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庾信《明月山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9-19 10:15:02 阅读:3

庾信:明月山铭

庾信

竹窗标岳,四面临虚。山危檐迥,叶落窗疏。看椽有笛,对树无风。风生石洞,云出山根。霜朝唳鹤,秋夜鸣猿。堤梁似堰,野路疑村。船横埭下,树夹津门。宁殊华盖,讵识桃源?

庾信的铭文共有十二篇,大多用来描绘山水,《明月山铭》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据刘勰看法,“铭实表器”,“铭题于器”,“铭兼褒赞”、“体贵弘润”、“文约为美”(《文心雕龙·铭箴》)。即是说,铭是用来彰明器物、品题器物的,兼有褒扬赞美的作用,其体以弘大润泽为贵,文辞则以简要为美。这篇赋短小精悍,生动地描绘出明月山深幽诱人的秋天景色。

开端四句,从所在竹亭开始描绘,向竹窗外眺望是高山,竹亭的周围也是山丘;走出竹亭观望,山是高高的,亭檐是伸展得远远的;树叶袅袅落下,飘经雕有花纹的竹窗。这是一幅高山竹亭秋景图,由窗及山,由亭及丘,由高山远檐及叶落窗格,远景近景结合,静景动景相兼,山之高,亭之美,宛然可见。

紧接四句,以“看”字领起。“看椽有笛”一句,写近看竹亭,椽管有清音如笛,使人不禁想起蔡邕《长笛赋序》,“邕避难江南,宿之柯亭。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而盼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奇声独绝”,这亭子的竹,不也是良竹吗,简直可以用来制笛吹奏了。而“对树无风”一句,又不禁使人想起《管辂别传》中说的:“辂与倪清河既刻雨期,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面对亭前的这棵树,不也是这种情景吗?由景及典,典中寓情,确实是“铭兼褒赞”了!远看石洞、山根,风从石洞徐徐吹来,云从山根缓缓腾起。如果说近看是浮想连翩,那么远看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了!

接着六句,移步换形,描写徐行于月下山路,犹如步向桃花源。周处《风土记》曰:“白鹤夜警,至八月露降则鸣。”故“霜朝唳鹤”,则写秋夜白鹤警鸣。而“秋夜鸣猿”一句,则写月下猿猱悲鸣的凄清之景。这两句既写鹤唳猿鸣,亦写山间皎月,以声觉衬托视觉,而扣山名“明月”。秋月朗朗,山路通幽。河堤、桥涵朦胧似河堰之景,山路、村落曲折逶迤,在幽暗的夜色下,远远望去也不甚分明。忽见渔船横泊于土堤之下,几行霜树夹植于渡口津门两傍,这些景色,是那样地隐约缥缈,恍若仙境。顿使作者联想起《西京杂记》所写的华盖树和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的桃源仙境,觉得这明月山的夜景,仿佛和它没有什么两样。故而结尾两句说:“宁殊华盖,讵识桃源。”奇树仙境都不必它求,这眼前的美景是以令人心醉了。写到这里,全文结束,而余韵不绝,令人遐想不已。

铭文原多警戒之语,后世很少再写;庾信这篇铭文,以描述山水为题,仅十六句,即勾勒出似桃花源的山间胜景;这应该说是成功的再创造。


上一篇 《王安石·答曾子固书》唐宋散文鉴   下一篇 雨丝
随机推荐文章
·时光流逝,秋已不再
·为你,寂静中开出一朵花
·持一颗简静的心,活出一棵树的风采
·愿你,做一个明媚独立的女子
·捻一抹柔情,等一场雪事开到荼蘼
·纵使曾有山盟誓,缘尽心伤一曲哀
·空举圣杯盛满情,半是俗人半是僧
·在雪中,我向你走去
·每一个心底都会有一份柔软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此岸,花落已成空
·今生有情梦难尽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宁可孤独,也不违心
·云水一梦,文字渡己
·掌心有雪,满目瘦月肥芳
·余生我们都不会孤单
·烟雨如雾,梦如殇
·时光,留不住所有的芳华
·不如醉卧桃林,相约一世深情
·青春岁月才是最好的时光
·我在光阴里种下深情
·美好,就在张弛之间
·走向岁月的深处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