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袁枚《浙西三瀑布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9-20 8:21:12 阅读:4

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袁枚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之异,卒无复笔。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梁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攩秘,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跨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心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蛟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乾隆壬寅岁(1782),也即作者六十七岁那年,他曾到浙江天台、乐清、青田、缙云一带游览。一路上写了不少记游诗和游记文,这篇《浙西三瀑布记》也就是在那次游览中写的。

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细致而逼真地描摹了石梁、大龙湫、石门洞三处瀑布的周围地形和瀑布水的状貌、气势。此外,作者还运用了二种值得人们注意的写法:一是在记叙景观同时,传达了自身的主观感受;另一是把这三处瀑放在相互比较中进行叙写。

文章开头第一句作者用惊叹的口气写道:“甚矣,造物之才也! 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之异,卒无复笔。”似乎给人们打开了一座满装奇珍异宝的宫殿的大门,谁都会急于要想入内参观。自“壬寅岁,余游天台”至“遂两宿焉”一段文字,是写天台石梁瀑布。这里作者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手法,对瀑布惊心骇胆的场面作了有声有色的渲染描绘“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攩秘,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接着就写他的主观感受:“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读着这段文字,人们无不受到感染,仿佛身临其境,同样产生“目光炫乱”的感觉。

自“后十日”至“不可臆测也”一段文字,是写雁宕山大龙湫瀑布。大龙湫瀑布没有石梁瀑布惊心骇胆的场面,却有着婀娜多姿,变幻作态的媚态。作者对它的描绘,就不象描绘石梁瀑布那样多用夸张和喧染的写法。他先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如用“一匹练”比喻远看瀑布水的全貌;用“烟”、“雾”、“轻绡”、“玉尘”、“珠屑”,“琉璃丝”、“杨白花”这些状貌近似的事物比喻二十丈以上飞洒而下的瀑布水。不仅形态毕肖,且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然后用工笔的语言如“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把瀑布从高空下挂时逞现出来的虚无缥缈景状和在日光照射下鲜艳的色彩,刻绘得维妙维肖。接着把石梁瀑布和龙湫瀑布作了一个比较:“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通过这样理性的概括与比较,不仅使人们对这两处瀑布获得更为明晰而深刻的印象,还能产生回昧无穷的效果。

自“半月后”至“余观于浙西三瀑也信”,是写青田石门洞瀑布。对石门洞瀑布的记叙一开始就进入了比较。“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意谓不会有不同于石梁、龙湫的瀑布了。这里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目的是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乃其瀑布在石洞中”至“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是对石门洞瀑布的具体摹写,虽然只是大笔的勾划,但因为是跟石梁、龙湫比较着写出,仍能给人以明晰而深刻的印象。

最后,“读《易》者而无《诗》”一段话,跟前面说的“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是同一个意思,作者从大自然变幻莫测“卒无复笔”中得到启示,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广阔无边,要认识它只有不断加强实践。


上一篇 《先秦散文·庄子·人间世(节选)   下一篇 《汉魏六朝散文·马援·诫兄子严敦
随机推荐文章
·终要感谢那些遇见
·刚好遇见
·漫漫长路,一个人的背影
·灵魂,在心灵的门楣上泛滥
·多年以后,青春离开了岁月
·我把思念系在桃花的枝头
·人间四月,浅忆絮语
·花开终须落,人生梦一场
·“感谢自己”,因为你乐于付出
·静待花开有声,让心中溢满美好
·你为我寻常,我为你浅芳
·我愿与时光作陪
·豆蔻在指上生花
·心若静,风奈何
·浅浅爱,缓缓归
·月上柳稍,人约黄昏
·成年人的世界
·思念到极致是心疼
·谁的青春不迷茫
·生活,自是从容
·不负光阴,不负来时路
·怀念不止,感叹不息
·跌宕起伏的一生,回眸只是云淡风轻
·在梦伊始的地方,让我的生命去等候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