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苏轼《记岭南竹》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2-15 15:16:00 阅读:2

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

———《苏轼文集》

 

【文章鉴赏】

竹之高节,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赏叹。

“欲见凌冬质,当为雪中看”(阴铿),赞的是它披雪直上的贞质;“呵,你未出土时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管桦),叹的是它劲拔谦挚的虚怀。

所以,王子猷喜爱植竹,吟啸之际,便忘情而呼:“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郑板桥喜爱画竹,山石之畔,总要有几竿“经春历夏又秋冬”的飒飒竹韵相伴。

竹之成为某种精神寄托,正与松菊兰草一样,在志士仁人心目中,坚挺地竖立了千百年!

苏东坡也爱竹。

早在谪居黄州时,他就曾以“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表达过对它的低回流连之情;而今再贬岭南,他又欣喜地发现了竹的另一些闻所未闻的好处:

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

其实还可加上“射者竹箭,卧者竹榻,居者竹楼”等等。

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竹,本是远离世俗的幽人,伴石而栖的高士。它之被词人墨客所称叹,终究还是作了诗中、画上的点缀。

赏辞典而在这里,它却从虚幻难即的幽雅之梦中醒来,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自身存在的真价值;在这里,它才从山野走向村舍、都市,意气昂昂地闯入了人们的实际生活,逼迫人们正视它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好以风雅自命的人们,也许会对东坡的发现扫兴:他居然会对岭南竹的“凡俗之用”如此赞美,志趣又何其低下也!

然而,孤芳自赏的风雅,较之于“岭南竹”既有节有操,又甘于将自身破碎成段、成片、成皮、成浆,无所保留地奉献世间,两者之境界究竟高下何如?“凡俗之用”又岂可看轻!

而且,东坡所赞美的,难道仅仅是“岭南竹”?它不同时是一种象征、一个化身?透过那连山接野的绿竹,他是否还看到了无数荷锸肩锄、裤管高挽,出没于草径禾垄的壮伟农夫?他们之生于艰难之世而不肯俯首折腰,不正如绿竹之劲挺有节;他们之经春历夏、劳瘁贡献,不正如绿竹之奉献“笋”、“瓦”、“皮”、“筏”!

千百年来,正是这些“凡俗”者造就了世界、奉献着一切!但他们的高尚操节、伟美人生,谁曾真心关注和评说过?多少世纪以来,封建统治者、文人雅士们,所给予他们的,常常只是轻蔑和践踏。

东坡有鉴于此,故落笔即喟然而叹:“岭南人,当有愧于竹。”其实有愧于“竹”者,又岂止“岭南人”而已!


上一篇 鲁迅《范爱农》散文全文   下一篇 老舍《考而不死是为神》作品赏析|
随机推荐文章
·择一处静谧,书一方感慨
·不要让真正爱你的人变得冷漠
·将目标付诸行动是关键
·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如童话一般美好
·爱是发自内心的持续理解
·那时,我们还年轻
·清音空谷,心如落花
·我生命中永远的蝴蝶
·月明星稀,灯火阑珊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等一个有风的日子
·五月,祈愿花好榴长红
·几场秋雨缠绵,花落叶落
·春天来了,梧桐花开满香
·琵琶弦说相思
·微幕在江南落雨,等待一场烟雨邂逅
·红妆很贵,相思一个字
·五月,走在绿色的夏天
·那些曾经的,那些时光的
·生命,原色
·旅行短暂,回味悠长
·桃花美成诗,美得让人心疼
·半卷的思念,浅浅的陪伴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