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但王阳明认为人心本善,良知是存在的。是“欲望”这个词模糊了良知,让人的内心难以直视。 有个画家想画佛和魔。 他在一个寺庙里找到了一个和尚,发现他打坐的时候,气质清朗安详。 所以他邀请僧侣成为自己的榜样,并承诺给予丰厚的回报。 画完成后,画家一下子出名了,和尚们也如愿得到了一大笔钱。 过了一会儿,画家想找一个魔鬼的原型,但他不满意。 直到有一天,他进了监狱,遇到了一个犯人。他很满意,开始画画。 这时候,犯人放声大哭。 画家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 犯人说:上次画佛的是我,这次画魔的是我。 原来和尚们拿到工资后,下山花钱很快,但欲望越来越大,最终一步一步地倒下了。 他偷窃,抢劫,什么都做,最后进了监狱。 画家明白后,叹了口气,扔掉画笔,停止了绘画。 人心最难直视,佛魔只在思想之间。一旦陷入欲望,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 王阳明说:人要有一颗为自己的心,才能自律;克己就是克己。 一个人要想做自己,就要懂得克制自己,要有吃饭的能力。 现在货很多,白杠花满天飞。说的好听一点,可以提前享受,但是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就无法阻挡。 从善到恶。学好难,学坏易。 不要试图考验自己,也不要考验别人。 俗话说“小恩小惠养贵人,大恩小惠养仇人。” 韩信,一个年轻的穷人家,经常去亭长家吃饭,亭长照顾他。可是过了很久,亭长的妻子不高兴了,不再给韩信提供免费的食物。 韩信不得不去钓鱼谋生。小溪边的老妇人看着他,给了他一碗米饭。 韩辛集一辈子都记得这碗饭。后来,他被封后,得到了一千美元的奖励。 然而长期帮助他的亭长,却只被一个“小人”评价。 人心不够,你给的越多,他就越想要求更多。这个小故事让人的贪婪一览无余。 得到的越多,想要的越多。 但是,苍蝇如果贪蜜,最终还是会淹死在蜜浆里。贪得无厌的人不但什么也得不到,还会进。 庄子说:鹈鹕在密林深处筑巢,但只有一个;燕水河,但充满。 鸟类只需要一根树枝就可以安家,松鼠最多只能喝够水。 在大家都在不断追求更富有、更成功的今天,我们已经失去了“知足常乐”的心态。 王阳明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努力,只求日减少,不求增加。如果你失去了人类欲望的一点,你就会得到另一点正义。多么轻松,多么简单。” 定期清理家庭,只留下必要的东西。你会发现有那么多不必要的东西。 有规律的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占据自己精力的东西那么多,却一点价值都没有。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名声很好,但晚年却被孩子们小时候的玩具和图画陪伴着。她为了“事业”奔波了一辈子,终于发现孩子是她心里最柔软的温暖。 人生从来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坚持选择哪些不必要的东西扔掉,这样你的内心才不会被遮蔽,你才能看清自己内心需要什么。 《道德经》说“祸大于不满;责备大于欲望;所以知足常乐就够了。”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懂得知足。 明朝的胡出身贫寒,衣食无忧。 但他每晚都烧香感谢诸神的加持。他老婆说:“我们整天就是稀饭。怎么才能被祝福?”。 胡说:我们出生在太平时代。不缺士兵和马匹。全家人仍然可以有衣服和食物。家庭成员没有生病或被监禁。为什么不是幸福? 《亲友书》上说:“知足是一切财产中最重要的,所以你要永远知足,知足常乐不愁钱”。膨胀的欲望让人永不满足,这是痛苦的来源。知道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断放弃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人的生活才能平和安宁。
|