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散文精选 | 美文欣赏 | 文章阅读 | 日志大全 | 情感故事 | 经典句子 | 心情日记 | 图文欣赏 | 经典散文 | 散文随笔 | 现代散文 | 励志青春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经典散文>文章内容

苏轼《题赵屼屏风与可竹》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品散文 时间:2019-2-25 12:56:27 阅读:4

与可所至,诗在口,竹在手。来京师不及岁,请郡还乡,而诗与竹皆西矣。一日不见,使人思之。其面目严冷,可使静险躁,厚鄙薄。今相去数千里,其诗可求,其竹可乞,其所以静、厚者不可致,此余所以见竹而叹也。

 

———《东坡题跋》

 

【文章鉴赏】

〔注〕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擅画竹,名盛当时。苏轼见到赵屏风上有文同所画之竹,因为题此。“诗在口”二句:意思是作诗不辍,画竹不停。“请郡”句:京官请求调到州、县任职。后来文同因父亲去世,以“丁忧”名义回到四川。西:向西去。文同家在四川梓州,地在汴京之西,故云。

 

苏轼和文同是中表兄弟,相处既深,评价自然是中肯的。他对人物的评量,不单看重其艺业,尤其着重于人品,虽属中表之亲,自然也不能例外。如今其人远去,诗尚可求,竹仍可乞,却不再能接其风裁,得其教益,见竹思人,不能不深深感叹了。

文同能诗能画,于艺事则墨竹一派载誉千古,于从政则堪称良吏,于人品则是位“操韵高洁”的人。同时的司马光由衷地评论他:“与可襟韵游处之状,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某所以心服者,非特辞翰之美而已。”王安石则赞扬他的政事:“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可见苏轼对文同的评论是客观的。

本来是题屏风上文与可的画竹,却撇开正题,一下子扯到文与可其人其事上去,足见苏轼对与可的敬佩、怀念之情,不能自已。真情一旦奔迸笔下,题目也管束不住了。在短短的篇章中,苏轼把文与可的爱好、人品、性格、经历以及两人的交情,用十分简练形象的语言概括出来,文章大家略施小技,即有足观,是不由人不佩服的。


上一篇 唐宋八大家·送孟东野序   下一篇 前出师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随机推荐文章
·我们需要让彼此独立一些
·那只受伤的小猴子
·“坏”女人与乖乖女的最大差异
·用微笑感染别人,用正能量感恩生活
·缘来缘去,总有人在念念不忘里走散
·活成一个正能量的人
·将我的思念,轻轻留在你枕上
·微笑,要留给对你好的人
·生命不曾辜负我
·劳动的乡亲
·最好的礼物
·再读《围城》
·一路上,你依然牵着我的手
·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
·因为有你,所以我不需要勇敢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珍惜一个懂你的人
·都是寂寞在撒谎
·不离不弃,相守一生
·有你的相伴,此生无悔
·在纸的一端,飘舞成花
·主动的女孩不会被珍惜的
·走在记忆的经纬处
·倒不尽的苦愁,说不尽的情思
Copyright © 2007-2014 品散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