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文章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22 14:20:29 阅读:3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文章鉴赏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①。其上为睥睨②梁欐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⑤偃仰⑥,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⑦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⑧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⑨,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⑩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

①垠(yín银):边界。②睥睨(pìnì避逆):城墙上的城垛,亦称女墙。③欐(lì丽):栋。④堡坞:小城堡,本文指堡坞状石头。⑤疏数:疏密。⑥偃仰:俯仰。⑦造物者:指创造万物的上帝。⑧更(gēng耕):经历、经过。⑨伎:同“技”,技艺、长处。⑩傥:同“倘”,假如,或许。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作于元和七年(812)。小石城山在芝山愚溪之北,现在过东风大桥到朝阳乡,沿着往北的山路而上,约一华里就到小石城山。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又名芝山。

作者先着力描绘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和奇异的景色,然后转入到议论造物者的有无;后半段借景抒情,用设疑的曲笔批判了天命观,“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作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

文章段落十分简单,千万记叙和描写,描绘了小石城山的景致;后文议论和抒情,抒发作者面对景物时,引发的联想和思索。文中着重描绘了小石城山记的五大“奇”景。一是土堡的形状: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二是山洞的深窈: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三是山石疏密有致的分布:其疏数偃仰。四是树竹的奇坚: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文章跌宕开合,尺幅千里。其中,“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是写景的名句,运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但形象逼真,妙趣横生。

写小石城山的景物,主要是在抒发一种感想。字里行间,倾吐了自己横遭贬谪、壮志难酬的悲愤,也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聩不明的强烈讥刺。“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一句,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小石城山的奇石自比,抒发了个人的身世之叹和愤懑之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柳宗元在议论中以造物者的有无为话题,但他的本意并不在讨论造物者的有无,而在于借这个话题,用曲笔表达个人内心的身世之叹愤懑之情。正如前人所说:“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

后人评论

储欣:“总束永州诸山水记,千古绝调。”(《唐宋文举要》)


上一篇 唐宋八大家·后赤壁赋   下一篇 《庄子·内篇·应帝王》原文鉴赏
随机推荐文章
·爱一人,用一生不自知
·我一直在等你这句话
·忘记了我们曾经深爱过吗
·因为爱,我们无怨无悔
·如果爱,就好好爱着
·感恩红尘中所有的爱
·相似的”爱情”
·这一世红尘路
·我相信爱的力量
·爱你,说不出话语
·汝为吾妻,必宠一生
·遇见,是一件最美的事
·再见,我过去的幸福
·那段暗恋的时光
·相伴到老,一生不变
·你就是我永远的红尘恋歌
·记忆曾经的美丽,记忆曾经的记忆
·生活中的磨砺
·为你痴狂
·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用一颗感恩的心走过岁月
·开在眉梢,美在云端
·我的生活明媚不忧伤
·试着去改变一下自己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