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张海溢《三颗小米》散文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11-13 15:34:25 阅读:3

我家一直有节俭的传统,奶奶的节俭来自我的老奶奶。

奶奶说:“我刚过门的时候,就承担起为家里做饭的任务。每当我挖米的时候,我婆婆就横在我前面,从我米碗顶端取走三颗小米,不多不少,包在手帕里,拿走了,也不说理由。每顿饭都是如此。那个年代,婆婆是媳妇的天,我心里虽有些疑惑,但不敢过问。后来,我就习惯了,挖米的时候,如果我婆婆不在,我就得等着她取走三颗小米。日子就那样一天天过着。几十年后,咱陕北连续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一天,米瓮里一颗小米都没了,我急得团团转。她让我到她的窑里去。她揭起窑掌的中堂,后面居然是一个仓窑。她点着油灯,领我走进黑洞洞的仓窑,里面有一排石仓,我婆婆打开一个仓盖,里面是满满一仓小米。我十分惊讶,问她哪来的这么多小米?她说,这就是自从你进张家以来,我从你的米碗中拿走的那三颗小米积攒下来的。一顿饭,多了三颗小米,或者少了三颗小米,并不碍事。但是每顿饭节省三颗小米,天长日久,那可是能救命的。”

奶奶又把节俭传给了妈妈。

童年的一天,我家碾米。我和母亲推着碾子转圈,奶奶来帮忙扫碾簸糠。前一天刚下了一场薄皮皮雪,一群饥饿的麻雀聚在一棵柳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其意图显而易见。奶奶扔石块撵了几回,那些讨厌的麻雀飞走又飞回来了。奶奶舞着一根细柳棍,然而,总有胆大不怕死的麻雀,跟我们打游击。有一只麻雀疯了似的冲了下来,叼了一嘴,爪子向后一蹬,仓皇而逃。碾盘上的小米被蹬出一个小坑,像彗星的尾巴一样向碾盘的边沿辐射开来。不过还好,离坑越远的地方,米粒越稀疏,只有三颗小米落在碾道里。奶奶首先把彗星尾巴扫回去,然后企图弯腰去捡拾落在碾道里的三颗小米。然而,奶奶的老腰老腿弯不下去。母亲说:“妈,算了吧,也就三颗小米。”奶奶并不理会母亲,什么话也没说,揪了一把黄蒿,弯腰扫去碾道里的浮土,露出一块白净的地面来。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幕:她老人家艰难地跪在扫净的碾道边,用右手的手拇指蛋照准小米就那么轻轻一摁,一颗小米就粘在手拇指蛋上,然后用老拇指一弹,小米飞到碾盘上,再那么一摁,又一颗小米被粘起来,一弹,小米立刻归队。当摁最后一颗小米的时候,大概是因为手拇指蛋有些干燥,奶奶摁了几次都失败了。母亲再次说:“妈,算了吧,也就一颗小米。”奶奶并不理会,而是把手拇指蛋放在舌头上舔了舔,使手指变得潮湿,然后再摁,轻松地捕捉到最后一颗小米。

妈妈深受感动,她对我说:“老辈子人就是这么节俭过来的。”

有一天,妈妈刚熬了一锅米汤出来,我看见她用一把铁勺反复从锅里舀,每次只能舀一点点,准确地说,那不是舀,而是刮,铁勺与铁锅的摩擦发出嗤嗤的响声,听着怪刺耳。那是一把用了很久、早该淘汰的铁勺子,勺子的边沿磨出月牙似的一个豁口,豁口处明晃晃的,看上去锋利无比。我看看锅里,寥若星辰似的有那么三颗小米,散落在锅底。我说:“妈,算了吧。”媽妈说:“你来帮妈舀吧,你是左撇子,正好用得着。”我用左手,避开了铁勺的豁口,成功地从锅里刮出那最后的三颗小米。

成家后,我有了子女,家中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吃完饭,谁碗里残留的米粒超过三颗,谁就负责洗碗刷锅。


上一篇 〔俄国〕屠格涅夫《呱……呱……》   下一篇 玉阶怨
随机推荐文章
·那些曾经温暖过我们的人渐行渐远
·孤独的风,燃烧最后的伤痕
·用一生的时间去成就一个玩笑
·悲来,浅秋落叹
·埋葬在了青春的那番记忆
·那阳光是属于谁
·我曾经为你,潸然泪下
·往事化作一缕青烟,在姑苏城外消逝
·告别着那段伤痛的旧时光
·取一段时光,为你伏笔
·流年,许画一场怎样的别离
·挥别一座记忆翻飞的沙城
·等到离别那天
·不过是一场执念
·红尘烟火,在等谁的相懦以沫?
·我不再期待来生
·我找不到幸福的依存
·那虚伪的情
·当你的心真的在痛
·让我看着你离开
·宁愿一辈子在梦里
·残荷秋雨,伤感空间
·你的幸福,又成为他们的别处
·总是黑暗在陪伴着我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