老子主柔的方法对改造社会的无力,也透出老子对于改造社会的悲观和失望,也许还蕴涵着淡淡的哀愁。

此章一反老子以自然论道,以自然论证人的行为准则的格式,通篇以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淳朴的社会,在这一幅美妙的图画里,有的只是舒适、安全、亲切、闲雅、超尘脱俗,只不过,这都是幻境。


上一篇 〔美国〕爱默生《爱(节选)》抒情   下一篇 《汉魏六朝散文·萧绎·郑众论》原
随机推荐文章
·人间四月,浅忆絮语
·花开终须落,人生梦一场
·“感谢自己”,因为你乐于付出
·静待花开有声,让心中溢满美好
·你为我寻常,我为你浅芳
·我愿与时光作陪
·豆蔻在指上生花
·心若静,风奈何
·浅浅爱,缓缓归
·月上柳稍,人约黄昏
·成年人的世界
·思念到极致是心疼
·谁的青春不迷茫
·生活,自是从容
·不负光阴,不负来时路
·怀念不止,感叹不息
·跌宕起伏的一生,回眸只是云淡风轻
·在梦伊始的地方,让我的生命去等候
·我若能裁你以为带
·那铭记于心中的血红色
·奶奶给我的爱
·在岁月的年轮里
·只愿岁月安好
·如歌的年华里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